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逸唯美的印度紗麗─智慧藏百科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9,2014Dr. iWord的話
紗麗(sari)已有5千多年歷史,是印度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飾之一,原本是舉行宗教祭典時的穿著,逐漸演變成女性的日常服裝。紗麗的穿著方式千變萬化且色彩鮮明,除了以印染技術處理,也會搭配手工刺繡、亮片或珠寶等裝飾。
* * *
當癌症成為你我身邊的真實人生,面臨生命的挑戰,病患和家屬該如何面對這歷程?
許慧如導演以沉靜而深具穿透力的影像語言,將自己與父親面對癌症的歷程紀錄在《黑晝記》中。「台灣國際紀錄片巡迴影展」特別安排本片於父親節放映,歡迎於本週日晚上七點,到誠品敦南店與許慧如導演分享分享。
【東方觀點】紗麗
紗麗
sari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shali
【中文詞條】紗麗
【外文詞條】sari
【作 者】王曉梵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輕工/輕工/服裝鞋帽工業/服裝/民族服裝/紗麗
印度民族服裝。從古代印度雕塑和壁畫的神像上看,古代的紗麗原為飾有寶石的寬大腰帶,圍束時露肚臍。現代的紗麗已成為南亞大陸婦女的主要外衣。
紗麗是成幅的綢緞或棉布,寬約1m,長4.5~9m不等,色彩鮮艷明亮,通常繡花,或鑲花邊、嵌亮片等。常與開襟短袖的緊身上衣喬麗、寬鬆的長襯裙卡格配套穿用。穿著紗麗的方法是,先將其一部分裹住腰身、摺出數個褶飾,再將上端塞入裙腰間固定(可與喬麗之間裸露一段腰身),餘下的部分則經胸部披向左肩或頭部,然後掛於左背或搭於左臂垂下。印度女孩12歲起普遍穿紗麗,新娘按傳統習慣穿綠喬麗、紅紗麗。
【西方觀點】莎麗
莎麗
sari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莎麗
【外文詞條】sari
知識分類:人文藝術>裝飾藝術
穿莎麗的女人,印度蒂魯奇奇拉帕利地方的樹膠水彩畫,約繪於1850年;現藏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 By courtesy of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
印度次大陸婦女穿的主要外衣,是一塊4.6~6.4公尺(5~7碼)長,色彩鮮豔,通常繡花的綢緞或棉布。近年亦有用合成纖維織物的。裹在身上,一端任其下垂或用作頭巾。
【知識補給站】民族服裝
民族服裝
ethnic costum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minzu fuzhuang
【中文詞條】民族服裝
【外文詞條】ethnic costume
【作 者】王曉梵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民族服裝
具有傳統民族形式的服裝。又稱民俗服。是民族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反映,體現著民族心理素質。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中國有56個民族。中山裝和旗袍被認為是中華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裝。漢族的衫、襖、袍被特稱為中式服裝。中國少數民族服裝,琳琅滿目,各具風采。
世界各國的民族服裝品種繁多,如蘇聯的民族服裝就有幾千種式樣。各民族的服裝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阿富汗的披掩全身的斗篷式女裝查連(chadri),菲律賓的由紗雅裙(saya)和班諾蘿上衣(panuelo)組成的女套裝他儂(terno),日本的和服,印度的女裝紗麗,印度尼西亞男女皆穿的圍裹裙莎蘢(sarong),蘇格蘭的男式褶裙凱爾特,夏威夷的直統型連衣裙姆姆(muumuu),印第安民族的披風式外衣龐裘等。
【知識補給站】帕拖拉
帕拖拉
patola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帕拖拉
【外文詞條】patola
知識分類:人文藝術>裝飾藝術
即綢莎麗。
印度婦女的典型服裝。在按擬定的圖案織造以前,把經緯線用束縛染色法染好。新娘的嫁衣少不了這種莎麗。一般在紅綢上織上舞女、大象、鸚鵡、菩提樹葉、小枝花飾、水田芹、筐簍、菱形圖案和各種花卉。由於這種織物工藝精湛,價格昂貴,銷售量少,其工藝日益衰落。帕拖拉紡織工藝在印度尼西亞也很聞名,稱為伊卡脫(ik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