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敘事治療與教育

═【立報】════════════════════════════

                                   

═══════════════════════《2001/12/21》═════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敘事治療與教育

 

   博士女生秘密札記

 

【教育小報報】

********************************************************************

       敘事治療與教育

 

文/張振陽

 

書名: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作者: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

 

譯者:廖世德

 

審閱:吳熙琄

 

出版地:台北市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時間:20014月初版一刷

 

頁數:253

 

前言:歸因研究與個人價值的形成

 

本書的副標是「敘事治療的力量」,但在討論何謂敘事治療之前,似乎可以先討論「歸因」(attribution)此一概念作為引子,作為理解敘事治療的敲門磚。歸因是社會心理學中經常使用的詞彙,意指「推論自己或他人行為的內部狀態而將之一般化的過程」。簡言之,即是試圖對於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尋找一可能促成因素的過程。

 

美國心理學家溫納(Weiner)從此一概念中擷取對自身的歸因部分,專注研究人如何在事件之後,對自己行為成敗的認知解釋,而發展出所謂的「自我歸因論」(self-attribution

 

theory)。當中認為解釋自己行為結果時,個人所做的歸因是複雜而多向度的;而個人此後類似的行為動機的強弱,決定於他對以前行為結果所做的歸因解釋。

 

如何詮釋過去代表如何看待未來

 

溫納的研究指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個人對以往經驗的詮釋,將影響日後對類似事件的看法,並形成對自己的認知與自我價值的判斷。在教學中極為常見的例子如學業成就不佳的學生,常將結果歸因為自己的愚笨,並導致學習動機的低落,最後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將這樣的觀點聯繫到本書,作者麥克.懷特引用人類學家布魯納(E.

 

Bruner)對北美印地安人民族故事的研究,該研究中指出,在340年代,北美原住民將過去建構成「光榮」,將未來建構為「同化」;在這種故事脈絡之下,不管原住民或是人類學者,都將當時北美原住民的生活視為崩潰與解體,將其歷史詮釋為從光榮到同化的過渡,這種同化觀點下的詮釋產生了真實的效應,使主流文化的干預變成正當。

 

50年代之後,新的詮釋方式出現,將過去建構為「剝削」,未來建構為「復興」,新的故事提供一個新的心理動機,使北美原住民重新「閱讀」原先同化式的故事時所沒有看見的面向,認為這些事件表現出來的並非「解組」,而是「反抗」,重而發展出許多重建生活秩序的文化復振運動。針對這樣的現象,布魯納總結指出:「故事一開始就已經包括開始和結束,因而給了我們架構,使我們得以詮釋現在。」簡言之,詮釋方式的不同將改變個體的行為方式,促成不同的目標。

 

將這樣的詮釋觀念放到敘事治療和家庭治療當中,麥克.懷特認為並不是家庭的某種潛在的結構或功能失常決定了家人之間的行為與互動,而是說家人賦予事件的意義決定他們的行為。換言之,人如何賦予過去意義就表示人將以如何的態度面對未來。這也就是布魯納指出的:「當我們將表達實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再經驗、生活、創造、建構,塑造我們的文化。這種實現不是去表達原本就存在於文本之內的意義,而是透過實現的同時去建構意義。」

 

主流敘事的壓制與個人問題的形成

 

若是人果真以意義來決定他們的生活,那麼應該每一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意義貫徹自己的生活,照理說在應然與實然面都應能相互兼顧,但為何部分人的生活會發生問題,覺得過的不如意,甚至必須向心理醫生求助?

 

麥克.懷特認為是因人對自己或他人經驗故事的敘述,不足以代表他們生活經驗,個人重要的生活部分與主流敘事相矛盾,因而無法實現自己的故事。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可能幫助人的治療也就在於如何讓人「產生或辨識了不同的故事,讓他實行新的意義,帶給他想要的可能性。」對麥克.懷特來說,這也就是敘事治療的重點,透過幫助人如何重新檢視自身的生活,除新定義生活的意義,進而回到正常的生活。

 

借用傅柯的分析,麥克.懷特認為人之所以與主流敘事之間不斷的產生齟齬,其因在於人對自己所抱持的「意義」常常由主流敘事代表的「真理」所決定,這些真理的論述透過權力運作,使人接受其「指定的人格與關係的規範。」於是,人必須接受自身的生活是不斷處於外界對個體的權力操作中,從而才能找到反抗的機制,進而脫出主流敘事設下的單一真理,找到實踐個人意義的可能。

 

問題的外化與個人生活意義的發現

 

麥克.懷特既認為人的生活之所以產生適應上的問題,其因在於個人意義的實踐與主流敘事間的矛盾,但在一般的狀況下,個體並沒有能力發現這些壓制他們的「真理論述」,於是必須透過重新辨識自己與他人、關係的想法等將「問題外化」的方式,以找出這些令人一體化的知識。

 

麥克.懷特認為「人對自己、他人、關係的想法,只要問題一直存在,就會一直受到強化,這些想法通常與無法達成的期望、符合某些規範、遵守某些規範的失敗感有關」。個體必須透過將問題外化(externalizing)的過程,重新思索這些一體化的知識與自己的種種關聯,找出當中的不相容,進而創造新的可能性,向原先界定與規範自己的真理挑戰。

 

在實際的臨床個案中麥克.懷特認為可以透過一些提問,以弄清個人反抗或實行問題生活的必要條件,並協助其消除會強化問題,或者問題所依賴的觀念,將這些反抗的實例串聯之後,進而要求人透過此一反抗紀錄,重新思索新的生活意義與秩序,創造出所謂的符合自身生活意義的「獨特的敘述」(unique  account),以脫出原先令自己不斷發生問題的思考與「真理」支持下,用來規訓個體的「矯正性判決」。

 

個人問題與團體治療

 

問題的外化不僅只在於個人對自身問題的反思,麥克.懷特特別強調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加入重新尋找新意義的行列。家庭中單一成員的問題都並非僅起因於該成員個人,家庭中某個成員在生活上出現適應的問題,都將影響家庭中其他的成員;而且在多數的狀況下,個人的問題都與家庭中其他成員間不良的互動方式有關。

 

當家庭中的成員將問題的存在與無力解決當作是自己、對方、關係間的反應,從而深陷在這些負面屬性的思維與生活意義當中,問題都永遠找不到出口。而外化可以協助家庭中的成員與充滿問題的思維暫時分開,從一個非充滿問題,而嘗試用新觀點描述自己、彼此與彼此的關係,當家人試圖將彼此在互動中存在的問題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定義,有助於察覺彼此原先未曾發現的矛盾,而這些矛盾卻可能是形成家庭中某個成員心理疾病的根源之一。

 

因此,改善家庭成員對自己、他人的關係定義,即有可能輕易解決家庭中某些成員的問題行為。換言之,處理家庭中單一個體的問題行為,需要家庭中全體成員的參與,一起尋找新的互動方式,而非要求單一成員不斷調適其行為以符合所有人的要求。

 

敘事治療的簡易方法

 

敘事治療強調一組重要的概念,即察覺舊關係的問題與新互動方式的尋找,同時要求家庭所有成員的參與。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有一些方法極為簡易,卻常能有效的協助家庭成員跨過舊問題的陷溺,大衛.艾普斯頓在書中舉例說了其中常用的方式,這些方式多是一些簡單的文件,如「邀請函」,這針對不願參與治療的家庭成員,這些成員卻常是整個家庭問題的核心,醫師會試著將家庭中其他成員在對其真實的感受寫在信中,作為改善其與家人互動的嘗試。

 

在大衛.艾普斯頓發現透過文字的敘述,許多未曾被表達的心結會被感知,進而輕易跨越。其他方式如「辭退信」,透過醫師的協助,讓某些成員表達出其希望家庭中某些成員改變互動方式的期待,家庭中許多互動的障礙在於成員固著於特定的角色,如單親家庭常見的姊代母職,導致與姊弟(妹)間互動的障礙,這時弟(妹)可透過辭職信期待姊姊改變與其的互動方式。

 

其他方式上有如「預測信」、「參考信」、「簡信」、「特殊信」、「證書」等等,主要都在強化在敘事治療的過程中個案對於改變自己行為的信心,透過將問題外化之後尋找新的互動意義,在輔以一些技術性的文件強化治療的效果,這看似簡單的方法卻一針見血的指出多數的心理問題都源於個人人生實踐的困頓與旁人互動的障礙。

 

結語:規訓不是解決問題之道

 

對敘事治療的介紹並非要求父母或教師應越俎代庖的進行心理醫師的醫療工作,而是認為敘事治療的概念與方法當中,其實有許多值得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反思的空間,例如對於家庭或班級中部分「問題青少年」或「問題學生」,解決其問題的方式或恐不在於要求貫徹父母師長「真知灼見」規定與預測,任何問題的發生都不應以找出一種看似最佳的解決途徑,要求青少年改變行為做結,而是應試圖理解其對事件成敗的歸因,對個人人生抱持的意義,明白其行為與主流價值間的落差從何而來?如何協助其面對主流定義下的真理?進而找出因應之道與自己看待人生的方式。

 

許多親子與師生間的衝突在於長輩以優勢的真理地位要求青少年接受教導,在多數的情況下這樣的方式挾以強大的規訓機制,大多能夠奏效,但必須問的問題是:透過主流真理壓制個人意義的方式達成的生活,個體是否能快樂的成長?家庭與師生間基於親密的生活接觸,讓其在青少年生命中常扮演具有決定影響力的角色,於是,謹慎使用這樣的影響力變成為父母與教師的責任。

 

或許,嘗試找出學生看待人生的方式,將遠比精準地指出一條適合子女或學生發展的道路來的重要,畢竟教師與父母的知識都並非中性,而都帶有濃濃的權力意味。這樣的知識或許有效,但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個人差異極大的子女或學生,而對主流「真理」的適應不良,是可能形成問題青少年的。如果方法失當,有時,愛之反則以害之!

 

 

(回目錄)

 

  博士女生秘密札記

 

一個好所長

 

文/Sophia

 

這學期本所剛換了一個新所長。他是一個好人、好老師,看到他的所作所為,讓我覺得,其實,學術界還是蠻有希望的啦!只要每個人都像所長一樣愛護學生、建立所譽,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

 

這學期已經過了大半,當初大家對這個年輕所長所抱持的懷疑態度,已經消失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對所長的尊敬與折服。話說所長剛從美國回來台灣不久,當初對於他能到所上任職都抱持著質疑的態度,都想說,一個年紀輕輕的歸國學人,為何能夠來到競爭激烈的所上覓得教職呢?或許是後台很硬吧!大家如是猜測。

 

年輕未婚的所長,初到本所時,就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因此開出的課程都蠻叫好、叫座的,但問題是,他當所長夠格嗎?這是大家當初的疑惑,畢竟他太年輕!不過,所上的老師們還是給了所長這麼一個機會,將票投給他。因此,他在毫無異議之下當了我們的所長。

 

未婚的所長,把他的時間都奉獻給本所。助教說,每天最晚離開所辦的人,一定是所長,他總是把所上事務當成優先事務處理,很少在外面和別人應酬往來。因為他有著一張娃娃臉,據說,在開校務會議的時候,很多資深教授都不把他的話當一回事,但因為他資料準備的實在紮實,弄到最後,他的意見反而成為最容易被採納的意見。聽到這邊,我都覺得他好用功喔!

 

這次選舉,有些學術界的老師們也都加入候選人行列,紛紛到校園尋求這些同事們的奧援,這原本是建立人際關係最好的機會,但年輕的所長卻婉拒了這些競選活動,因為他認為,所務若沒有辦好,一切的人際網都是空的;唯有本所強大了、有聲望了,才能真正贏得更多學術奧援。

 

就因為所長這種務實態度,讓本所這學期爭取到不少大企業的奧援,讓學弟妹他們畢業之後就爭取到不錯的企業職缺,這些現象,都讓大家蠻振奮的!因為現在研究所畢業的學生何其多,要擠進優質大企業的機會是愈來愈少了,但所長卻努力爭取到同學到這些企業任職的機會,真的很不容易!

 

再者,過去所上有些不適任的教師或課程,所長也分批約見同學面談,了解問題所在,並承諾大家,在下次課程改革會議時,一定會提出來檢討。讓人覺得欣慰的是,所長把他這週做了哪些事都會公佈在所上的網站上,讓大家了解,他的確努力在處理哪些問題。包括所上未來要新開哪些課程,他都願意靜下心來聽同學的意見,不容易吧!不過呢,大家都很擔心,未來要是所長結婚了,還有時間管我們嗎?呵呵!加油啊,我們的好所長!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