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
報主:扶緣服務協會
創刊日期:2008-10-15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41
官網:
http://www.fuyun.artcom.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報
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1-08-01 11:00:00 / 報主: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
[公益聯播]城市議題工作坊
本期目錄
扶緣的過去、現在、未來
交接了/對新港未來的期許 陳錦煌醫師、扶緣人
一個下午的相遇
新移民新家人新春慶團圓-新住民活動
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
0
扶緣的過去、現在、未來
扶緣的過去、現在、未來             
                                                      高燦 理事長
扶緣的過去
 
六年多前, 陳錦煌 醫師慨然地接下領導扶緣的擔子,服務對象由原先的身障者加上立案後新納入的老人及新住民,光人數就增加了六千人左右,當時,老人及新住民服務的工作,沒有經驗,也沒有樣板,一切要從頭開始,為因應新局面,陳醫生親自主持每星期二下午的館內會議,會中,他提出大環境未來的趨勢,政府政策的走向,新的觀念,新的做法,這些,促成了日後血壓站、健康補給站,老人送餐服務等重點工作的實施,近日積極規劃研究的陪伴就醫工作及以血壓站為基礎的分站功能,也都是館內會議討論而形成的重要決策,除此之外在會中也就當下遭遇到的重大問題,做出因應解決的方案,也針對工作的缺失檢討並做出改進辦法。
 
    除每星期二的館內會議,另外像是血壓站會議、送餐志工會議,各項活動開閉幕式,各項研習班,走動式攤位,拜訪機關團體學校以及村長或是地檢署,只要他有時間都儘量參加,一則了解民意,二則激勵志工士氣,三則做好公關,陳醫生以上所有有關扶緣的種種參與,以陳醫師有限的時間而言的確是辛苦的,別忘了,除了在診所看病之外,還到處去開會,去演講。
 
扶緣總共近三十項工作,在在需要經費,錢從那裡來,陳 醫師借著有意義高品質的重點工作,一一地實施後,感動了愈來愈多的有心企業家,引進一筆筆的善款進來。
 
六年來,陳 醫師請進來的理監事,也發揮了建言,決策、工作,監督、募款的重要功能。扶緣的現在,正是過去六年辛苦與努力的結果,相信辛苦與努力的汗水不會白流!
 
扶緣的現在
 
 
重點工作上,全鄉20個血壓站在當地志工的參與下,穩定地實施中;每月一村的健康補給站逐地的進行著;每天百出頭便當,週六日每天近三十個便當的老人送餐服務,分六條路線由志工按時地交給老人;不久陪伴就醫的服務也會展開了,大型的身障者健檢及旅遊兩活動亦每年毫不間斷地舉辦者。新住民的考照班,招生中,電腦中文班正進行中,在溪口地區招生的泳訓班,亦將在七月中下旬舉辦。
 
扶緣的未來
 
五月七日 我從陳醫生手中接下了理事長一職,想到大家是那麼相信我,當下也相信大家會繼續疼惜扶緣,我更相信,扶緣這個團隊會更加努力陪著大家去做更多的事,讓我們的弱勢鄉親得到最好的關懷與服務,剎那間我流下了感恩的淚,沒有忍,一切自在。 
今後三年,扶緣想做,該做的太多,比較迫切而重要的如下:
. 建立館內文化:從氣氛、服務態度、工作方法、團隊精神、倫理及體制、反省及檢討機制,自我管理機制等多方面著手。
. 擴大參與:想做事的志工請進來,有心人的善款或捐物請進來,能互補合作的公部門請進來,有專業的私部門請進來。
. 落實大小金三角(含理監事、志工、專職)功能:從構想、決策、執行工作、解決問題、責任,力求一體成型,自行運做。船小好掉頭,專業夠,效率高。
. 推動專職人員按時下班政策:人少,事多,幾乎天天逾時下班,增聘人手減少工作,改進工作方法,迫不急待。
. 推動購地建館:17人(含專職人員、多元工作人員、總幹事、理事長)在一大一小共 十五坪 不到的空間做事,其擁擠可見一斑。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立刻就想到整篇文章是,『過去六年』重,『現在』輕,『未來』不重不輕,而應該是三者一般重,或至少是『未來』重一些,不錯,這樣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而文章之所以如此鋪陳,我認為,『過去六年』是在蓋房子打地基,穩固才好,『現在』和『未來』是在做地上物的結構,尤其在『未來』談到的那些工作,蓋得好,不容易,後續的外觀、水電、門窗,……還需要好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師父、小工,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一棟漂亮而適合居住的房子才會完成。 
衷心地期待大家一起來『蓋』吧!
 
交接了/對新港未來的期許 陳錦煌醫師、扶緣人
交接了/對新港未來的期許       陳錦煌醫師、扶緣人
 
 
恭喜高燦老師終於浮上台面,承當扶緣服務協會第三屆理事長的重責大任。
 
高老師是新港文教基金會成立的隔年加入義工行列,草創時期的基金會什麼都沒有,沒有資源,沒有義工,沒有專職秘書,沒有制度,沒有會館,更可怕的,連想法及願景都沒有,我們和其他義工就在一無所有中,胼手胝足,逐漸發展成今天基金會的規模。1996年,高老師發起成立附屬在基金會的「扶緣殘障聯誼會」,找來海瀛村郭村長擔任會長,他在背後統籌一切,「給魚吃不如教會使用釣竿」,是他一貫的想法;2005年,是我離開公部門再回新港開業的第三年,他和扶緣殘障聯誼會的夥伴想幫扶緣正式立案,他還是不願站上台面,到診所找我充當理事長,我勉為其難答應下來,我出主意他出力,是這六年來扶緣的工作模式,現在為了扶緣的永續發展,他不能再躲在幕後了。
 
5月7日,看到高老師接任時激動落淚,我心有戚戚焉!扶緣要照顧鄉內五六千65歲以上的長者,二三千身心障礙者,及六七百新住民家庭,擔子不能說不大,發展中的扶緣如何結合眾人力量,擴大參與,培力志工照顧服務的技能,及提昇辦公室秘書們與金三角的執行效率,在在都是挑戰!我答應雖然不當理事長,以志工身份,我該做的每一樣都不會少,期望可減少一些高老師的負擔。
 
交接之後,我的最重要工作除了PGY醫師的社區醫療教學外,我想多用點時間,傾聽新港人對基金會及扶緣的意見,及新港未來發展的想法;非營利組織賴以生存的六大要素:認同,願景,民主運作機制,終身學習,創意及整合,扶緣具備了嗎?這些要素如何落實於日常運作,不僅是理事長的想法、作法,更是每位扶緣人的想法與作法。另外,網路時代來臨了,我們不能用二十幾年前的方法辦事;台灣不走到國際無法生存,我們更不能還停留在早期農村社會的保守思維,扶緣及基金會必須有套全新的作法及想法。
 
更重要的是,扶緣及基金會年輕的義工或志工在那裡?基金會花那麼多精力培養文教小天使,高校義工,大專誼,有誰事業有成返鄉當基金會義工?更不用說到扶緣服務;但是,看到奉天宮的義工團,這幾年卻彭勃發展,不管是進香行列,研習營,媽祖金身法像展,導覽解說,甚至活動策劃,都可看到眾多年輕新港義工的身影,基金會及扶緣呢?
 
或許基金會成名太早,自我感覺良好,早和新港年輕人脫節!而扶緣的創意不足,吸引不了新港年輕朋友的注意;或扶緣保守,LKK樣,沒有善用網路的媒體來和年輕人對話;或其他我還不知道的原因。
 
高老師接任後,擴大館內會議的陣容,每天兢兢業業強化扶緣不足之處,令人敬佩,最近幾批到新港的PGY醫師建議多爭取年輕志工,我的想法是,除了加強和新港藝高、中正大學、嘉義大學等的服務性社團合作,扶緣的擴大館內會議是不是直接邀請新港有心的年輕人參與,聽聽他們的想法,或許,也可以順便培養未來的接班人。
 
扶緣的社區弱勢者服務工作,是全世界老化速度數一數二的臺灣的未來最需耍的工作之一,扶緣的經驗,特別以社區為範疇,由下而上自主性的老人長期照護工作,將是臺灣社會福利資源愈來愈不足時,必須走的唯一道路,高老師帶領的「扶緣人」們,大家一起加油,再加油!
 
一個下午的相遇
一個下午的相遇 陳香君今天為因應端午節的到來,政府為外配姐妹們辦理一場活動,而因為來參與活動姐妹帶孩子來的機會頗大,因此希望扶緣派人過來協助照顧孩子,除了我之外,還有一位惠竹姐到場幫忙。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與國小年齡的外配子女做接觸與了解,對於這個難得的機會,我跟兩個孩子做了小小的訪談與了解。雖然這是與惠竹姐的第一次見面,但是我卻被她的生活態度給深深吸引住,對於任何事都抱著高度的好奇心、想了解,面對任何事就像是第一次嘗試一樣的新鮮的她,讓我以為她只是個大學生,殊不知她已經是位三十幾歲兩個孩子的媽,一直以為人會因為經歷與歷練很多事後而失去童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生活漸漸的麻木不仁,不知道有多久沒對一件新奇的事感到興奮,在惠竹身上,我看到的是童心未冺、充滿生命力的生活態度,我想,也許這就是她永保青春的秘訣吧! 在這個下午中,雖然只有幾個小時,但很快的我與兩位小一的孩子成為好朋友,同時我發現到孩子很懂事,我們走路回扶緣拿呼拉圈時,淑惠姊拿了三個甜甜圈給我們吃,有一位女孩吃了一口後將甜甜圈放入袋子裡,回頭跟我說:「我要留著給弟弟吃。」這讓我想起以前我媽媽常跟我說他小時候的事,現代的孩子大部分生長在經濟狀況不錯的環境中,這樣親情的表現與感動是我很久沒遇見的,在遊樂的過程中,我藉機問起小朋友的媽媽來自於哪一個國家時,他們都表示母親來自越南,但是其中有一個孩子她接著說:「但是我是台灣人!」這句話讓我錯愕了一下,為什麼她要直覺性的澄清,並否決掉她擁有的越南血統呢?台灣對外配的種族意識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議題。孩子的行為可能直接的表現出生活文化,大人的言語可能在無意間透漏了某些訊息,我們以為孩子不懂但是其實他們心思比粗心的大人細膩,一個人出生的家庭與父母不是個人所能選擇的,更何況,一樣是混血兒,當父母一方是歐美的孩子往往可以得意的告訴別人我的父親或母親來自哪一個國家,但是來自印尼、中國、越南等等南亞國家的母親則被稱為「外籍新娘」,我就曾經聽過一位姐妹說:「嫁來幾十年了,為什麼要叫我外籍新娘?」在外配子女數增加的現今,台灣種族歧視對於外配子女影響的議題值得我們關注與探討。
新移民新家人新春慶團圓-新住民活動
新移民新家人新春慶團圓-新住民活動
 
離開熟悉的成長環境,獨自一人支身來到陌生的國度,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雖然是老梗,但是每每遇到相同的節日,對於之前的生活經驗就更加的懷念。而今年年初,新的一年又來到,對一直都想成為新住民姐妹們的依靠以及娘家的扶緣來說,更應該要辦個活動使姐妹們相聚,彼此再見的機會。
 
不同於以往,今年扶緣提供了摸彩和不同國家回娘家的分享,從分享多實際讓家屬以及其他與會者更貼近於姐妹在原生家庭中的生活,再次體認到文化上的衝擊以及適應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其中再由姐妹們帶領著小遊戲,可說是趣味性十足,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可以透過這次活動熟悉並建立起自己的親密網絡,看看其他家庭的相處方式,扶緣期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知道新住民家庭的多樣性和多元化。
 
一如開頭所言,扶緣期待成為新住民姐妹的依靠以及娘家,所以未來還會辦理類似的活動,邀請有興趣的你一起加入這個大家庭。

 

推薦訂閱
e他命報報【第259期】不被命運擊垮的曉萍@【智邦公益館電子報】
102年6月號@【扶緣服務協會電子報】
轉寄『100年07會訊出爐囉』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