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發報時間: 2014-08-22 05:00:00 / 報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公益聯播]守護獨老,按<讚>助建站
本期目錄
關於本報
【社造觀點】跨越竹籬笆-眷村保存如何活化再利用成為公共空間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活動訊息平台】
中部場青年論壇圓滿落幕
關於本報

◎親愛的夥伴您好:
社區營造學會今年關注重點將聚焦於
農村社造/河川社造/都會社造/文資保存/八八風災等議題上,您的訂閱與肯定將鼓勵我們持續努力!若您欲支持本會或議題,可斟酌參與。
1.歡迎加入會員:入會申請書    會費繳納單
2.定期小額捐款:
郵局儲金捐款授權書     信用卡捐款授權書

連結:
1.社造學會網址:http://www.peopo.org/cesroc
2.文建會莫拉克颱風災後社區重建報:https://enews.url.com.tw/morakcesroc
3.社造學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esroc

 

【社造觀點】跨越竹籬笆-眷村保存如何活化再利用成為公共空間

 文/董俊仁‧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會員、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共同發起人

 

【社造觀點】跨越竹籬笆-眷村保存如何活化再利用成為公共空間

圖1:空軍三重一村景觀照

近十餘年來臺灣各地均可見舊建築活化再利用案例,文建會為建構藝術展演場所,於1998年開始運用鐵路沿線倉庫與糖廠設置新竹、臺中、嘉義、臺東、枋寮鐵道藝術村,與總爺糖廠、橋頭糖廠等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術村。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運用公賣局轉型臺灣菸酒公司減資釋出酒廠於臺北、臺中、嘉義、臺南、花蓮五地設置文化創意園區。為建構地方藝文空間,於各地閒置空間設置藝文展演空間與地方文化館,包括花蓮松園別館、高雄駁二特區等,這些場館隨著影視傳播與小旅行風潮已經成為今日國民旅遊造訪的熱門景點。

在文建會主導文化政策與施政計畫外,營建部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金門傳統古厝洋樓與戰役史蹟,透過使用借貸與設定地方權等方式,與古厝業主合作進行修復活化再利用,結合國家公園解說教育與遊憩服務活動,創造出79棟古厝洋樓活化再利用為展示館、民宿與社區工作坊活化經驗。此外,各地的老街保存經驗亦已累積創造豐碩成果,如新北市的三峽與深坑老街,而臺北市迪化街保存透過都市更新機制、特定專用區畫定與容積移轉操作,都市發展局取得原屋主捐贈街屋後,以URS計畫引入民間團隊經營活化,同時間民間亦開始投入經營完成修復後之街屋,如世代創業群的小藝埕、民藝埕與眾藝埕系列、248農學市集等,與都更處及委託民間團隊經營之URS系列相互激盪。

近年政府都市計畫執行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居住權與文化權的抵抗行動,經由住民與專業者及政府部門對話,也成就了臺北市公館寶藏巖、萬華剝皮寮與新竹竹北六家新瓦屋等案例。同時,民間也有非常多老屋保存改造與活化再利用的案例,亦有民間社團與政府介入協助與獎勵,如臺南市古都文教基金會推動的「老屋欣力」計畫、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的「老屋新生大獎」,亦有媒合民間經營者與公有資產管理的計畫,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老房子文化運動」、雲林縣政府「閒置公有房舍活化再利用」、嘉義市政府「舊屋力」老屋補助計畫與宜蘭縣政府「創創新村」計畫等。

前述計畫的老建築除部分為民間資產使用外,公有資產部分為具文化資產身分、部分為公有非公用不動產活化運用,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法、市有財產經營管理自治條例等財產管理自治規定。其中亦有部份資產性質介於私有與公有之間或不同機關目的事業主管與所有權之間,如金門國家公園的標租古厝民宿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此外亦有基於居住與文化權而盡力克服都市計畫法與公有資產法規設計獨特經營使用機制的案例,如臺北市公館寶藏巖與新竹竹北六家新瓦屋等。前述種種在現行各種法令機制奮力掙脫出一線生機,所為何來?居住權與文化權的維護與延續俱是奉獻其間的住民與工作團隊的終極關懷與使命。

相同地,我們關心的眷村文化保存議題,亦與前述居住權與文化權的維護與延續相關,同時更關切眷村保存如何活化再利用成為公共空間。眷村文化工作者來自臺灣各地的眷村與社區,在面對國家「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政策計畫下,歷史性的集結共同努力,至今亦已創造累積出相當基礎,得以繼續開展並提供各界思考對話。全臺各地共有約九百處眷村,分布在臺灣本島與澎湖,除昔日戰地前線金門、馬祖外各縣市均有眷村。眷村在臺灣設立至今將近一甲子,時間不算太長、但其文化表現確實非常清晰明確,固然各界對於「眷村文化」一詞尚有爭論,但文學界對於臺灣「眷村文學」的創作與累積已無疑義,「眷村美食」、「眷村戲劇」亦廣受國人喜愛,可證「眷村」確實已成為臺灣多元文化重要部分。

【社造觀點】跨越竹籬笆-眷村保存如何活化再利用成為公共空間

圖2:空軍三重一村室內展示空間現況照

眷村作為一種計畫性住居社區,其空間型態與環境創造積累,反應與政府軍事布局與軍政治理之關係,部分眷村地空間脈絡更延續日治時期戰爭設施配置,呈現出臺灣眷村多元空間環境樣貌與複雜的歷史文化積累,如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沿用日軍高砲陣地、臺北市北投中心村沿用日軍北投衛戍醫院、新竹北赤土崎新村與忠貞新村沿用日軍海軍第六燃油廠、臺中一德新村沿用林懋陽故居、高雄行仁新村沿用日人大谷光瑞別邸(逍遙園)、高雄鳳山新村沿用日軍海軍通訊所等,此外還有更多眷村沿用日軍軍營、宿舍、醫院、馬廄、廠房等建築設施。對於眷村人而言或許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但對於國人與世人而言這些歷史見證的場景可能是人類文明發展歷史過程中謬誤與悲傷的見證與警鐘,應當是值得吾人共同思索透過保存行動將之流傳分享與國人、後人與國際友人,而非輕言將之毀壞輕忽或噤聲避談。

「眷村」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相濡以沫的情感刻骨銘心,是眷村人共同的記憶與情感,當然值得透過眷村環境保存、文史訪談出版、影像紀錄報導、文物徵集典藏展示、眷村文化節慶活動等文化形式,傳頌予後人、分享予國人。值此老舊「眷村」拆除改建走入歷史,「新城」公寓大廈取而代之的歷史時刻,眷村文化工作者與政府各單位這些年的共同努力,已為臺灣與國人留下十三處「眷村文化保存區」,同時也呈現出五處「眷村文化館」與各地非常多的「眷村文化節」與「竹籬笆藝文季」,讓眷村人得以歡聚,並邀請村外人跨越竹籬笆隔閡,走進接觸眷村文化。

今年6月29日全國眷村文化工作者在新竹舉辦「眷村文化保存調查報告民間建言會議」上的精采對話,激盪出眷村保存之於國人對於中華民國、臺灣、中國、日本殖民的複雜關係與意識,個人深有領會。眷村文化保存是一場非常複雜的歷史、政治與文化命題與行動,我們以不是眷村人的身分投身於眷村保存,當然我們不可能談出「想我眷村兄弟們」、「寶島一村」或「光陰的故事」的苦中帶樂、笑中帶淚的眷村情感,這些竹籬笆歲月是大眾緬懷的眷村文化,但這並不是我們的歷史責任,我們勉勵自己在眷村文化保存領域紮紮實實一步一腳印的耕耘,透過眷村保存行動,提供竹籬笆內外一個真心誠意的對話分享理解的場域,這是我們可以貢獻的觀點與作為。

在歷史文化的考證與記憶情感的緬懷之外,眷村文化工作者更有一分臺灣歷史與社會賦予的責任與使命,我們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我們有機會為臺灣多元族群互相理解與包容做出實踐與貢獻,讓眷村保存成為臺灣全民共同的歷史保存事業與寶島文化大夢。這份歷史事業與文化大夢理念層次雖高,經由一步一腳印地實踐努力,點點滴滴匯聚成流,相信終能豐富臺灣眷村文化保存的歷史意涵與文化意義。

在新北市三重區的空軍三重一村,自民國93年11月起發起眷村保存行動,在一村人、眷村人、三重人與新北市政府各機關同仁及各界學者專家與文化工作者的聲援支持協助下,持續開展了將近十年的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經由保存團隊、眷村社團與政府機關的攜手合作,累積了豐富的眷村文史調查研究出版、眷村文化節慶展演活動、眷村文物徵集與保存展示、眷村影像記錄報導、眷村保存活化再利用參與式規劃行動,豐富了新北市多元族群文化面貌。新北市的眷村文化保存對於全臺灣的眷村文化工作亦有相當貢獻,持續十年的眷村文史調查研究出版計畫,地毯式整理全新北市的眷村村史,同時將新北市的眷村組織者網路緊密連結,構成持續推動眷村文化工作的深厚基礎。而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發願於「在最綠的地方,保存最藍的記憶」,期許透過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行動跨越族籬笆與開展族群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促成多元包容尊重理解的公共對話領域與公共空間實踐。

保存團隊九年多以來想盡辦法以各式各樣的活動結合政府機關共同努力:空軍三重一村95年全村登錄歷史建築、98年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對國防部完成全村託管、派駐24小時保全與清潔人員、99年共同研提「臺北縣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計畫書」、101年獲國防部選定為「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眷村保存區」。目前空軍三重一村正在進行活化再利用定位、經營管理機制建立與修復規劃設計工作,空軍三重一村眷村保存結合公36用地公園闢建的議題亦開始為鄉親所關注,一村人、眷村人與三重鄉親、新北市民的思想激盪與對話刻正開展中。

【社造觀點】跨越竹籬笆-眷村保存如何活化再利用成為公共空間

圖3:空軍三重一村眷村入口

今年1月18、19日二天空軍三重一村結合連續第七年的「眷村迎春」活動舉辦一場「當眷村變成博物館-眷村活化再利用研討會」,探討眷村保存以博物館機制進行活化再利用的相關議題。然而,2月中旬媒體突然報導空軍三重一村將以住宿活化,4月5日新北市朱立倫市長蒞臨空軍三重一村聽取文化局林局長簡報,4月6日各大媒體報導空軍三重一村「闢園區供住宿」,對於各大報報導內容,新北市眷村文化協會理監事同感詫異,文化局定調的活化再利用方向與協會歷次和文化局討論的過程有極大差異且實無脈絡可循。4月12日新北市眷村文化協會召開「空軍三重一村活化再利用座談會」,5月28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召開「空軍三重一村眷村文化園區活化再利用地方說明會」,7月10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再召開「空軍三重一村眷村文化園區活化再利用地方公聽會」。這幾次的研討會、座談會、社區說明會與地方公聽會,可視為延續保存團隊歷年來舉辦的參與式規劃行動,然而更具意義的正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動出面對市議員、眷村社團與地方里辦公處召開社區說明會與地方公聽會。

「空軍三重一村眷村文化園區活化再利用地方說明會」與「空軍三重一村眷村文化園區活化再利用地方公聽會」廣邀空軍三重一村所在地周邊各里辦公處與三重、蘆洲區議員參與討論,對於空軍三重一村轉型活化再利用為眷村文化園區的公共場域長久而言應是有正向意義。空軍三重一村保存活化再利用為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在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都市計畫法、文化資產保存法、發展觀光條例之間如何折衝,又在新北市城市發展、文化政策與社區營造、社區組織之間如何兼顧,俱在在考驗市府、社區、保存團隊與眷村人的溝通協調與整合力及實踐力。此外,我們亦須要從眷村文化歷史、都市計畫土地使用、文化資產保存、地區再生發展、族群溝通對話等面向逐一探討,方能形成具體的「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活化再利用」討論對話基礎。

然而法令與技術都不是文化空間活化再利用成功執行的關鍵,終究,最重要的關鍵是釐清眷村保存活化再利用的本質與精神目標為何?方能不背離初衷的落實眷村保存活化的本意!倘若市府只是考量政府財政想以大規模、大量體的方式便宜行事委託給大資本業者進行商業操作,不只是背離文化真義、更會引發民間與政府之間的爭議。九年多以來,空軍三重一村舉辦過多場對內凝聚與對外開放的參與式規劃行動,然而或許對眷村人與村外人而言可能仍有不足,相信這正是市民鄉親對於空軍三重一村的未來有高度的重視與期待。我們期待行政機關展現出文化施政的誠意與能量,委託專業團隊進行參與式規劃行動,透過一場一場的座談會、焦點會議與共識會議來形成共識,打造出一座真正屬於眷村人與新北市民的「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與歷史對話」的博物館與展覽參訪活動,於7、8月每週看幾個博物館與展覽案例,也歡迎大家挑一些自己不會主動接觸的「對話」主題,和自己內心展開「對話」。8月23日八二三炮戰紀念日當天歡迎大家來空軍三重一村聚聚,聊聊大家心中的「眷村文化保存意義」與「空軍三重一村保存願景」。作為社區營造與社區建築的信眾,我深切期待政府與竹籬笆內外的村民與鄰居們都能秉持善意,保持柔軟開放的心胸。而擁有完整資訊的政府與協會應該善盡說明的責任,讓關心空軍三重一村、眷村、三重與新北市的眷村人與市民鄉親們都能夠共同維護公共領域的對話品質,建立公共政策的創造信心,真正打造不同族群、世代與文化的公共空間。我願意相信期待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應當有智慧與誠意,與民間社會共同來回應與推展眷村保存這一個獨特的臺灣的歷史保存議程,且讓我們樂觀以待。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文/黃世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


傳統老街的價值在台灣逐漸被一般民眾所認識,欣賞過大溪老街、三峽老街、迪化街、湖口老街、西螺老街、鹽水老街、安平老街…等等之後,許多人領悟到:其實原本每個地方鄉鎮都有老街。可惜很多老街的保護運動來得太晚,原有完整的風貌已經毀損不少,而失去的很難再要回來,可能是我們太魯鈍,老街的遺憾竟然到處都有!

台灣如此,那麼許多已開發家的過往,以及開發中國家的現在是否都有同樣的遺憾呢?2014年參訪了日本京都的伊根浦老街,覺得伊根案例頗值得深思。

 

伊根舟屋群的由來

2014年3月第八屆亞洲設計文化學會(ADCS,圖1)在京都北邊的伊根町舉辦,有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各地的研究者參與,其中來自台灣的人最多,有接近60人。或許這個研討會行程吸引人的是鄰近會議現場、靠近京都府宮津市的天橋立,天橋立大名鼎鼎,與宮城縣松島町的松島及廣島縣廿日市的宮島並稱為日本三景。但是我覺得伊根浦的老街也是個迷人的地方,值得一步步欣賞。

研討會結束後,承辦的京都府立大學三橋俊雄教授研究室安排了伊根浦老街(圖2)的導覽,在當地媽媽導覽員們的引導與解說下,我們走過了半個伊根浦老街。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1:ADCS研討會會場選在京都府伊根町‧圖2:伊根以灣畔舟屋建築群而聞名 

伊根町位在京都府北部丹後半島的東北部(圖3),居民過去多以捕魚為生,伊根漁港是整個廣大的日本海的若狹灣中擁有天然屏障的小漁港之一,而小漁港中的伊根舟屋建築群沿著小海灣建造,約有230棟(圖4),幾乎都是面向海灣並排在一起的二層樓長屋。伊根舟屋的建造始於江戶時代中期,在海灣腹地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房屋就建在灣畔,一樓主要是放置漁船及魚產作業的地方,漁船可以很方便地推進海中或拖上屋內(圖5),二樓則是住家,牆壁上多有鏝刀做的鏝畫(圖6),還可以聆聽海浪的節奏。舟屋既是工作的場所,也是居家生活的場域。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3:京都府伊根町位置圖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4:伊根浦舟屋建築群的位置 

因為房屋櫛次鱗比,把小海灣包圍了起來,鄰居彼此之間的往來猶如台灣的眷村一般,常常是穿越不同住家而來往,可以想像彼此之間會有熟悉的交情。在汽車逐漸成為生活必需品的年代,伊根人終於下定決心將每戶長屋的中段打開來成為車路(馬路),這才有了環繞海灣的公路。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5:伊根舟屋的一樓用來停船圖6:舟屋壁面上的鏝畫多以龜鶴為題材

 

舟屋建築群與海上祇園祭成為主要特色

更特別的是伊根「海上祇園祭」。在京都祇園祭中有33部山車(大神轎)遶境街區,在伊根也有多部山車,但遶境卻在海上(圖7、8)。過去伊根町的4個聚落各自有一台屋台,而今只剩下1台。

在山腳下有限的空間中建造起來的伊根舟屋群,前面是伊根浦,後面是山,沒有前院也沒有後院,更沒有公共廣場。過去的伊根人如果說要去拜訪同地區的親戚朋友,要不穿越鄰家過去,要不就開船過去,船就是他們日常的交通工具,伊根浦(伊根灣)就是大家共用的廣場。在地理條件限制下反而形成別具特色的「伊根舟屋」與「海上祇園祭」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7、圖8:解說員上林紀子出示伊根「海上祇園祭」的屋台圖

社區營造的過程中,尊重在地傳統生活文化是個基本原則,包括統文化、傳統建築、傳統祭典、傳統生計…等等,在重視在地傳統的原則下反而形塑出地方特色。

 

日本的重要傳建區制度

日本的「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以下簡稱重要傳建區)的制度始於1985年,是將原本的文化財保護法加以修訂的結果。日本的各個自治單位如市村町(各有公所及地方公務員)可以決定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並依據保存條例制訂與推動保存計畫,另外還可以向中央政府申請重要傳建區的選定,以及該區傳統建築的修復、修景、防災、導覽地圖等的補助,甚至稅制的優惠措施等。

重要傳建區的評定基準有三,包括:傳統建造物群整體擁有優秀的設計、傳統建造物群與土地劃分良好保持舊有的狀態、傳統建造物群與其週邊環境呈現明顯的地方特色等。到2013年底為止,全日本的重要傳建區分布在86個市村町,共有106個聚落或老街。1976年第一批被選定的重要傳建區包括秋田縣仙北市的角館、長野縣南木曾町的妻籠宿、岐阜縣白川村的荻町、京都市的產寧坂、京都市的祇園新橋、山口縣荻市的堀內地區、山口縣荻市的平安古地區等;2013年12月最新一批被選定的則有秋田縣橫手市的增田地區、鳥取縣大山町的所子聚落。伊根浦舟屋群則是2005年7月22日被選定為日本「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圖9)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9:地圖中紅線所框出的即是伊根浦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區的範圍

重要傳建區包含老街及聚落,依照日本文化廳的分類,大致包括港町、武家町、商家町、在鄉町、宿場町、製織町、鑄物師町、茶屋町、寺屋町、漆工町、養蠶町、城下町、門前町、社家町、釀造町、礦山町、製鹽町、製蠟町、製瓷町、船主聚落、漁村、山村聚落、島嶼農村聚落等。港町是因海洋運輸或河川運輸而興盛的街區,武家町是地方統治者(大名)及其幹部(武士)所聚集的街區,在鄉町是農村因發展副業而形成的街區,宿場町是因位居交通中點及住宿需求而形成的街區,製織、鑄物、漆工…等則是因特殊產業而發達的街區,武士伊根浦舟屋群則被歸為「漁村」。

 

伊根町的社造行政

通過重要傳建區評選的老街或聚落往往成為地方觀光的亮點,對許多偏遠的地區而言,擁有重要傳建地區的認定,代表擁有地方歷史的深度、環境景觀的美學、建築保存的共識、地方振興的契機,甚至觀光發展的助力。

在106個重要傳建區中,伊根因為獨一無二的舟屋建築而有其特殊性,但仍然面臨人口減少的壓力,2014年4月底為止人口為2350人,已是所謂的過疏地區。參考町公所網站,發現伊根町公所對於地方振興有不少開放的措施,例如設計有「伊根町活潑支援社造補助金」,只要是居民自己組織起來的非營利團體,無論是否具有社團法人資格與否,都可以申請補助金,用以解決地方社造的課題。該辦法中規定所提計畫需要符合地域性、公共性、自立性、持續性、主體性、創新性等原則,補助事項的舉例則如下表:

表1:伊根町支援社造補助金的建議項目與計畫內容舉例

項目 計畫內容舉例
環境保全
  • 違法丟棄垃圾的巡邏活動
  • 閒置竹林擴大的防止
  • 地球温暖化的防止活動
  • 里山再生、里山保全、地方固有的珍稀動植物種的保育活動
育兒支援 
  • 育兒家庭的交流
  • 兒童文庫的開設、營運、講故事活動
  • 老人育兒苦惱諮詢室的開設與營運

互助型福祉

活動 

  • 體操、運動等預防性照護計畫
  • 高齡者及身障者的移動與送餐服務
  • 高齡者家庭的除雪支援活動

防災、

防犯罪 

  • 「交通危險點地圖」或「防災救助地圖」的製作普及活動
  • 地區犯罪防止的巡邏
  • 高齡者及身障者的緊急避難支援體系的塑造
 地區美化
  • 公共施設、公共空間的美化活動
  • 種花運動的開展

地方産業

振興 

  • 活用地方資源的觀光振興
  • 活用地方食材與郷土料理的社造
  • 社區商業的開展

地方商業的

活化 

  • 連結觀光或社造的商店街活力營造
  • 活用閒置店舗的交流施設的營運
 農村與都市交流
  • 種菜與種稻的體驗活動
  • 農村民泊(綠色旅遊)活動
  • 食農教育農場餐廳的開設
  • 過疏(人口過於疏少)或限界聚落(難以自立、維持不下去的聚落)的支援活動

地方運動

振興 

  • 地方運動社團的實踐計畫
 地方文化
  • 鄉土料理的現代化調整
  • 地方歷史建築等的修復與活用
  • 社區報的發行

 地方祭典與活動

  • 傳統祭典與藝能表演的再興
  • 新的住民交流場所的創設

資料來源:筆者翻譯自伊根町公所網頁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外地人前來伊根居住,公所有「伊根町地方振興協力隊」(觀光推進員,圖10)的招募,例如2014年4月便在大阪召開說明會,公開招募人員,月薪16.69萬日幣,負責的工作包括外國觀光客的服務推動,以及旅遊企劃與銷售。後續如果該人員要在伊根町創業的話,還可以獲得最多每月10萬日幣,長達兩年的補助;也有可能成為公所臨時雇員,同時兼任翻譯工作;當創業者想要租用舟屋時,公所可幫忙尋找與斡旋空屋,並提供舊民宅修繕的補助金,最多180萬日幣。

此外,伊根町內有多位「伊根浦散步導覽人」,包括上林紀子、八木玲子、奧野Katsuko等婦女,以收費的方式協助遊客深入理解伊根舟屋的生活內涵。(圖11)這次參加ADCS研討會後再參觀伊根舟屋群的人數較多,導覽人員全員出動,為我們進行分組導覽。

伊根町公所還有一項創意施政,稱做「伊根町故鄉支援捐款──故鄉納稅制度」,鼓勵人們捐款給公所,以進行舟屋修復公共事務。捐款達1萬日幣以上者,每年可以一次伊根觀光的4500元日幣的抵免或伊根特產品的贈送。甚至在可口可樂公司的贊助下,在町內3處設置了「協助伊根町故鄉支援捐款自動販賣機」,只要消費者購買飲料就自動有一定比例金額捐出成為「伊根町故鄉支援捐款」,而且在發生災難時,該自動販賣機頭過遠端控制將成為免費提供災民飲用水的設備 。(圖12)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10:伊根社造協力隊的募集圖11:伊根浦導覽人員的簡介

(資料來源:伊根浦緩慢觀光網)

【社造專題】京都府伊根町傳統老街的保存與社造

圖12:協助伊根町故鄉支援捐款的自動販賣機(資料來源:伊根町公所網站)

 

小結

從上述伊根町案例中所見到的各種社造行政措施,我們一方面看到伊根町所面臨的少子高齡化與持續傳承的危機,似乎是難以抵擋的趨勢,這也造成海上祇園祭屋台數量的減少,以及社區活力的降低;但另一方面也看到町公所對於居民福祉、社區未來發展、觀光發展等的關心、負責與政策提出。在這個擁有舟屋老街與海上祇園祭,以及徐福傳說 、浦島太郎傳說的伊根町,就算未來充滿了危機與挑戰,但是町公所、觀光協會、伊根浦舟屋群保存会、伊根浦散步導覽人,以及伊根町地方振興協力隊等,無論內外部人員,無論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都致力於地方的振興,十分令人感動!退一步想,如果舟屋建築群被毀棄,伊根町恐怕失去重振的材料而要「散庄」了!

註:本文中未註明出處的照片為筆者所攝影。

 

【活動訊息平台】

 

※臺灣社區通東部場青年論壇

論壇主題:【青年與社區共織文化環境】

活動時間:103年8月24日(日)
活動地點:壽豐鄉老人館(花蓮縣壽豐鄉豐里村民權街1號)

東部場青年論壇將以【青年與社區共織文化環境】為主題,東部地區因為地理位置與產業結構,使地方仍保留昔日的傳統文化,而未被現代文化給淹沒,而這文化更是與臺灣其它地區不同,足以顯見其特色。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活動前一天都可
報名網址:http://0rz.tw/LM5FD
活動網址:http://0rz.tw/5ukWf

【活動訊息平台】

 

※臺灣社區通 南部場青年論壇暨新書發表會

論壇主題:【Old is new、從社區找力量】
活動時間:103年8月30日(六)
活動地點:旗山生活文化園區 (高雄市旗山區文中路7號)

豔陽高照的南臺灣,社造如同此熱情般推動數十載,歡迎各位一起參加南台灣的社造盛會~大手牽小手,一起來發聲!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活動前一天
報名網址:http://0rz.tw/IyfW5
活動網址:http://ppt.cc/2gNE

【活動訊息平台】

 

 

※社造學會出版[雨後天藍- 八八風災社區重建社造員的文化行動]一書

2014年8月8日為莫拉克風災的五週年紀念日,五年來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與重建社區、社造員等夥伴一起走過災後社區重建,並期望此經驗得以世代相傳,故學會自組編輯小組和籌措出版經費,選在8月8號出版《雨後天藍-八八風災社區重建社造員的文化行動》專書。

莫拉克風災重建計畫三年推動過程中,重建團隊陪伴社造員走過知性與實踐的旅程,從什麼是社區營造、釐清自己在社區的角色、社區重建與發展的方向、區域平台的網絡串連等等;團隊與重建社區共同相伴,寫下有笑也有淚的心路歷程。2012年計畫進入尾聲時,社區營造學會針對28位社區營造員進行深度訪談,一方面為社區夥伴們的努力留下書面紀錄,另一方面,更期待將災區重建過程中寶貴的經驗真實地、深入的記錄下來,傳承給其他地區或是下一次可能遭遇大規模災害的人們參考;這些傳承將是對於付出慘痛代價的災區民眾一種的慰藉。

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暨現任董事長 陳錦煌推薦:

屬於第三部門的「社區營造」,在第一部門-政府行政力不足,第二部門-企業界不感興趣時,才能凸顯它的重要性,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如此,八八風災災後重建更是一様;但是,災後如何「社區營造」?如何在家園滿目瘡痍,前途茫茫,一無所有時進行營造?正是社區災後重建最精彩動人的地方!「雨後天藍」描寫第一線的社造員精彩的社造故事,正是反省什麼是台灣社造推動20年的核心價值的最重要參考,值得推薦

本書全新上市,定價350元,社區營造學會會員優惠價280元,學生價8折,團購十本以上85折,二十本以上8折,五十本以上75折,請填寫以下表單,我們會再與您連繫。

*購書連結:http://goo.gl/kh8zTP

 

新書發表活動:社區通南部場青年論壇現場買書,只要280會員價喔。

【活動訊息平台】

 

 

※2014探索城市˙好生活 人與環境系列講座

面對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 你我可以怎麼辦?

活動場次:
7月19日(六)10:00-12:00 陳永興 / 向南方學習-- 發現的方法的南瀛實踐
8月02日(六)10:00-12:00 郭城孟 / 閱讀地景-- 向大自然學設計
8月16日(六)10:00-12:00 彭文惠 / 城市中的雨水管理-- 台灣 X亞洲城市案例
8月30日(六)10:00-12:00 林大元 / 治水、利水、親水:創造一個健康的都市水文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相關連結:http://ppt.cc/qehE

  【活動訊息平台】

 

 

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