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我 ▍ 們 ▍要 ▍「黨、政、軍、商」 ▍全面 ▍退 ▌出 ▍ ▊媒 ▌體▊▉▊
⊕∮⊙◇★☆

建立公共媒體在此一舉



∮本事


12月14日,新科立法委員陳文茜兼媒體人針對同是新科立委羅文嘉
以及立委林重謨批評其濫用媒體資源一事提出回應:認為陳水扁、
蔡同榮等人同樣是政治力涉入媒體的例子,濫用媒體的帽子不該只
扣向她,她要求黨政軍勢力必須全面退出媒體,而她也願意在這樣
的前提下辭去其所有媒體的身分。

傳播學生鬥陣認為此事件不只是單純的「黨政軍退出三台」議題,
也認為不只是陳文茜個人犬儒式抒發的批判,而認為此事件正是重
新檢討媒體結構權力矛盾的時刻,也同時是公共媒體建立的時機,
因此我們做出了幾點回應,並在以下專題刊載了無盟的新聞稿,希
望能做更進一步的探討,更深入的思索。




傳學鬥的立場如下

∮傳播學生鬥陣新聞稿--
如果小妹真的有理想 請還廣電媒體公共化結構

勁報董事長陳文茜泣訴執政黨退出媒體,國內各大專傳播學系學生
組成的「傳播學生鬥陣」呼籲,政治人物應該一律退出媒體,使廣
電媒體回歸公共化結構。

除了陳文茜指出的各個「濫用媒體政治人物」之外,陳文茜自己不
但擔任勁報、夢想家媒體董事長,更應國民黨邀請出任台視董事;
既是媒體主持人、更是擁有媒體經營權的經營人,不分編輯權與經
營權,集政治人物、媒體老闆、節目製作多重身分於一身,正是文
茜小妹自己所厲聲批判「政治人物濫用媒體」之最佳代表。傳播學
生呼籲陳文茜立即辭去所有媒體經營與節目主持職務,並致力於媒
體結構公共化事務。

政治人物經營媒體、主持節目,將造成媒體結構先天上偏倚,政治
人物可以主導內容走向,自己的意見必然於節目中呈現無遺,這是
結構上的缺陷導致的必然結果;如同今日台灣商營媒體結構下的許
多問題一樣,都是媒體結構的不健全,導致媒體內容上問題。民視
董事長蔡同榮與「前政治人物」飛碟電台董事長趙少康,他們所經
營的媒體以及媒體內容的強烈政治傾向,恰恰呈現這種結構缺陷與
內容偏倚的關係。

因此傳播學生鬥陣認為,媒體結構必須真正還歸公共,媒體內容才
有訴諸專業、公正的可能。新聞局長蘇正平於十三日表示政府應收
購無線電視、使之公共化,正是調整媒體結構的對症下藥作法;去
年底成立的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致力於「台視、華視公共化」近期
目標,正是將現有官營媒體股權回收,建立公共化媒體結構、去除
商業、政治力介入的治本方法。

至於陳文茜所提出的「釋股」方法,將使媒體股權再次被財團收購
,媒體結構陷入財團壟斷的另一種不健全,只怕到時「媒體寵兒」
爭相出任媒體董事長、媒體經營者務求出任政黨職(如東森媒體集
團的多位國民黨中常委與前新聞局局長),更非媒體與公眾之福。
況且,政黨和政治人物非但不會退出媒體,更可以用金錢控制媒體
結構與內容,例如國民黨投資中天資訊台(勁道數位電視),以及
民進黨在這次國會改選中買下「世紀首航」造勢晚會電視轉播時段
,正是其例。

釋股結果只會使媒體結構更加扭曲,商營媒體結構追求利潤、忽視
媒體應該被視為社會文化的一環,惡果於今至明。新聞台可以在一
小時的整點新聞裡,重播四次林重謨罵髒話的相同新聞,正是利用
大眾憤怒獲得收視率的惡劣手段,從來不顧重播是否有其意義,以
及重播辱罵女性髒話是否帶來負面效果的問題。可見,媒體只有在
結構的公共化之下,才有進一步健全的可能!


⊕∮⊙◇★☆

∮傳學鬥成員管中祥

黨政軍退三台之後.....

管中祥(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陳文茜在面臨各界對於身兼媒體人與政治人的不適當行為猛烈轟後
,巧妙地使出脫困之計,轉守為攻要求:只阿扁總統宣布政府人馬
率先撤離三台,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辭掉民視董事長的職務,並釋出
股份,她就立即辭掉電視和電台節目的主持工作。對此,新聞局長
蘇正平則表達對推動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支持,並指出,新聞局將研
擬讓台視和華視進行策略聯盟的可行性,同時強調官營媒體和媒體
公共化不同,公共化指的是媒體經營受一定程序監督,不受政府掌
控,確保不被單一勢力操控。

其實,阿扁在競選總統時所提的「傳播政策白書」中便已宣示「黨
政軍退出三台」的決心,並進一步揭示台視、華視公共化等進步性
的政策說帖。而蘇局長將無線電視公共化、集團化的作法,不僅可
以解決目前黨政軍控制三台的問題,亦能免除惡質商業媒體對台灣
本土文化的侵襲,以及未來加入WTO後,對媒體產業的影響。

黨政軍退出三台長久以來一直是台灣媒體改革的重要主張,特別當
新政府上任後,台灣的政治與文化面臨新的轉型與希望,免除政治
力對媒體的干預顯得格外的迫切。然而,黨政軍該「如何」選出三
台?黨政軍選出三台後,該換成什麼樣的機制來維持三台的經營的
問題,似乎比單純的提出「黨政軍退出三台」的口號更重要。

不過,依照陳文茜的一貫說法,黨政軍退出三台的作法,便是透過
股票公開上市,來免除政治力量對媒體的操控。文茜小妹的想法有
點天真,三台釋股後誰有能力購買股票?答案很明顯,絕不是市井
小民的你跟我,到頭來還是那些資本強大的財團可以進入董事會操
縱媒體。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政黨向來與財團關係密切,甚至大
型政黨本身便是不折不扣的大財團,誰也無法保證,財團化的大型
政黨不會轉個彎、弄個控股公司、找個人頭戶再度控制三台。最後
,政黨依然控制無線電視台!

進一步來看,被視為台灣亂源之一的有線電視頻道中,幾乎看不到
什麼黨政軍直接控制的痕跡,他們大多數是民營媒體、私人擁有。
然而,這些媒體的表現是否已符合主張釋股者所謂的「回歸專業」
、「全民共享」? 當然沒有,大部分的商業媒體是以獲利為目的,
因此節目大多呈現強調感官刺激的消費資訊與同質節目,而電視台
為了得到更多的收視率也不惜犧牲專業、追求只重八掛、對立的口
水新聞。我們只要用簡單的數學計算便能說明:目前我國有線電視
系統業者每天至少提供一五千百個小時以上的節目,而在這一千多
小時的節目中,真正專為老人、原住民、客家族群、特殊品味者、
聽障者製作、服務,或促進其與其它社群互動交流的節目卻是寥寥
可數,本地製作的節目更是越來越少。因此,從現實的層面來看,
陳文茜的意見不但無法解決政治控制媒體的問題,反而更會引來商
業勢力對媒體的覬覦,如此媒體結構所建構出的台灣文化,不僅難
以保有原有的台灣優質傳統,台灣新文化也會日漸趨向同質與單一


媒體不只是產業,它還是文化,透過媒體呈現的文化類型不該只是
同質和娛樂,更應該是多元和豐富。但若以「釋股」作為三退之後
的解決方案,無疑將會是緣木求魚、引狼入室。財團及重視感官刺
激的庸俗文化正悄悄地等待黨政軍退出三台,因此,思考台灣的媒
體的發展,必須以建構台灣在地、多元文化的態度來關照,解決台
灣媒體問題的根本方法需要從制度層面著手,才有根除沈痾的可能
。單純的開放媒體所有權,或透過股票上市的方式,不但難以達到
全民經營,促成多元文化與民主的目的,反而可能引進現有的黨政
財團,穿戴各樣的白手套,控制股權,進而導致媒體財團化與私有
化。

黨政軍退出三台的主張絕對正確,其實,台灣並不缺少商業媒體,
我們欠缺的是多元意見發聲、關懷不同社群需要的公共媒體,如果
黨政軍退出三台後,起而代之的是能夠防止政黨干預、保障多元文
化的公共電視,先將目前具有官股色彩的台視、華視朝向公共化制
度的發展,雖不至保證所有的媒體都可「回歸專業」、「全民共享
」,至少也能多點多元品味、少些口水煙硝。



⊕∮⊙◇★☆


∮傳學鬥成員黃浩榮

莫讓「政治力退出媒體」成為掩護的迷霧
黃浩榮(傳播學生鬥陣成員)

陳文茜女士召開記者會表示願意退出一切的媒體工作,對此,我們相
當認同與鼓勵;不過她又提出但書表示「三台的扁系人馬以及民視的
蔡同榮也退出媒體後,她才會跟進」。此語一出,不禁讓人質疑,陳
的這席話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口號,是藉著他人的錯誤來為自身行徑
合法化的煙幕迷霧。

陳文茜要求扁系人馬退出無線電視台(台視、華視、民視),這和「
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傳播學生鬥陣」等媒體改革團體多年來的
訴求不謀而合:政治力應該全面退出無線電視的操控,建立起中立、
超然的公共傳播制度,為全國公民、各個族群提供多元而專業的傳播
內容,避免媒體的政治偏頗,真正做到「認同多元、尊重差異、促進
民主、服務社會」的理想。

然而,儘管政治力介入傳播的惡質現狀仍舊,扁政府的「傳播政策白
皮書」仍未兌現,但這也不應成為陳文茜作為合理化自己「媒體人兼
政治人」的遁詞。見到一個人犯罪,理性的人不會跟著他犯罪。「政
治人物全數退出媒體」,是民主社會的傳播制度所追求的理想。但在
混沌亂世中,我們顯然需要一個有前瞻性的魅力領袖來樹立完美的典
範,以期能拋磚引玉,匯聚更深厚的民意共同致力於傳播環境的改革


再者,像陳文茜這等身居媒體要角(包括行政職位、節目主持人等)
的政治人物,在社會言論場域中,往往佔據著權力位階最高的中心位
置,具有利用個人魅力來引導群眾輿論的潛在力量。其他缺乏媒體資
源的政治人物,則處於乏人聞問的邊陲位置,若非如林重謨那般有著
高媒體曝光率,處境勢將更加邊緣化。

而長期的資源不均與權力壓迫的結果,將可能造成不可預測的反抗力
量。正如社會學者史古尼克 (J. H. Skolnick) 所指出,「當體制內
的宣洩管道受阻時,人們便會非理性地轉向體制外的途徑來做訴求」
。非媒體人的政治人物,一旦受到來自媒體上的權力壓迫,而又缺乏
平等的公共媒體管道可供答辯時,極有可能採取最激進、最非理性、
風險最高的抗爭策略,引來商業媒體的垂憐,換得有限的媒體近用權
,但卻也將造成社會成本的虛躑。

是以,倘若媒體政治人的現象始終未能解離於台灣的政治場域、公共
傳播體系未能建制化,讓所有公民回歸到媒體使用權的「平等」。我
們可以預見,任何沒有媒體資源、卻又被媒體權力邊緣化的政治角色
,都可能再次透過極端的、激進的、非理性的體制外途徑,爆發其與
媒體政治人之間的權力抗爭。而性別、族群等二元乃至多元區隔「他
、我」的元素,一旦被引入這樣的抗爭過程,不僅造成抗爭更為升溫
,也將使得媒體政治人這項深層導因焦點錯置而受忽視。

因此,倘若陳文茜真的有意改革當前「政治-媒體合流」的社會亂象,
則應效法大選前的李慶安退出媒體主持、或師法英國廣播協會(BBC)
新任主席戴維斯(Gavyn Davies)退出政治職務,真正地以身表率,
而非一味地宣稱「天下烏鴉一般黑」,否則,陳的呼籲終將只是個藉
口、口號。


⊕∮⊙◇★☆


以下則是無盟的新聞稿

⊕∮⊙◇★☆


∮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新聞稿

回歸電視政策基本面--
 林重謨與陳文茜言語衝突之後


新聞局長蘇正平昨天晚上回應陳文茜,表示目前政府持有股份的臺視與
華視,在公共化之後,才真正能夠達成政軍退出兩台的目標。這個政策
可說是「忠言逆耳」。

它與歷來許多人所說,要求政府釋出股份給私人,以此作為逼退不當政
治干預的手段,明顯不合。但是,台視與華視的產權及經營權公共化,
並進而在未來數年之間,與公視組成公集團電視,卻正是為政的正確之
路,不惟是新聞局歷年來最具有前瞻意義的進步政策,也落實了過去近
三十年來,不同政黨及政治人物提出的電視改革方案。

出賣台、華視官股給私人,後果是兩台的財團化,並且得到兩台主導權
的私集團,很有可能與當道或大政黨維持相互為用的關係,形成前門拒
虎(黨政)後門迎狼(財團及黨政)的結局。近年來call-in盛行,以
致造成林重謨及陳文茜惡言相向的電臺及電視,都是私集團所有,公視
等私人持有的廣電媒體,反而沒有這些現象。

通過公權力的協助,提振市場秩序及經營效率的建議,不始於蘇局長。
最早在1975年,國民黨第432次中常會,已通過文工會的「有關電視問
題及建議改進意見」。接下來是1980年,行政院長孫運璿率先有成立公
視之議。1981年則當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曾思考,是否可從廣告淨收入
中,徵收「頻率特許\金」,以求變化電視的體質。到了1990年代,現
任民進黨主席謝長廷指,「三台納入公共電視體系...但播出廣告營利
,只是利潤必須回饋...才能改革電視體制」。「民進黨1995/96競選綱
領」,<<給台灣一個機會>>亦說三台民營化,可能帶來財團化,「將重
蹈現有惡質流行節目的覆轍...因此三台的改造應著重於『公共化』」
。陳水扁總統的國政藍圖,媒體部份亦對臺視與華視的規劃,有相同的
宣示。澄社等團體在1995年發起黨政軍三退運動時,曾有較少被注意到
的但書,「政黨或政府機關均不得經營或投資無線電視台,但政府機關
依法投資公益性之無線電視台者,不在此限」,由此推敲,可說當時的
三退,已對蘇正平所主張的公共化方向,預留了改革空間。

公集團電視的成立,雖然正確,但如同蘇正平所說,仍有諸多困難有待
克服。因此接下來的課題是,新聞局如何讓外界相信,它所說的公共化
改革方向,不是搪塞之詞,而是其積極意志展現的第一步。

比如,蘇局長指目前財政困窘,一時難以編列預算購買兩台私股,因此
新聞局擬讓兩台及公視進行策略聯盟。這個作法值得推行,惟無線電視
民主化聯盟認為,新聞局是否應該評估,在推動的同時,理當讓三台經
營階層及員工了解,這個作法對於員工有利,並且是要通過聯盟,先讓
彼此熟悉、建立工作默契及互信互動能力,從而對於未來公集團的成軍
,奠定良好的基礎。

然後,新聞局或許可以編列微量預算(比如,以三年為期,一次編列一
元),作為強化政策方向的象徵。這個作法雖然僅只是象徵,但可以產
生實質意義。先前從政治層次考量,認為當權者會霸佔改革、羽翼公集
團電視的人,應該已能體認,即便特定黨想要如此,亦已經不可能。這
是因為,真正的政策落實,要在第四年以後,屆時是誰執政,誰又知道
?執政的人,是否會不再編列後續預算,於是形同推翻此議,誰又知道
?更重要的是,屆時社會討論也好、相關電視人的心理及實務準備也好
,已歷經多年準備,對於電視改革的政黨乃至於不當的政府干預,必然
有了較充足的制衡力量。

台灣所需要的電視改革,不停留於公集團電視的籌建(很多人立刻會想
到中視及民視等等問題),但很有可能啟動契機,讓台灣電視進入比較
良性發展的階段。


⊕∮⊙◇★☆



∮打造公共領域,在此一舉


媒體原本扮演的是人民參與民主政治,履行「公民」角色、打造公民社會
的利器,因此政治力想要操弄它不足為奇,而且往往也顯而易見,也同時
使得民眾認為只有「黨政軍」的勢力必須加以剷除,但是商業的力量往往
才是最陰柔且隱而不見的操弄力量,希望讀者能從上面的文章更清楚的了
解到傳媒去私有的重要性,是的,傳媒不只是產業,更是文化;希望大家
鬥陣向前行,打造公共領域在此一舉。




⊕∮⊙◇★☆

投稿請e-mail到以下信箱:
scstw@sinamail.com

訂閱請到以下網站: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hinstro.asp?ch=240&which=category

或透過網站與我們聯絡:
http://home.kimo.com.tw/scs-homepage/index.html
http://mypaper1.ttimes.com.tw/note/index1st.php?First_E=SCSTW

投稿並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你想要的刊出方式。
歡迎社運團體要求轉載文章與活動訊息,快來快來。



└────────《下次再見囉。》─────────┘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www.url.com.tw/enewsv2/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智邦生活館客服信箱: mailto:c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mailto:news@url.com.tw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url.com.tw/html/ad.htm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