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1/12/25》═════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銅像哪裏去了?(上)
********************************************************************
◎ 銅像哪裏去了?(上)
學校
政治意識型態的角力場
記者蘇瑛慧專題報導
不論在中國或西方,教育始終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秦朝時以官吏為師,漢武帝甚至獨尊儒術,藉著強調君臣儀節、五倫之分,統合天下百姓的認知與感情,以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延續後代,在政治力量的強勢主導下,學校或教育場所向來以其制度的特殊性及具有統一和教化國民的特性見稱。每一個國家都在既定政策、目標和政治理想的引導下,透過學校教育過程,塑造個體的共識及行為。
從偉人銅像型塑教化
到各式建築展現地方
學校教育除了在課程、規章方面進行「教化」之外,硬體設備亦發揮此種「型塑」作用。台灣各級學校的校園空間布置,如學校大門、標語、校名、樓名、司令台、銅像、建築物的排列方式及位置,都隱藏了政治價值觀點,是當權者想要傳達給民眾的意識型態之展現。國民黨主政時期,隨著遷台、退出聯合國事件的發展,學校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民族精神,因此我們在學校中升旗唱國歌,教室牆壁掛著國父蔣公遺像與「反攻復國」的標語,並且要對大門口的銅像敬禮。每所學校都有國父、蔣公甚至孔子的雕像,每所學校也都在川堂懸掛「禮義廉恥」的校訓匾額。當權者可謂廣泛且確實地應用環境心理學的效用。
解嚴以後,學校空間制式化的情況有了根本性轉變,因為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興起引進,許多曾經被政治化或意識型態化的空間亦隨之鬆綁,教育設施當然是除魅(demystify)的主要對象,在意識型態解構的同時,「學校本位」特色即是各校追求的目標,近年來在更新或興建新校舍方面,都可明顯感受學校亟欲塑造獨一無二的「主體性」,校內極少看到身著戎裝的蔣公銅像,或是長鬚好學的孔子,取而代之的是各校因應地方、歷史特色所表現出的各式形體,例如:海邊學校的風車、山區學校的原住民紋飾、棒球名校的球棒手套雕塑、城堡建築的校舍……等等,經由這樣的校園布置,讓學生對該校甚至該地區產生認同情感,而不再是對領袖的盲目崇拜。本文即以解嚴為劃分界線,探討教育設施背後的意識型態轉變。
戒嚴時期
一、時代背景
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台,39年蔣公復職總統,即確定以「積極建設台灣,準備反攻大陸」為最高國策。民國46年的教育年鑑上寫著:「自大陸陷匪,政府遷台,一切施政,一本反共抗俄復國建國之最高國策。教育方面亦以此政策為依據,確定實施方針,以期達到復國建國之目的。」在反共復國的政策下,學校教育的功能即在發揚民族文化,培養服務社會效忠國家的人才。國民中小學校的定位為村里鄉鎮文教活動中心,並據以推行民族精神教育(李園會,民74)。民國60年教育廳頒佈「各項學校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實施要項」,實施要項如下:
充實民族精神教育及有益學生身心之圖書…;加強禮堂、操場、教室、走廊等處所具有民族精神教育意義之布置;加強建立學生個案資料…
民國62年退出聯合國的政治局勢波動,使得省政府更於64年訂定「台灣省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實施方案」作為台灣省所屬機關學校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之依據。
這段時間注重精神教育的規定甚多(陳奕麟,民83),因此在國民中小學校區,總是可看到川堂懸掛四維八德的匾額;蔣公騎在馬背或拄著柺杖的銅像;校名、大樓、禮堂的名字不是「中山」、「中正」,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堂教室內懸掛的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三民主義萬歲」之類的標語;甚至早在民國59年即規定全國各校均懸掛中央文物供應社及正中書局印製之總統玉照,及正中書局發行之國父遺像。
從種種教育政策中可看出台灣國民教育充滿著「民族精神」、「政治教化」的意識型態,獲得的成效可由Richard W. Wilson的研究得知,他是最早對台灣地區小學生的政治教育進行實證研究的美國學者,1965年他在台北市的公私立小學,以口頭訪問及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訪問學生,得到的結果為:台灣學生對領袖的感情特別強烈,而各級學校也刻意地不停地在鼓勵此種感情的滋長(朱雲漢、丁庭宇譯,民70)。因此國民教育的普及與強制執行,使得國民學校是國家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國家透過學校這個具體場所來凝聚國民意識、鞏固國家的合法性與社會的凝聚力。在當時台灣,為維護「傳統中國文化」正統地位,以及促進國家認同和社會團結,學校在傳播意識型態或轉化意念精神為實踐上,扮演重要角色(陳奕麟,民83)。
二、教育設施展現意識型態之處
(一)校名班名
命名原則多以領袖名字、民族精神、反攻復國為依歸,因此每一縣市幾乎都有「中山國中(小)」、「中正國中(小)」(圖1)、「光復國中(小)」、「復興國中(小)」、「光華國中(小)」……等等。即使校名不是中山中正,校園內的建築,例如禮堂,也多是「中山堂」、「中正堂」為主。另外,班級名大抵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甲乙丙丁」,或是以數字順序命名。
(二)校訓規章
以「禮義廉恥」(圖2)為主要校訓,將之懸掛於川堂或主要通道上,另外也有「禮運大同篇」的書寫標示。
(三)銅像畫像
一進校門,首先看到的是蔣公銅像(圖3),姿態有穿戴軍服、騎馬、配劍的威風凜凜相貌;也有拄著柺杖,親切老者的樣子。又或者在庭園中央置放至聖先師孔子的雕塑。此外辦公室、教室、禮堂內前後左右亦分別懸掛國父、蔣公、總統與副總統的畫像。這些都是以前校園內不可或缺之布置。
(四)標語口號
辦公室、教室內的牆壁上都貼有標語口號作為生活教育之用。
(五)花壇水池
庭園景觀亦可作為相關運用,例如:將花壇水池以「梅花」形狀呈現,文山區的明道國小的中央花壇就是梅花形狀。
(六)司令台
司令台的功能為升旗、師長致詞、表揚優秀學生,可以說是目光聚集的焦點,因應以上功能,司令台的樣式多為水泥素面且有遮蔽之高台,並在中央有國旗或國父圖像,顏色形狀變化甚少。
伍、解嚴以後
一、時代背景
民國76年,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白色恐怖的時代此時宣告結束,舉凡報禁、言論自由、思想學說等等都得到解放,與國外的思想交流不再受限國共之爭。受到世界潮流的衝擊,台灣關心教育事務的人士自覺教育制度必須隨著時間空間有所改變,因此紛紛成立教改團體,並於民國83年共同組成「四一○教育改造聯盟」,選擇在4月10日透過遊行來反應需求,規模之大可以說是教改熱潮的最高點,同年9月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到目前為止,教改風潮不曾停歇。影響所及,校園的課程、目標從強調「反共復國」、「尊崇領袖」,轉變為「學校本位」、「鄉土教育」、「多元智慧」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將學校所有的事務中,由上級單位、人員做決定的事項、權責,下放到學校,並由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運作,包括校園建築在內,不再是一致性的標準,而是呈現多元面向的風貌。
根據莊惠名(民84)的研究,七○年代商業主義及「後現代」盛行,一時之間充滿許多亮麗、醒目的建築物,在商業主義掛帥下,建材、造型的使用多元,極盡裝飾功能,對建築技術提昇有相當程度的正面作用,但卻因過渡追求,而忽略了地域性的文化與環境特質。之後在「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下,引發一種文化的省思與本土的認同。文化省思方面,可分為「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兩大方向,傳統文化在光復後中期有強化的趨勢,許多公共建築中對「大傳統」的刻意回應與型塑,在校園建築亦有相似風格,然而本土關懷的萌芽,使得陌生的雕樑畫棟不再是中國的唯一表達,取而代之的是較熟悉的生活情境(莊惠名,民84)。
西方文化方面,由於國際交流的頻繁,資訊流通的簡便,國界不再那麼明顯存在,地球村的觀念儼然形成,因此在文化的接受程度和機會大大提高,這種文化交流充斥整個社會,並影響建築型式,彷彿西化文化已納入本國文化系統之中,文化認同感亦同時擴張至全球。
台灣本土意識從日據時代即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就建築發展而言,不管官方公共建築、民宅、街道都可看到殖民統治的影子,甚至成為主要意象。光復後政府遷台,那時的「本土」是南移的中原文化,是大陸本土,主要的公共建築皆以北方宮殿為主,對位處台灣的事實毫不認同,企圖重塑一個「南方中國」。直到今天,我們談的「本土」,其含意才是兼具台灣與大陸的台灣經驗(吳光庭,民79)。
本土(indigenousness)係指本國、本鄉、本地、當地區域或地域鄉里。「本土化」(indigenization)則是將思維置於當地社會、文化及歷史脈絡中,以本土性契合為標準,並能確實掌握和反映本國、本鄉、本地、當地區域或地域鄉里等生活空間的歷史文化、人文社會和自然環境,進行價值澄清與培養鄉土情懷之歷程;其目的在使學習者了解本國、本鄉、本地、當地區域或地域鄉里等生活空間的歷史文化、人文社會和自然環境,並透過尋根溯源的歷程,凝聚地域認同感和歸屬感,蘊含關心愛護鄉土的情懷與胸懷世界的高尚情操。教育環境是教育的一部分,如何規劃本土教育的學校環境,基於本土需求,教育部於民國82、83年修正發佈之「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與「國民中學標準」,其總綱第壹條即分別揭示需輔導學生達成「愛家、愛鄉、愛國、愛世界的情操」與「陶冶民族意識及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操」之目標。此外教育部民國84年出版的「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的教育遠景」一書中亦強調,基於族群平等的原則,我們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基於族群融合的關懷,我們要了解各族群的文化;唯有不斷提昇本土文化,進而追尋本土認同,才能開發教育源頭活水(湯志民,民84b)。
學校建築規劃因時空轉變、地域文化風格而有不同面貌。台灣光復之後,各種學校校舍或建築設備標準的研定,仍然規範著台灣學校建築發展,標準型的教室設計仍舊延。民國七十幾年以來,台灣的學校建築在政府的大力投資下,確有長足進步,尤其是新設學校的規劃理念更呈現出整體化、教育化、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彈性化、多樣化和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湯志民,民89)。在現代建築中加入古典的、或鄉土的、或歷史的,是後現代建築的特徵。後現代建築的強調地方性,是未來建築的大趨勢。
Pih12241圖1:台北市中正國小。(圖/本報資料室)
Pih12242圖2:台北市力行國小的「禮義廉恥」字樣。(圖/本報資料室)
Pih12243圖3:中山大學校內國父與蔣介石銅像。(圖/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