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
═══════════════════════《2002/01/09》═════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 許淵國專訪
◎ 大和視窗 快樂的學習
********************************************************************
◎ 許淵國專訪
記者蘇瑛慧
立委選舉結束,新任立委出現了許多新面孔,其中市議員轉戰立法委員成功的共有4位,分別是許淵國、段宜康、藍美津、龐建國。以往市議員春秋誌中,許淵國擔任教育委員會成員時,每個月總有大量書面問政資料可提供,顯示許淵國在教育政策方面的用心。進駐立法院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他說當選慶功的時間也該告一段落,在2月1日之前,除了拜票感謝支持以外,盡快蒐集資料與規劃之後的問政方向是更急切的,從他桌上擺滿教改會議記錄、立法院法規……等等可以看出。
法學背景出身的許淵國一開始就強調「教育權平等」的觀念。擔任市議員期間,在別人受理一堆選民服務,經營地方關係時,他將重心置於改善整體結構,如果只是個案服務,只是少數人受惠,只有大環境的變動,才能讓更多人蒙利。而推動法案不是譁眾取寵也不是為了吸收選票,不論是市議員或立法委員都要有以下認知,現在通過的每一條法案都會影響社會民生甚鉅,就在這樣的期許下,許淵國提出他以後的教育主張。依目前臺北市的情況來看,他發現教育資源分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教育預算幾乎集中於市區以及北部,造成城鄉、南北、東西差距,這是教育權平等的問題。如果資源經費不斷向城市集中,城市小孩自然比鄉村小孩得到更好的教學環境,一般來說,教育是改變社經地位最直接亦是最有效的方式,城市地區的小孩通常經濟情況較好,學校的設備也較為完整,如果鄉村小孩無法享有相同的學習環境,只是造成另一種階級再製。再來是效益問題,教育經費的規劃必須考量其報酬率,如果經費挹注與學生人數、使用頻率不成正比,那是一種浪費!許淵國舉健康國小為例,周遭的三民國小招生人數不足,學生嚴重流失,主要原因是飛機噪音以及社區人口外流,市政府的解決之道應該是重劃學區或是隔離噪音,但卻耗費15億新蓋一所健康國小,造成三民國小學生流失更嚴重,不但增加新建學校的費用,三民國小的維修與運作費用仍然存在,對於國家財政不啻是一大負擔。在許淵國看來,這樣投資15億只能照顧一千餘位學生,假使一所學校的更新維修費用是2千5百萬,15億元就可補助60所學校,照顧的學生總數超過十萬,何者較為有效益顯而可見。而健康國小的學生有大部分則是越區就讀,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相對薄弱,無法發揮社區活動中心的功能。連帶的影響是為了增加社區居民的活動空間,增建健康中心,又是一筆龐大經費支出。
許淵國接著表示臺北市的學生人數近年內有減少趨勢,民國78至80年可說是分界線,80年以來學生人數每年下降,他分析原因有三項,一是原先鄰近的臺北縣學生由於所屬學區的學校設備日益完善,教學亦具效能,因此學生回流,不再越區就讀。二是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因為經濟考量,有相當比例的人口轉至北縣居住。三是晚婚、不婚甚至不生小孩的人口增多,出生率下降,影響入學率。許淵國曾經質疑教育局是否探查學生人數減少的原因,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顯現教育局執行政策、消費預算時,根本沒有考慮現實問題,與生活產生脫軌。
如果教育局考量到人口結構問題,發現學生人數逐年減少,就不該增建學校,同時班級人數跟著裁減的情況下,師資培育的管道與員額亦應有所調整,如此才不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未來的幾年許淵國認為國家稅收很難增加,預算減少,就更要集中火力有計畫的經營改善學校環境,新學校的設立在他看來,只是背負更多重擔,是分散資源的作法。他認為應就原先存在的學校做一評估整合,依各地區的需求調整學校數量,並就這些有必要繼續保存的學校進行更新補強,許淵國建議可分幾年進行,針對學校的照明設備、課桌椅、視聽資訊設備、活動體育設施、安全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做詳盡的規劃與維修,如此才能以最少的錢發揮最大的效益。再談到校園建築方面,他說現在的新蓋學校,每所都是極盡豪華之能事,炫麗而不當,幾乎都要耗費幾億元,其中有很大比例是支付建築師的設計費以及建材費,為了與眾不同誇耀示人,將校園建築以昂貴建材極力美化,許淵國不表贊同,他舉天母運動場的體育學院為例,整棟大樓高達20層,以玻璃帷幕為展現外觀,讓人感覺這是某企業的辦公大樓也像是裝潢新穎的大飯店。他認為學校建築不應華而不實,只要秉持四項原則即可,分別是簡單、樸實、易保養、好清理。前兩者是因為學校不需太多額外裝飾,一個單純整潔的環境,學生就能靜心學習;後兩者是考慮教育經費消耗,希望讓學生在任何時刻都能使用良好的器材。
90年12月15、16日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召開,對於教育各階段有了新決定與建議,許淵國坦承對教改的理念很是支持,但是實施結果令人感到失望。近幾年大幅度且激進的改革措施只是政治包裝的結果,並沒有讓學生減輕壓力,反而讓整體制度失調。他說最早的改革運動是由民進黨帶領成立教師會、家長會,爭取教師家長在教育的參與權、決策權,原本立意良好,但因為過度伸張權力,造成教師會、家長會有權無責,相對的,校長卻是有責無權。在體罰方面,許淵國主張「不體罰,但還是要有處罰」,適當的處罰必須符合以下三項原則,一是具有足夠理由,例如學生犯錯知錯;二是顧及尊嚴,不在公眾場所辱罵毆打學生;三是不傷害學生身體。一昧說要廢除體罰,教師在班級經營及權威建立勢必造成困擾,我們不希望教師是威權管理,但也不希望學生或家長仗著權力目無師長。如果要以一句話來形容教育改革,許淵國認為是「脫離現實」。一般制訂政策的邏輯觀念及順序,應該是先對現實有詳盡瞭解,再據以發展嚴密架構及周延方法,接著在議會或立法院確定法源基礎,執行一段時間後,觀察政策的缺失並配合現實生活予以檢討修正,如此在制訂、實行、檢討、修正的循環中,才能帶來真正的功效。
在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會議中提到國民教育將向下延伸一年,許淵國建議不如改為5歲就可進入小學就讀,上學期是幼稚教育課程,下學期開始小學課程。以目前情況而言,5歲幼兒進幼稚園、安親班、才藝班可以說是一種趨勢,家長希望小朋友學英文、學音樂、學電腦,以防在起跑點就輸給別人,既然5歲開始學習是一種趨勢,不如直接送入小學。這樣的作法一樣可以達到國教向下延伸的目的,另外也可提早一年就業工作,幫助經濟力的成長。許淵國預估要全面實施這項政策約需15至20年,其中必須考量師資、課程設計、校園空間……等等相關配套措施。此理念立意良好,對於經濟面有積極效益,但教育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感受與權利,因此家長觀念的開導以及將學校變成快樂學習的地方是首要之急,否則只是讓孩子再提前一年(4歲)進入才藝訓練班罷了!
談到轉戰立委成功的秘訣,許淵國表示有各種原因,很難一一說明清楚,他相信認真、專業、堅持、瞭解民意是主要因素,所做的一切都是切合民生,並以眾人最大利益為考量,這次能夠當選,除了特別要感謝選民的支持與肯定外,許淵國也承諾會在未來的4年付出更多熱忱,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 大和視窗 快樂的學習
文/鄭老師
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到「Benesse Corporation」這家日本公司,這星期我想再深入介紹。
在6年前左右,日本的「福武書店」在電視上大做企業改名的廣告,它的新名就是「Benesse Corporation」。Benesse是個新字,「Bene」是拉丁文的「好好地」,「esse」是「生活著」。兩個拉丁字合在一起是好好地活著(根據台灣分公司的中文解釋是:它代表的意義是以「人」為主體,透過個人的生涯規畫,幫助每個人解決問題,激發向上學習的潛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對於習慣了用日文來稱呼這家公司的日本人而言,這真的是一個拗口的新名稱(任何一個教廣告學老師都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因為拗口的新名稱反而會降低原來的品牌記憶度)。我當時看到這個廣告,也很「外國人式地」認為日本人就是喜歡模彷外國字,真是沒有創意,日本朋友也覺得還是原來的名字好記又好念。在眾人的反對聲浪中,這家公司在更名廣告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傳新的理念。
今年,「Benesse Corporation」推出了新的電視廣告,再次地主張「寓教於樂」,也就是快樂的學習。
廣告中,愛子心切的爸爸在小朋友的兒後看著小朋友寫功課,欲言又止的爸爸進到小朋友的房內,問道:「你在唸書啊?」
小朋友回答:「嗯!」
「成績有沒有進步啊?」爸爸直覺地問。
在餐桌上縫縫補補的媽媽抬起頭插嘴:「不是這樣問的吧?」
「噢!」爸爸才回神過來「學習還有趣嗎?」
「學習很有趣啊!」
這家公司原來不是這麼強調「學習的趣味」的。
它的前身是「福武書店」,在日本岡山縣岡山市一家賣中學生參考書和學生手冊的公司,成立於1955年。後來把事業發展到補習函授教育,甚至連高中的模擬考試也是它的範圍。1990年引進「Benesse」的概念,1995年乾脆就把公司名稱改成「Benesse
Corporation」。到現在,這家已成立了45年的老公司已發展成學校教育、成人教育等全方位教育公司,服務內容除了學生或教師用的參考書和模擬考用品。根據這家公司公開的資料顯示,從幼兒到高中生,約有1/5的各級學生使用這家公司的函授課程。除此之外,也有針對女性顧客而設計的出產,育兒用等雜誌。此外把顧客對象年齡上下伸展到學齡前的幼兒以及老年人的看護。
這家公司能成長到這般規模,除了公司內部成功的經營之外,日本所謂的「學歷社會」的大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日本社會在高度成長期時,好學校,好大學的確是鐵飯碗的保證。為了擁有這樣的可能性,日本的各個階段的學校以及周邊的補教事業莫不全力以赴。在十幾年前,日本補教業者帶著學生頭綁白布條,在過年期間一起發憤向學的國際新聞,想必大家還記得。這樣的學習熱忱的確是日本社會能保持強大競爭力的原因之一,但是過度強調學習成果,要求成績至上,也造成一些後遺症。
這樣的後遺症對個人心理影響深遠。我的一位朋友英語流利,在有名的日本大學就讀,後來進入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以世俗的眼光看來,他應該算得上是成功的;但他談到自已高中因某次考試成績低落而被學校老師狠狠地譏笑的的成長經驗,還是憤恨不平。我的另外一個朋友的先生,是日本有名企業的重要菁英,常駐在紐約總部,業務往來的都是能夠改變業界潮流的大人物。因為自已成長學習的經驗,現在反而不願意去要求上小學的兒子有優秀的成績,反而只要求兒子能快樂地學習成長就好了。
和我的朋友們相同,佷多日本教育者和父母開始反思過去自已所接受的教育方針,是否在根本上就出了差錯﹖不要填鴨式的教學,「要求學生快樂的學習」,「不要和別人比較,要和昨天的自已比較」成了最近學習目標的主流。這樣的教育前提當然看起來很好,我個人覺得教育者試圖排解了學生的「學習的壓力」同時,也該注意到這是不是反而剝奪了學習如何排解「學習的壓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