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廖凱弘的傳播教室
報主:廖凱弘的傳播教室
創刊日期:2016-07-29
發報頻率:雙週刊
訂閱人數:1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更多....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廖凱弘的傳播教室報
廖凱弘的傳播教室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廖凱弘的傳播教室
發報時間: 2017-01-27 05:00:00 / 報主:廖凱弘的傳播教室
[公益聯播]中正萬華區艋舺踩街暨家長聯誼活動,開始報名囉!
本期目錄
質性研究與理論對話:Latour 的虛擬實境對話例子
質性研究與理論對話:Latour 的虛擬實境對話例子

Smith(1998)在論述當代社會科學所面臨的挑戰時,曾指出社會科學是存在在複雜而又變遷快速的大環境裡頭的;而這些環境變遷的挑戰,包括:超越國界的全球化、自然環境與倫理的問題,以及人類傳播科技形式的快速發展等等,或多或少影響或已修正社會科學家對研究對象的省思。現在問題在於,社會科學(質性)研究與理論的發展,如何去回應不斷變遷的挑戰,兩者的關係,如何再現於研究當中? 可能是實作中質性研究者常面臨的切身問題。

​由上述的反思,筆者想提出的問題是,理論究竟在質性研究當中,扮演什麼角色? 基於此,筆者最近看到登在《科技、醫療與社會》第六期,一篇翻譯自使用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 以下簡稱ANT)發起人之一Bruno Latour的文章,名為<關於使用網絡理論從事資訊系統的研究:一個(有點)蘇格拉底式的對話>(Latour, 2004;傅憲豪等譯,2008),文章中,雖是Latour藉由數個真實對話合併成一個想像對話的形式,來釐清ANT究竟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角色定位問題,不過,對於文中所呈現的種種問題,可視為是一般性質性研究新手皆會碰到的問題,而Latour 亦站在一個社會科學研究(特別是重視描述的質性研究)的角度,試圖釐清研究者在理論之實作之間,一些可能已有所誤解的問題。

​Latour設定的情境正是一位正在寫學位論文的研究生,進入其辦公室敲門,欲請教他,該如何將ANT的理論「套用」到自己所蒐集而來之IBM公司之田野觀察資料之中(見傅憲豪等譯,2008)。以下筆者將僅針對研究資料與理論對話的部份,提出來進行檢視。

​首先,Latour 認為,當世界快速地變遷時,既有理論所擅長的,正面去陳述世界的功能,已無用武之地,而這正是ANT可以發揮之處;然而,它又並非是一個可以應用到其它事件上的理論,並非拿來解釋既有現象的理論。Latour用一個有趣的比喻,即ANT像是一隻畫筆,而非用畫筆所畫出的圖案;也就是ANT是個「消極的」研究方法。它並不企圖去解釋什麼,而是讓行動者有自我表達的空間(前揭文, 203-204頁)。在這裡,Latour 的說明,隱含著研究者應該保持著客觀中立性,與前述站在科學理性立場的學者相同。

​其次,Latour 認為,「客觀的描述」的功夫,在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從一個特定的狀況裡,去尋找獨特又適當的敘述…這是非常高的要求」(前揭文, 207頁)。這點頗與本文前面所提之「厚描/深度描述」意思相近,亦即Latour認為,與其套用理論框架,不如放棄框架,而只是去進行描述。

​再者,主觀詮釋或客觀之間的差異,其實並非研究者時時要去放在心上的,相對地,Latour 認為研究者真正該做的事,是回到研究對象上,回到「物」本身上,那就是最「好」的證據,一種「客觀的」、「經驗主義的」證據(前揭文, 210頁)。

​至此,主張客觀主義的Latour,甚至認為,如果一個研究達到真正「好」的描述,根本不需要「不相干的」(套用理論框架的)「解釋」。所謂「不相干的」,Latour意思是指,如果研究實作中,「解釋」成了這個網絡必要的行動者,那才是必須的,不然它便不帶來任何改變(前揭文, 213頁);亦即,「解釋」要具能動性,才必須被加入研究之中。

​而且,甚至「資料」、寫就的「文本」、「指導教授」、「必讀的作品」在研究當中,都被Latour視為是一個行動者。然而,什麼時候該「停止」研究了,Latour亦有一個自認為達到「飽合」的說法,「當你寫完八萬字時,或是不管這裡的格式是怎樣…我老是搞不清楚長度限制,你就可以停下來了。」(前揭文, 214頁)從質性研究的相關說法來說,就是當沒有更多「異常」,在自己的研究過程中萌生之時,研究就將告一段落了。因此,Latour 將研究者如何「書寫文本」視為是實驗室實驗一樣的功能,因為只是這裡,才能處理「新」的主題、「新」的方法(前揭文, 216頁)。亦即,「新」理論或通則可能萌生的地方。

​談到研究「證據」,Latour 更是絕對的客觀主義與實證論者。他認為,如果行動者有行動,就會留下證據,僅管「證據有時是間接的、艱難的、複雜的,但是你仍然需要它。」(前揭文, 218頁)Latour 反對研究者「加上」任何無形、摸不著邊際的解釋。

​最後,回到研究對象、回到行動者,Latour 真正要說的是,他們之於研究,是一個(群)具有能動性的行動者,而非在一個理論框架中,單純地、被動地實踐某種(理論框架賦予的)功能。Latour認為,ANT中的行動者與結構主義式的功能執行者,是有很大差異的,因為前者即使在一個系統當中,都是一個改變者,具有轉變(transformation)之能力(前揭文, 223頁)。至此,Latour 說明了他的ANT理論,同時,亦說明研究者、研究對象、理論、研究方法、研究書寫的「網絡」關係。

推薦訂閱
為孩子做一對合作友善的父母@【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
轉寄『[試發] 質性研究與理論對話:Latour 的虛擬實境對話例子』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