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系列文章1》借助AIGC的力量,探索未知宇宙、發掘宇宙奧秘─資策會 FIND科技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19,2024《AIGC系列文章1》借助AIGC的力量,探索未知宇宙、發掘宇宙奧秘
FIND研究員:李啟榮
人類為了探索宇宙,需要依靠電腦的力量,來計算龐大的天文數據,以及運算宇宙航行的方向;另外,人類依靠望遠鏡、人造衛星來拍攝宇宙圖像,或用電波望遠鏡來蒐集宇宙電波並合成影像,讓人類能一探宇宙奧秘。
現在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原本需要大量資源運算的超級電腦,可以用AI生成式內容(AI-generated contents, AIGC)來代勞,節省運算時間、降低系統效能負擔,讓人類一窺宇宙的真實面貌,解開宇宙的深奧謎團。
【技術發展背景】
自從哈伯太空望遠鏡出現後,人類的視野就延伸到成千上萬光年以外的銀河系,以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洞,讓人類能更進一步認識宇宙的奧妙。
例如黑洞具有將光線扭曲的特性,需要靠偵測漣漪狀擴散的「重力波(Gravity wave)」來捕捉光線被吸進黑洞的流向;早期觀察黑洞的技術較為原始,成像的品質較為模糊,天文學的觀測技術的改善,需要等待未來技術成熟度增長、技術水準到位之後,才能繼續進行研究。
【技術介紹與應用現況】
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M87星系中的疑似「黑洞」的身影後,天文學家觀察到中心處有一處由外而內形成的甜甜圈形狀「洞口」,但因為當年技術較為原始,僅留下模糊的影像;2023年天文學家再次研究了同樣的M87「黑洞」照片,並利用AI技術來加強解析度和重新上色,讓黑洞的輪廓比當時的照片更為清晰可見,更深入了解黑洞的原理。
圖 1 M87星系出現的黑洞,分別為2019原始照片(左)、2023經AI重新演算之照片(右)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江飛宇, 2023
另外,美國政府所屬的「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結合來自IBM、Nvidia等AI領域大廠,共同研究黑洞產生的「重力波」,原本在2017年需要一個月才能算完的數據,在今年導入AI之後就變成只需七分鐘就能算完,運算的結果還跟當初一樣正確無誤。
【未來展望/挑戰】
在AIGC展現強大的運算和分析能力之後,除了讓天文學家找出宇宙的真實面貌以外,也大幅減少了冗長且繁瑣的運算過程;未來AI在太空探險所扮演的角色上,除了分析和運算天文學影像以外,也能用於宇宙探索上,實現自主航行、自主探勘的任務,讓宇宙探險比以往更安全、更高效率。
封面圖片來源: 123RF
參考資料
- 江飛宇. (2023年4月13日). 天文學家借助AI修改黑洞照片 清晰度增加. 擷取自 中國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413005257-260408?chdtv
- 李建興. (2021年8月11日). 科學家使用人工智慧迅速偵測重力波. 擷取自 ITHome: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6127
《專家觀點》提示工程師必讀:成為AI靈媒的關鍵要素
FIND研究員:林祥生
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或稱為 AI 溝通師,以下簡稱他)究竟是什麼?比較嚴謹的說法是「用聰明、準確、精闢的文字提示,設定好上下文場景或框架,一步步教育 AI,讓它更了解人類意圖,進而產生最符合期待的結果」。口語來說,他就是現階段扮演「凡人」與 AI 之間的靈媒,在 AI 尚未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現在,他的出現至少提醒組織與個人必須關注三個重要課題。
一、他可以創造什麼功能與價值?
誠如當代歷史學家哈拉瑞所說「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這就是他最大的功能與價值。根據目前 AI 對實務世界的理解,一般人要正確指揮 AI 為己所用未必容易,而通過他扮演一般人與 AI 之間的雙向溝通橋梁,可以將人類期待 AI 發揮的工作價值,精準地「一言以蔽之」,進而幫助企業與員工善用 AI 工具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在 AI 對各行各業的了解尚在「初升段」的當下,他可以為企業發揮「認知作戰」的能力,加速掌握在業界的「話語權」。
二、他需要怎樣的專業與人格特質?如何訓練和培養?
為了展現一般人與 AI 之間的靈媒功能,他除了必須擁有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如科技法律、財務金融、醫療生技等)外,還應該具備更好的跨域學習能力,深諳知識槓桿與數位槓桿的操作,因此對於關鍵字的掌握與鋪陳,較一般人更加敏銳。要培養這樣的能力,他必須不斷強化自己的文字吸引力與言語說服力,在充實人類知識的訓練上,更強調時間軸的「博古通今」和空間軸的「學貫中西」所需要的融會貫通能力。此外,勇於嘗試改變、容許犯錯修正的熱情和抗壓性,養成換位思考的同理心與聯想力,均屬重要的培訓課程。
三、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工作?如何讓他人盡其才?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說「寫提示是一種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技能」,在提問過程中,他打出最有效的字串,達到最精確的結果,另一方面同時也在訓練 AI,讓它更好地為己所用。因此,企業必須深知 AI 是努力不懈反省及修正自己產出的貪食蛇,要求他現在最應該做的工作至少包括(1)效法人類的溝通方式,每次均要求 AI 回述指令內容,以確認其理解人類的需求;(2)有系統地追問更有引導性的善誘課題,調教 AI 成為自己想要的競爭工具;(3)持續對 AI 灌溉有利於我方的資訊和事實,在產業競爭上掌握話語權。
國科會吳政忠主委說:「AI 不會取代人類,但不會 AI 的人類會被取代」,也就是被使用 AI 的人取代。進一步說,未來使用 AI 而創造的價值多寡,將成為組織與個人的競爭力指標。AI 技術的發展與對人類世界的理解正如火如荼,他的職務前景能持續多久,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非常重要」。
封面來源:pixabay
AI如何輔助劇作突破感官疆界?當語音辨識技術導入展演應用
FIND研究員:梁善淳 當「唸台詞」傳達的「不只是聲音」,劇場將迎來什麼樣的跨感官敘事能量?本文透過文化科技共製展演實例《潮來之音》語音互動版,簡介當AI語音辨識技術導入展演應用,如何讓一句台詞如「我很滿意」,經科技加值,>
TCFA率先推動「2023連鎖品牌ESG Day」實踐永續行動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 走過三年多疫情打擊,連鎖業面臨商業環境轉變、缺工嚴峻等問題,同時隨著永續意識抬頭,各國紛紛宣示淨零轉型目標,企業經營必須面對新課題,除積極改變商業模式外,更應追求ESG的實踐與績效,提高品牌聲譽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