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世紀之旅──訪日本二大公害地(下)

═【立報】════════════════════════════

                                   

═══════════════════════《2002/01/17》═════

 

*****【本 期 內 容】 **********************************************

 

教育專題         世紀之旅──訪日本二大公害地(下)

 

   黑狗老師看教改

 

   悄悄話大聲說

 

【教育小報報】

********************************************************************

       世紀之旅──訪日本二大公害地(下)

 

李秀容(台灣環境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威脅分化抗議者

 

在許多國家,工廠對抗議者的態度都很類似,起先會否認污染源是自己所排放,並要求受害者提出足以證明因果關係的證據,動用國家公權力將抗議的人逮捕、拘禁,甚或判刑;一方面背地裡又提出賠償和解的善意,並約束受害者進一步的反抗行動,用盡方法逐一瓦解受害者的串聯機制,收買媒體報導,或進一步賄賂科學家、醫生、律師、教授等社會菁英為他們辯護,藉以獲得社會的認同。

 

危險依然潛伏著

 

這些方式曾經用在水俁市,在污染嚴重的台灣工業區中也經常發現。1959年,水俁市當地漁民曾經集結、衝進窒素工廠內進行抗議活動,工廠動用公權力(當時廠長即是市長)將之逮捕、拘禁,逼迫他們簽訂不准捕魚的契約書,代價是每戶3萬日圓,即所謂的「見舞金契約」,1968年,日本政府才將水俁病納入認定的公害病中。

 

水俁病受害者獲得法院勝訴的重大關鍵,在鹿兒島大學藤野醫生的調查報告。他在1970年進入此地進行了解,於1973年獨力完成了水俁灣與其他地區的流行病學比較調查報告,此一報告證實了窒素工廠排出的甲基汞,為造成水俁病的罪源禍首。並使得這場從1969年即進行訴訟的官司,到1973年終於確認污染及加害者的責任歸屬。工廠除了賠償已死的受害者(約6千萬美金)、及現存被認定的水俁病患者外(分ABC三種),並進而將日本窒素工廠從1908年以來所造成的污染,於20年前開始(1981年)控制污染,並進行水俁灣汞污泥清理掩埋的工作。

 

汞污泥的清理掩埋是在灣內用3公分厚、2公尺高的鐵板圍起來、先將水泥灌入約2公尺高,並將外圍的汞污泥抽回鐵板內固化約2公尺,上面蓋上橡膠模,再填一層土,這個地方廠方保證有50年的安全使用期(但50年之後呢?)。現在這塊土地上將作為市民的公園用地,位於旁邊靠海的水俁病歷史陳列館,也已經開始使用。但是,聽水俁病被害者全國聯絡會的僑口三郎先生說:「這裡每年地層下陷約10公分!」若將10公分乘上20年,那現在海水的高度剛好是到達鐵板高度,而鐵板容易腐蝕,但是工廠對此並無回應,也無補救計畫;換言之,這裡仍然充滿了危險的變數,所以水俁病患的抗爭仍然會持續下去。這個人類歷史最慘烈的污染抗爭仍然在此地持續著。(台灣的汞污泥廢棄物約有23,792噸,棄置地點仍然不清楚,據台灣環保署資料,全台灣有14處非法棄置有害廢棄物,只有5處已清除,清理程序為先將污泥固化、濃縮並用太空包裝袋儲存。)

 

水俁市因經歷了許多悲慘的事件,因此居民對於垃圾的處理方式格外重視,開始分為可燃及不可燃兩類,1992年因有人將瓦斯桶丟入可燃類中而引起焚化爐爆炸事件後,19931994年經過300次宣傳及研究說明會,於1995年開始,這裡設有300個資源回收站,分為23類可回收垃圾,光是玻璃瓶就分了7類,另有鐵、鋁飲料類,及廚房大型鍋、壺類、寶特瓶、透明及不透明、厚及薄塑膠類,紙類也分為新聞報紙、厚紙版、雜誌及其他,布類,化妝品陶瓷罐、眼鏡框、晾衣架、有害廢電池、螢光燈管、體溫計、鏡子,大型家具類也細分3類明確標示,廚餘及廁所垃圾也分開處理,皮件、鞋類等等,幾乎所有日常使用物品都可回收,日本本土有許多回收工廠,所以回收後不必擔心處理的問題,也可延長焚化爐的壽命,去年回收率為18%,確實洗淨、晾乾、壓縮、回收後還可以為水俁市賺進6百萬日幣。

 

失去的不只健康

 

26日,我們和水俁病患者一起午餐,山下覺先生說起他的患病經歷:「我在小學三年級時就學會修理鐘錶,並獲得日本錶師一等資格,中學畢業後就開了一間鐘錶店,開了近10年後,感到手越來越遲鈍,因為修理錶需要敏銳的視覺及精巧的手。我發現已經無法再工作後,就將錶店賣掉,當時小孩都還小、生活陷入困境,幾乎無法生存,後來靠政府的生活保護法領到一些錢,生活依然不好過;1991年以後手腳痙癵,狀況時好時壞!」

 

森薛雄先生繼續說:「不知火海原本是魚的寶庫,漁民歷代靠捕魚維生,由於水俁病,魚飄到海上死亡,我撈魚時看到許多變形的魚,水俁灣遭污染,捕的魚無法賣,生活陷入困境,我們到農家以魚換取米及蔬菜,因此沿海地區的水俁病就嚴重了起來。我20歲被徵召入軍隊,並擔任機器維修的工作,1948年日本戰敗後,我回家並開始捕魚,並將魚賣到東京、大阪去;海遭污染後魚就很難發現,吃魚的人,神經、鼻子、味覺都變得遲鈍,漁民因而起來抗爭、訴訟,之後動員宣傳,才發現大阪、東京、福崗、熊本都發生水俁病,情況十分嚴重,貓吃魚後又叫又跳,烏鴉飛行時也失去平衡;在許多義務律師的支援下終於勝訴,我們了解只要想做,把力量結合,就可以辦到。」

 

悲劇不能再重演

 

這幾天負責帶著我們參觀水俁市的中山裕二先生也說:「現在工廠仍然沒有反省的覺悟,對水俁病也絕口不提,我們仍然要繼續訴訟!」他們說著說著就點起了香煙,顫抖的手及受害的臉掩蓋在煙霧裊裊中,與他們的遭遇類似者仍然迴盪在世界各處!

 

公害受害者的體驗帶給人類許多衝擊和反省的空間,建立受害者的醫療制度及保護環境的法律,在任何國家中都應予以重視。一個國家的自由民主的表現,在於人民能自由的對周遭事物表達意見及看法,組織市民團體,進而達成市民社會的共同福祉。儘管人類文明帶來了許多災難,但是人總在患難中看見一些真相和一絲光明,站在最卑微之處,發揮自己所長,幫助社會最黑暗的角落,並使黑暗轉為光明,照亮人類的心靈,緊緊抓住一絲光明,將改變人類生存的價值!我們不希望再看到歷史的悲劇一再重演,所以記取教訓,並將我們所見所聞互相交流,成為一股暖流力量,長久的為環境考量奮戰,只因為我們追尋最簡單不過的生活,美麗的天空、乾淨的空氣、清澈的河流和健康的生態。

 

 

(回目錄)

 

  黑狗老師看教改

 

黑狗的補習班生涯之二:看到唐日榮

 

文■黑狗

 

話說黑狗在台北補新聞所的時候,曾經在全家便利商店前面看到唐日榮。

 

你問黑狗怎麼能確定那個人就是唐日榮?沒錯,黑狗一開始也很懷疑,因為黑狗看到那個人的時候,他正在便利商店前打公用電話。這就奇怪了,唐日榮不是很有錢嗎?怎麼好好的手機不打,竟然在路邊投錢打公用電話,為此,黑狗感到相當錯愕。

 

不僅如此,那個人的穿著邋裡邋遢的,鬍子也沒刮,臉頰也瘦的有點凹進去,好像剛被車子A到邊一樣,看起來也好像很久沒吃飯了。所以,如果不是因為黑狗常看電視或八卦雜誌的話,我也不會一看到那張臉,就直接聯想到那個常常舉辦選美大會,屁股坐金馬桶,手拿金柺杖,還身穿金縷衣的唐日榮。因為他看起來真的滿憔悴的。

 

「真的是他嗎?」

 

黑狗的疑惑,很快就獲得了有力的證明。因為就在那堂課一開始的時候,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就突然問台下的我們:「你們剛剛在樓下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一個很眼熟的人?」大家就開始在台下竊竊私語起來。

 

看大家好像也都有了這樣的懷疑之後,老師接著說:「很難相信對不對?不過我很確定那個人就是唐日榮,因為我以前曾經訪問過他。所以應該是他沒錯,你們知道嗎?唐日榮最近……」因為新聞所的老師都很八卦,所以在那堂課當中我們就聽老師說到一些有關於唐日榮的最新消息。

 

就在那堂課結束以後,隔了不到半年,黑狗就在電視機上看到唐日榮悴逝的消息,而他去世的時候,據說還留下了一些尚未解決的糾紛。至於什麼糾紛?跟誰有糾紛?黑狗有點忘記了,只記得好像是還欠某人錢沒還之類的,不過,事後這些糾紛似乎也隨著他的逝世而平息下來。

 

其實黑狗家裡之前也曾經被人倒了3、4百萬,是我媽告訴我的。雖然欠錢的人後來被抓去關,我媽也常說:「算了,人都已經這樣了,再跟去他要錢,也實在是不忍心,畢竟曾經是朋友……」可是,黑狗其實感覺得到我媽對那筆錢還是一直念念不忘,因為常聽到我媽在說:「若不是被倒那4百萬,今天我就……」唉!4百萬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目,尤其最近我們又搬新家,過年又要包紅包,開學以後,還要註冊費(家裡只剩黑狗一個人還在讀啦!我弟已經去當兵了,以後只剩黑狗還要跟爸媽伸手,真是慚愧慚愧)……;很多地方都要用錢。不只是我媽啦,連我都覺得4百萬實在很多,被人倒了真的很可惜,只是,一想到那個人連家裡都賣掉了還被抓去關,就覺得我們其實還算好……,也就不忍心再去跟他要了。

 

當黑狗看到落魄的唐日榮的時候,心裡其實有點酸,很想給他一些零錢打電話,因為他打到一半的時候就沒錢了,還在那邊罵……唉,看了真的很難過。可是又不太敢,很怕他的自尊心會因為黑狗的幾個零錢而受傷,所以只能裝作沒看到。

 

惻隱之心,是每個人都有的,也就是因為這樣,黑狗才會覺得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一點價值。

 

 

(回目錄)

 

  悄悄話大聲說

 

家有考生 夢魘揮不去

 

文■許黎云

 

人生像一場戲,每天演著不同的劇情,可選擇逃避現實終日作夢的悲劇,也可選擇接受挑戰克服困難的喜劇。

 

女兒就讀國中時,失去青春應有的樂趣;儘管官方與民間倡言教育改革,升學壓力依舊不減,她於是重複著「上學、考試、唸書、寫功課、補習」的生活5部曲。做母親的我努力營造讀書環境,讓家的感覺安靜舒適,除了陪伴,謝絕訪客;然而教改的理想與現實之間有太多矛盾,一試定終生雖如「一刀斃命」,總比多元入學新方案「凌遲處死」痛快;申請、推薦像多頭馬車一心多用,等到全部都落空了,教改的白老鼠筋疲力盡,最後還是參加了聯考。

 

那真是一段充滿壓力的黯淡歲月!怎知高中3年匆匆而過,昔日夢魘重回心頭。再度面臨升學關頭的女兒,對於我們希望她專攻「丙案聯招」,她憂慮地說:「不要眼高手低,有機會多試幾所。」

 

多元入學方案分兩大類:一是甄選入學,包括申請和推薦;二是考試分發入學,包括甲、乙、丙三案。除了丙案,其餘都要先跨越「學科能力測驗」的門檻,才能參加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甄選,向指定考科進軍。

 

高中學子有讀不完的各式版本教科書與補充教材,女兒是社會組考生,學科測驗雖依比例配分,自然科不易自己唸,只有猜題應付,目前衝刺階段自是無暇顧及,只好選擇不採計自然科分數的校系;更有自然組考生說社會科可自修,國文去補習,面對考生「無所適從」的窘境,亦添父母的經濟負擔。

 

現今教育體制犧牲了生活美感,諸如水中魚游、藍天箏翔、山林平野自然風光,距離學子們越來越遠;但願教育當局當真能夠開闢出一條新航線,集思廣益建立共識,透過多元參與,讓「教育之美」的園地早日實現。

 

 

(回目錄)

 

 

參觀立報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carol@lip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