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靈魂:梵谷─智慧藏百科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9,2014Dr. iWord的話
國立歷史博物館「梵谷‧燃燒的靈魂」特展將在11日開展,展出油畫、水彩、素描共98件梵谷真跡,包括特展首度亮相的鎮館之寶「普羅旺斯夜間的鄉村路」。梵谷一生充滿悲劇,藝術生涯只有短短的10年,明年適逢梵谷逝世120周年,民眾可透過梵谷的作品,體會他坎坷的創作歷程。
* * *
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也有facebook囉!想得到最好玩、最趣味的精選詞條內容,或是想和所有臺灣大百科全書愛用者一同在網路上討論分享,趕快加入臺灣大百科全書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TaiwanPediaFans)!你也可將臺灣大百科facebook帳號(http://www.facebook.com/taiwanpedia)加為好友,到他的開心農場偷菜將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喔!
【東方觀點】凡高,V.
凡高,V.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Fangao
【中文詞條】凡高,V.
【外文詞條】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作 者】邵大箴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美術/美術/〔外國美術〕/〔外國美術家〕/凡高,V.
凡高,V. |
荷蘭畫家。主要活躍於法國,繼印象主義之後在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革新者,與高更,P.、塞尚,P.齊名,通常被人們稱作後印象主義。......看全文
【西方觀點】梵谷
梵谷
Gogh, Vincent (Willem) van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梵谷
【外文詞條】Gogh, Vincent (Willem) van
知識分類:人文藝術>繪畫與書法
人文藝術>人物小傳
(1853.3.30,尼德蘭 贊德特~1890.7.29,法國 巴黎附近的瓦茲河畔歐韋)
亦譯凡‧高。
一般認為是林布蘭特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其藝術對現代繪畫影響甚大,特別對蘇蒂恩(Chaim Soutine)和德國表現主義影響更深遠。其全部作品(包括800幅油畫和700幅素描)在生前只售出過一幅。1853年生於贊德特(Zundert)鎮新教牧師之家,16歲起在古匹爾(Goupil)畫店當店員,先後在海牙、倫敦分店(1873~1875)、巴黎總店(1875~1876)和多德雷赫特(Dordrecht,1877)工作。1878年當過傳教士,後在比利時西南部博里納日(Borinage)礦區工作(1879~1880),由於同情、支持窮苦的礦工而被教會解職。貧窮與信念的破滅使他一度陷入絕望,1880年認識到藝術才是他真正的職業,透過藝術他可以給人類帶來慰藉。
【知識補給站】後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
Postimpressionism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後印象主義
【外文詞條】Postimpressionism
知識分類:藝術、運動篇>藝術流派
西方繪畫史上的藝術運動,代表印象主義的延伸,同時也反對印象主義風格本身的限制。這一術語是由弗賴所創,指塞尚、秀拉、梵谷、高更和土魯斯-羅特列克等人的作品。這些畫家中的多數首先追求的都是印象主義,嚴格地說,印象主義的基礎就是客觀地描繪自然中轉瞬即逝的光與色的效果。後印象主義畫家則摒棄了這一狹隘的目標,而贊同更高的表現熱情;不過,後印象主義畫家所以能自由選擇傳統題材以外的主題,運用色彩分解的小筆觸描繪確定形體的技法,是與印象主義耀眼的純色表現分不開的。該派的每一個畫家都追求獨特、有個性的主題,以及在與其他後印象主義畫家共用一種風格目標的同時又要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知識補給站】高更
高更
Gauguin, (Eugene-Henri-)Paul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高更
【外文詞條】Gauguin, (Eugene-Henri-)Paul
知識分類:人文藝術>繪畫與書法
人文藝術>人物小傳
自畫像,畫板畫,高更繪於1889年;現藏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畫廊。 By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the Chester Dale Collection |
(1848.6.7,法國 巴黎~1903.5.8,法屬波里尼西亞 馬克薩斯群島 阿圖阿納)
亦譯高庚。
法國後印象派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在概念表現方法上的發展對20世紀藝術有決定性的影響。和梵谷在阿爾勒(Arles)交往一段時間(1888)後,高更日益摒棄靠顏色來表現的模仿手法。從1891年起他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和其他一些地方生活和工作。他的傑作中就有早期的《佈道後的顯聖》(Vision After the Sermon,1888)和《我們來自何處?我們是什麼?我們向何處去?》(1897~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