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報主: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創刊日期:2014-07-15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0
官網:
http://taxu-karma.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報
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發報時間: 2014-10-15 11:00:00 / 報主: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公益聯播]徵 課輔人員
【愛的故事】視病如親的醫師

【愛的故事】視病如親的醫師

塔須村,一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脊線上、海拔4500公尺的西藏小村落,每年有長達

八個月冰封期,年平均氣溫在攝氏零下七度,最冷到攝氏零下45度,這個地方沒

有醫院,95%的居民都是文盲。現任臺東馬偕紀念醫院身心科醫師的楊重源,

2006年,受上師堪祖仁波切的邀請,前往塔須義診,成為塔須史上第一位醫師,

當地村民稱他為「曼巴」(藏人對醫師的尊稱)。從此以後,「楊曼巴」每年都會

來到此地,「上山」義診一個月
文/楊重源、齊萱 楊重源

一件事情一定要一直堅持下去,才能看到力量。到2012年,我已經七度上山,他

們對我也從一開始的不信任,到今日成為好朋友。因為從我持續的行動,他們看到

了外來的力量,所以他們願意接受健康觀念,接受讀書。

塔須人說,在他們眼中,我是沒有被認證過的仁波切,帶給村民身體上的助益,還

有心靈上的圓滿。仁波切我是絕對不敢當的,光是聽到都覺得惶恐,倒是視我為塔

須人,讓我獲得全村信賴,可見時機成熟,我可以開始推展公衛宣導,改善當地不

符合衛生觀點的飲食文化及生活習慣了。我希望從根本著手,幫助塔須人保健身體

,減緩可能的疾病發生率。

我在塔須從來不戴口罩,為什麼?口罩不是醫護人員,甚至是所有人看診時的必要

裝備嗎?難道因為塔須位居高處,空氣特別清新,不需要口罩?

讓我先說一個故事吧。曾有一位小腿受傷的老婆婆來看診,既然是老婆婆,就是生

過小孩,加上年紀大了,難免有漏尿的問題。長裙一撩、我一彎腰,那嗆鼻的異味

立刻讓我暈眩。但我知道這種時候,不要說動作不能稍有停頓退縮,就連眉頭都不

該皺那麼一下。

小時候不是常聽說生活在很冷地區的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嗎?出生一次、結婚一次

、往生一次。塔須人或許沒這麼誇張,但年平均溫度是零下七度,當然不可能像我

們天天洗澡。尤其年紀大了,長年不洗澡才是常態,所以如以上的案例很多。我一

點兒也不覺得髒或臭,只是心疼。若我能和塔須人飲同樣的奶、吃同樣的食物、一

個月不洗澡,那為什麼不能不戴口罩看診?

如果我戴口罩,不就讓他們覺得自己髒?那他們怎麼還會想來看病?面對每一位病

患,我始終抱持著尊敬和感恩的態度,若戴上口罩,反倒顯得太不禮貌,也不夠尊

重。

清潔,要因時、因地制宜,不過公衛,卻是可推行的習慣。第一步,我宣導當地人

不食生肉、不喝生水。

每年上去,寺院就是我的臨時診療所,所以宣導也從這邊做起,對老一輩的村民而

言,數十年的飲食習慣要改實在太難,就算透過寺院內備受村民信賴的師父協助指

導,成效也有限,總是要我一對一的叮嚀,才願意慢慢學習及改正。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到塔須藏人家中去作客,會看到他們鍋子上掛著一塊布

,碗筷洗乾淨了,用它擦,鍋盤髒了,也一樣用它擦,總之就是一塊布走天涯。我

們會說:怎麼這樣?但對他們而言,就是如此的天經地義。

所幸兒童或青少年透過團體,比較容易改善。我會到學校去展開衛生教育,透過翻

譯,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小朋友解釋:「水裏有看不見的細菌和蟲。」並廣發

驅蟲藥,幫助師生排出體內不潔的蟲、菌等。許多師生吃過藥後,紛紛覺得肚子痛

,上過廁所後,還會興奮地來報告:「原來便便裏有很多白色小蟲。」

另外,塔須小朋友喜食酸奶加糖,卻不懂得清潔口腔,外來糖果文化也影響著兒童

的牙齒保健,我發現滿口蛀牙的孩子愈來愈多。後來我發給小學生一人一支牙刷,

在教師的配合下,嚴格要求至少睡前要有刷牙的習慣。生活習慣的調整,才是永久

的健康方法。慢慢做,總會有成效。

我自許要站在塔須人的角度,以塔須人的眼睛和心思,來看待未來可能面對的各種

病痛問題。在可見的未來幾年,甚至好幾十年,無醫的塔須村可能依舊做不來複雜

的外科處理,所以我不進行需要大量人力照應的診治作業,因為我不在的日子,塔

須人哪有能力面對積極診治後可能需要的一連串護理行為或自我照顧?

來愈多次,我愈堅信塔須並不一定需要我們,沒有我們,他們依然能夠保持某種程

度的自在、快樂。像現在這樣,我能改善塔須村民某部分的不舒服,並不代表我偉

大,或有多麼神奇的能力,我只是一個因緣際會、得以常懷重視他們尊嚴的平等之

心來服務的小醫師。

他們當然感謝我,但是他們更感謝的,是堅信安排我到塔須來的佛菩薩。我覺得這

個信念很好,這個信念讓我可以站在與塔須人同等高度和位置來服務他們,而不是

施捨,同時對於接受服務的塔須人,反倒能夠深深感謝,感謝他們施捨給我的快樂



塔須人教會了我,愛不是用來「表現」,而是用來「體現」。

這一年下山,在轉換開關,從「楊曼巴」變回「楊醫師」的過程中,我依然是那個

最捨不下牽掛的人,只能拚命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今年一臉燦爛笑容的孩子,明

年是不是還見得到?今年殷殷為我祈福的阿嬤,明年是不是還能搶得看診頭香?畢

竟這裏的冬天太冷了,每當臺灣朋友問我塔須人口數,我總是只能給個3000到

5000的範圍,而無法界定確切的數字。塔須的教育還在起步階段,塔須的醫療更

是百廢待舉,每年在山上,我總是想著海峽那端的我的家鄉臺東。

塔須這邊,有個脊椎側彎的女孩兒,我估算過,要動手術治好她,費用大約就等同

於我上塔須一年的款項。我想不想幫她?當然想,可是能不能一年不上塔須?一年

不支付當地小學老師的薪資?

不能。

臺東那裏,有大部分都處於社會邊緣的弱勢病友,有的孑然一身,有的孤苦無依,

有的家徒四壁,有的完全沒有社交現實感……過去不提,就連現在,偏鄉的教育和

醫療,與都會區相比,依舊偏弱。所以面對有人對我發出的質疑:「臺灣人都救不

完了,楊醫師你為什麼還要到塔須那麼遠的地方去救?」我都能夠理解,且耐心解

釋,或者用我一年11個月的盡心付出,來身體力行我對家鄉的服務。

在山下時,牽掛山上;在山上時,牽掛著山下。我還真是個放不下的笨俗人,實在

有愧於上師的教誨。

而這一年在下山途中,一樣忍住淚水的我,並不知道未來的一年,在臺東,在臺灣

,上天會賜與我更多的鼓勵、協助與支持,讓我這已經很有福氣的人,變得更幸福



──《一切都是剛剛好》(講義2014/10期)

推薦訂閱
台南市歸仁區 黃○良先生協助喪葬費用@【台南市親自行善會】
環品活動熱烈展開,歡迎大家踴躍參與@【環報】
本期目錄
【愛的故事】視病如親的醫師
關於

在台東,我是楊醫師
在塔須,我是楊曼巴
一年,十二分之十一的幸福,給台東
一年,十二分之一的幸福,給塔須
人生,一切都是剛剛好
剛剛好,幸福人生

馬偕醫院台東分院醫師楊重源,
2006年來每年到海拔四千五百公尺的
川藏甘孜地區塔須村義診,協助創校。

勸募專戶

千里之遙、愛無畏-海拔4500公尺的責任

勸募專戶:社團法人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郵局代碼700 帳號:0261043-0428271

立案登記:台內團字第1030076885號

勸募文號:衛部救字第1030117003號

請將您的

1.帳戶末五碼
2.收據者之姓名
3.電話
4.地址
5.

台灣喀瑪國際慈善協會
轉寄『【愛的故事】視病如親的醫師』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