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讀經通訊
報主: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創刊日期:2020-02-21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6
官網:
http://www.gsr.org.tw/

近期電子報

更多....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讀經通訊報
讀經通訊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讀經通訊
發報時間: 2020-04-01 05:00:00 / 報主: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公益聯播]【凱帝貓智青社】四躍來野餐
季谦先生儒释道西讲学内容分享

季谦先生儒释道西讲学内容分享

(浅浅)

 

本文主要依据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教授,即当代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季谦先生201947-9日的已亥春中华文化之源流与当代之传承——儒释道西四家基本原理讲学义理,并参考了季谦先生六五文集《儒释道西》一书以及2018626-28日的戊戌夏道家的玄学——老庄的智慧2018127-9日的戊戌冬“佛家哲学要义——解脱之道与渡人之学”讲学等内容而成。文章浅陋,只是对儒释道西一点点皮毛知识的整理与体会,欢迎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学问不讲,是孔夫子的遗憾,也是季谦先生的遗憾。是故,先生念兹在兹,年年月月、周周时时、分分秒秒,都在讲学不辍,随机而发。而在他的主题讲学中,又每每强调,一再引用《易经》的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这句话来自谦,说他不是讲学,而是讲习,希望大家可以借此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取益。就像我们此次台州六五文集线上读书会一样,当然我们不敢称为讲习,但起码是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唯有时刻不间断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悦乐,这是孔门之教最大的精神所在!在此希望,我们读书会的每位学员,都能好学、勤学与善学,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好,我们来看,季谦先生这几场讲学的大致内容。

一、前言——讲学模式与文化源流

(一)讲学模式

1六合思考法

在季谦先生的讲学里,大概都会提到两种思考模式。一种是六合思考法。六合的概念,是来自于《中庸》“其书始于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这句话。六合,就是上下前后左右,把六个方位合起来,就代表了立体的空间。前后左右,往往是平面地说,加上了上下,就是立体地说。上是追溯到源头,下是引申往下推,前后左右则是说讲一个观念时要关照到其他的观念。

2基源思考法

往上是追溯到源头,就是所谓的基源;往下是引申到之后,也就是它的发展。一个系统的学问,都有它的基源,有它的发展。所以,既有根源又有发展,就是六合的思考。而探讨根源的思考方法,就是基源思考法。基源思考法是六合思考法的核心。这样来思考与学习,就比较容易把握各种学问的源头,枝脉与细节,而这些枝脉与细节又都统合于源头,这样就有本有源,本立而道生。

(二)文化源流

1文化

源是源头,流是分流。文化一词,来自于《易经》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地生万物,唯有人可以跟它相感应,让它的本来心意可以由人来表现。这就叫人文化育,简称文化。

而文化要成系统,再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流传久远,就是文化传统。试想一下:天地之间,到底有多少的民族,有所谓的文化之传统,可以供给自己甚至可以供给其他外族人的?其实是不多的。而我们何其有幸,生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因为,我们有儒释道三家主流文化传统。

这个家,是指思想界的“家”。它原本是指血缘性的家,可以父子、子孙代代传承。而这种代代相传,后来就渐渐引申为思想界的“家”。每一个“家”的最初,必定有个人被称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指有学问有思想能够教导人的人,也就是老师或“先生”。这个“子”的学问大,影响大,他的学生又能发扬他的学问,继续传授,数代不绝,那他的徒子徒孙就会奉他们的原始师尊为宗师,那这样就会从一个衍生成为一个家”。这就是“诸子百家”。但这些百家,流传到最后真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流的,也只有儒道两家。佛家,则是后来从印度东传而来的。那能称为家”的,自然是代表了某种文化传统。

那为何我们说儒家、佛家和道家,而不是儒教、佛教和道教呢。因为,如果是教,就往往带有一种宗教的意味。

2宗教

什么叫宗教?在古代,宗和教一般是分开来说的。宗是宗庙,它有一种奥秘、深远、不容易了解的意思;教是教导,它可以是学术内容或思想内容,因为它可以教给人一些东西。所以,笼统来说,各种学术都可以说是“教”。

而宗教两字合起来用,是在近代翻译西方的religion时才出现的。Re 是反复的意思,ligion是源头,religion就是回到源头的意思。这个源头,用西方神学家田力克的观念来形容,就是“终极关怀”。这个终极关怀,也就是我们心灵的“宗”之所在,是我们人生最高的理想。

牟宗三先生,曾把宗教解释为“依宗起教、以教定宗”,意思是依照某个人领悟的“宗”来教导众人,然后再用这种“教”导来维持了“宗”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有了终极关怀和教训教导,就是“宗教”。

宗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宗教,以教主为宗,以信为首先,它一般包括有教主、教徒、教所、教义、教仪等。在狭义的宗教里,他们的宗往往是超绝的存在,与人世间相隔离;而广义的宗教,他们的宗只是超越。

中国的宗教,以儒道两家为代表,尤其是儒家,一开始就是广义的宗教,到最后还是广义的宗教。西方的宗教,从狭义的宗教开始,一直走到现在还是狭义的宗教。而印度处在中西之间,所以佛教也在狭义的宗教与广义的宗教中间。

3哲学

说到宗教,就要说到哲学。哲者,明也。中国一直以来只有哲这个字,没有哲学这个词。是日本把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后,康有为觉得很好,就把它带到了中国。PHILOSOPHY原意是爱智慧,康德解释为一种向往追求最高善的教导。所以,哲学,是求本之学,追宗溯源之学。

照康德所说,古希腊的哲学,也可以叫作“教”。所以,广义的哲学,是指人类学问的总体。正如西方的博士学位都是PH. DOCTOR。这些学问,如果分为两层,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下的学问非常丰富,引人注目,待到各自成熟而成系统,就会从哲学中分出去,到最后只留下了狭义的哲学。这个狭义的哲学,因为追求的是智慧,而智慧又融通一切,所以是整全的学问,就像“通识”一样。每个哲学,都不能脱离“两层存有”,都要讲两层学问,形而上和形而下;都要讲两个世界,超越界和现实界。

因此,哲学是探求最基本的根源,然后再一把抓的学问。可见,哲学也是基源思考法。

4形而上

说哲学,一定离不开形而上的概念。形而上,是来源于《易经.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阴阳是气,有气就有质,有了质就有了形。所以,从气以下都叫形而下,而形而上则是道,也就是太极。

而形而上学,则是METAPHYSICS的翻译,它的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或“后物理学”。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发明,他认为物理学只是对现实的自然世界的研究,而在现实世界之外应该还应有其他的学问,应有现实世界背后的道理,也就是METAPHYSICS。所以,我们中国就依据形而上的意义把它翻译为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有三个建立模式:智测的、天启的和实践的。智测的形而上学,就是用你的认识心,你的理智思考能力去建立形而上学。这是自柏拉图以来一贯的传统,后来被康德批判掉,因为它是“用思议的方法来做不可思议的学问”,本身就是个矛盾。天启的形而上学,是宗教的形而上学,用基督教的传统所说,就是上天或上帝启示你的,你必须信,不信就没有用。实践的形而上学,是人心灵有一个理念,理想的念头,它是你生命的向往,然后这个向往可以发动你的生命一步一步地前进,到最后那个理想就完全在你现实生命中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肉身成道”,而耶稣是“道成肉身”。

5实践

那什么是实践呢?实践,就是实实在在地,一步一步往前走。用什么走?它不是用脚,而是用心。实践有三关:立本体——开工夫——证境界。人虽然是有限的存在,但心灵可以无限,可以有超越而无限的追求,以此为实践的依据,也就是本体,然后一步步地做工夫,最后再证成这个超越而无限的价值,那就是境界。

这是前言的大概内容。下面,我们就按照先生说的六合思考法和基源思考法,一起来思考:何为儒释道西?它们的基源是什么?它们有怎样的发展?它们又有怎样的异同与份位?

二、思辨理性与西方宗教

为承上有关概念而说和讨论方便,这里把西方的学问放在第一位来描述。西方的学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思辨理性为主的希腊哲学传统,一个是以一神教为代表的宗教。

(一)以“思辨理性为主的希腊哲学传统

1基源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学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和人类的起源等。所以,古希腊哲学用传统的神话作思索的基础,通过对诸神产生原因的探案,曲折地表达了对万物起源进行解释的愿望。

2发展

西方哲学从神话中脱胎而出后,大约经历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在公元前4

推薦訂閱
山達基公益電子報第21期: 響應國際民防日 學習急難救助新妙招@【【山達基公益電子報】】
本期目錄
季谦先生儒释道西讲学内容分享
轉寄『季謙先生儒釋道西講學內容分享』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