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說家的窺伺、權力與良知—關於璩案、公私領域與真假虛實的一些雜想(廖怡芳) ┌───────── ■ 南 方 電 子 報 ■ ──── 2002/01/22 ┐ 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發聲 └────── 南方社區文化網路:http://www.esouth.org ────┘ ======================【今日主題文章摘要】====================== ◎ 小說家的窺伺、權力與良知—關於璩案、公私領域與真假虛實的一些雜想(廖怡芳) 閱聽人內心的自律如何能夠化解「對描述的需要」與「對隱私的尊重」 之間的緊張?這是否即為公私領域之界分所處之危險邊緣?璩案如此 昭然的殘酷事件依舊發生,是否意味對描述之需求不斷增長,已使得 我們對他人私事的興趣逐漸加強,虛構模擬的人生場景不再新鮮, 「素人」、「業餘」所提供的刺激竟已越過我們對殘酷的敏感? ========================【人文活動訊息】======================== ◎(南投)台灣社區重建協會徵專案執行(2002-01-19 ~ 2002-03-31) ◎(台北)工作人員一名(2002-01-20) ◎(台北)蘭陽觀自然(2002-01-23) ◎(台北)七個環保綠點子新書座談會(2002-01-26) ◎(基隆)2002根與芽濕地營(2002-02-01 ~ 2002-02-03) ◎(台北)邀您一起來尋找台灣百合-台灣百合生態幻燈片放映與座談會(2002-02-02) ※以上活動訊息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union.html 閱讀詳細資料 ==========================【人文通訊】========================== ◎『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公娼運動抗爭文集』簡介 (日日春協會) 為了使讀者更進入公娼抗爭的意義,本書主要收錄的文章,包括在抗 爭過程中,抗爭團隊所發表的重要文獻,可藉以一窺其運動觀點以及 當時的脈絡;以及部份不同位置、背景的參與人士,在當時或後來產 生的激盪。其中有在政治面、法律面上重要的鬥爭焦點;參與抗爭的 男性工運幹部談公娼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婦運人士激烈對話及路線差 異的重現;社區媽媽、老師、基督徒、小市民等與公娼的對話和心聲; 公娼抗爭對社工專業實務及理論的衝擊與探索。 ※此訊息之詳細內文請至 http://www.esouth.org/sccid/comm/20020121-1.htm 閱讀 ◎ 呼籲您一起加入「台灣公害地區田野調查科學家」長期義工的行列 (台灣環境權益促進會) 科學原本是真、善、美的追求,在台灣公害嚴重的此時更需要科學界 的智慧,走出象牙塔投入田野調查,我們必須弄清楚到底台灣的公害 污染的範圍、狀況、及受害者到底有多少人?並藉由了解,找出如何 清除污染的方法,互相討論交流,使科學的光環照亮台灣最需要的地 方。 請有興趣的大學教授、研究生一起來作田野調查! 聯絡電話:02-27360118 傳真:02-27371961 ◎ 信義鄉潭南村第一棟重建戶慶落成 ◎2002 聽風之歌(金枝演社) ◎ 國際反水壩行動日(國際河網) ◎ 如何深化 NGO 與社區大學關係座談會 ◎ 反對大澳船隻碇泊區及紅樹林重植區之選址建議 ◎ 憤怒!抗議被欺騙!嘉義稅務出張所主體開始被拆除 ◎「美麗島‧平安年」演唱會(台權會) ◎「21世紀愛滋對華人世界的威脅──我的杞憂」(香港) ◎ 文化研究學會年會:人文社會學術的《文化轉向》:A Symposium ◎ 台灣加入WTO 前景研習營 ※以上人文通訊請至 http://www.esouth.org/comm20020107-20020118.htm 閱讀詳細資料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由「廖怡芳」提供,不代表「南方」立場。如需轉載,請 直接與提供單位聯絡。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與作者聯絡,或者請 加入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提出您的回應與挑戰。 ──────────────────────────────── 標題:小說家的窺伺、權力與良知—關於璩案、公私領域與真假虛實的一些雜想 作者:廖怡芳 (roofwalk.tw@yahoo.com.tw) 來源:投稿 ──────────────────────────────── 很多年前,有個微胖的中年男子跟我說了一則李登輝的軼事,內容是 關於他和妻子曾文惠在華航客機上搜括高級禮品的醜態。我當時只覺 半信半疑,加上轉述者本人出身於 49 年後來臺的高等軍人家庭,所 以我對他那番栩栩如生的言談不免又打了小小的折扣。 很多年後,我偶然翻閱張大春的小說《撒謊的信徒》,竟然發現其中 一段敘寫和我多年前耳聞的軼事如出一轍,使我不禁懷疑,那位中年 男子究竟是不是抄襲張大春的小說?亦或有其它的可能?我孤陋寡聞, 無意進一步查證。但如果實情歸於前者,那我不禁對小說作者在論及 高陽的寫作事業時所提出的「小說造史」之論,深感佩服。因為他自 已的小說,就已成功塑造當代讀者對李登輝的認知與印象。 即便暫置該則軼事之真實性不論,小說家與讀者一起「弄假成真」, 其實也平平無奇。只是當我看著張大春逐字逐句堆砌出李政男邁向權 力顛峰的前半生,隨著作者擺佈的文字,進出李政男之內心與外在, 我突然發覺,我也是名隨文字起舞的偷窺者。 小說家非但如攝影機為讀者詳述書中人物的言行舉止,甚至輕而易舉 地透視主角的心理意欲、感受思想。相比之下,攝影機所能錄製僅止 於皮相而已;而文字卻可誘發讀者的想像,使其自行咀嚼字裏行間的 暗示與填補作者遺漏的空白。尤其那些有意蠕動如蛆蟲的文字,這種 感發的作用更見功效。如此一來,小說家的心靈豈不是比針孔攝影機 的配備更為先進?更有權力穿梭自如,從意識的各個層面來塑造讀者 的認知與感官經驗? 收受影像的觀眾,其注意力的邊界不免受限於偷窺所號稱的「真實」。 設若一部記錄片長達四十七分鐘,那這也就是「真實」的長度。更不 論其觀察角度,始終如一。但一本成功的小說所構塑的人物生命,卻 可自行生發,完足長存。這約略也是張大春在一場演講中對個泥水匠 自述其小說家之工作時所下之論斷:「我為你創造一個世界。」 有朝一日,今日璩案的種種必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只留下一模 糊的印記,相關的記載或將收藏在某大圖書館的一角,或淹沒在無涯 際的電子資料當中。今日影片中的男女主角也或將老去、死亡。設若 該片光碟還偶然流存於世,而一不知情的人在觀賞之餘,必不能辯識 出那畫面的背後究竟暗藏多少複雜的操作;也必不能感受到那片輕巧 的光碟在四處轉手與燒錄時人性的稀薄。因為一旦失去可供索引的脈 絡,影像的「真實性」也從而剝落,今日的實際指涉及其所帶來的滿 足也全然落空,未來的觀影者或將在一更為純淨的狀態下欣賞其內容。 這時候,我們會需要一位歷史家,更好他同時也是位小說家,來幫我 們重建現場,還原面目。 ◆ 附記一 幾度聽聞評論者在批判台灣社會或現代文化所謂的「偷窺性格」,並 亟力區分出公私領域之界限。關於後者,固然是自由主義用以容納多 元價值於同一民主架構之下所發展出的關鍵概念,但我總不免有點小 小疑問。公共領域裏其實充斥大量關於私人的報導。姑且不論那些因 進入司法程序而幾近喪失隱私的人,也不論那些自願在「真情指數」 這類節目裏分享其「心路歷程」的來賓,各類敘說故事的小說、電影 不都正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私事」以滿足我們窺伺,甚至是偷窺的 需要?這其實無可厚非,畢竟我們都必須憑靠獲悉他人具體的人生情 態來反省自我、勉勵或儆戒。這也正是李查‧羅逖於《偶然、反諷與 團結》一書中指出,現代社會道德與倫理意識的養成是由「描述」而 非佈道或訓誡來擔綱。 然而,閱聽人內心的自律如何能夠化解「對描述的需要」與「對隱私 的尊重」之間的緊張?這是否即為公私領域之界分所處之危險邊緣? 璩案如此昭然的殘酷事件依舊發生,是否意味對描述之需求不斷增長, 已使得我們對他人私事的興趣逐漸加強,虛構模擬的人生場景不再新 鮮,「素人」、「業餘」所提供的刺激竟已越過我們對殘酷的敏感? ◆ 附記二 關於這段「影射」的公案,楊照曾經在《新新聞》543 期撰稿,歷數 台灣小說影射現實的案例。有趣的是,張大春即於 544 期為文回應。 我想,他的意思是《撒謊的信徒》一書,有一嚴肅之命題,且歷經仔 細的研究考索,並非馳騁想像、放任個人好惡的作品。然而,儘管張 大春自認在下筆之時尤為節制他對李登輝之厭惡,但若容我大膽猜測, 小說家於探幽發微之餘,應當也頗為快意。 倒是同樣被影射,李登輝不如陳文茜反應激烈,其中原故固不難揣測。 而在一後戒嚴的時代,挑戰一名政治人物所需具備的勇氣及負擔的風 險,究竟有多大多高,則非我所能了解。但如果從一特異的性/別視 角去招惹一名敢於挑戰(當然同時也必須是操弄)性/別的女性,似 乎總是非常麻煩,都要付出點代價,此一現象倒更有可堪玩味之處。 ======================【主題文章延伸網頁】====================== 「影射小說」在台灣(楊照)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43/article047.html 小說別亂插(張大春)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44/article064.html 觀察飯島愛旋風的社會反應(異凡)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10221.htm 當代台灣小說文本知識的構成(林民昌) 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m-bin-chhiong/sek-su/sek-su.htm 文學藝術與現實生活(小茨威格) 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45/Literature/3430.html 文學的隱秘敵人(張 檸) http://www.wenxue.com/scene/b5/critic/381.htm ================================================================ ■ 負責人:陳豐偉 (roach@esouth.org) 「南方電子報」主編:張釗維 (changcw@esouth.org) 執編:莊雅嵐 (yealan@esouth.org) ■「南方」編輯部 Email: south@esouth.org 通訊信箱:鳥松長庚醫院郵局 27-70 號信箱 陳豐偉 收 ■ 訂閱∕退訂請到: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enewsv2/ 或到奇摩站 http://letter.kimo.com.tw/picked/south 訂閱 palm 版南方電子報,請到 http://www.esouth.org/avantgo.htm ■ 南方討論區: http://tw.egroups.com/group/esouth-community ■「南方」需要您的贊助,請劃撥 41830863 陳豐偉帳號 ■ 系統支援:中山大學網路組∕智邦生活館 (http://www.url.com.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