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AI幻覺有祕方!Claude模型最穩定,提問清晰具體是關鍵─資策會 FIND科技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September 25,2025減少AI幻覺有祕方!Claude模型最穩定,提問清晰具體是關鍵
FIND研究員:魏心兪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在企業內部廣泛應用,許多企業使用者開始依賴這些AI語言模型來輔助決策和問題解答。然而,這些模型常會產生所謂的「AI幻覺」,即生成與事實不符的錯誤資訊。特別是在製造業領域,如果採信了AI的錯誤回答,可能導致決策失誤或生產問題。因此,如何有效地撰寫AI指令,以降低幻覺發生、並更快速獲得可靠答案,成為使用者必備的技能。
AI幻覺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
「AI幻覺」(AI hallucination)是指人工智慧語言模型在缺乏正確知識或無法確定答案時,仍然給出看似合理但實際錯誤的回答。這種現象源於大型語言模型(LLM)以機率方式預測文字的機制,模型根據訓練語料推測最有可能的字詞序列,但並非查證事實的資料庫,因此當遇到未見過的問題時,就可能編造出答案。然而,即使是最先進的模型也難以完全避免幻覺,有研究比較了多款主流語言模型的事實正確率,發現沒有任何模型能在所有主題上都有出色表現。同時,表現較好的模型也是透過拒絕回答不確定的問題來避免出錯,其生成完全沒有幻覺的內容僅約佔35%。
在主題方面,某些領域的提問更容易出現錯誤,像名人軼事或財經資訊等相關問題,最容易讓模型給出錯誤答案,然而地理知識或電腦科學相關問題則相對容易回答,會有這個差異,可能是因為模型訓練資料中對不同領域的涵蓋深淺不同。
模糊提問易出現幻覺:清晰具體是關鍵
使用者在提出問題時,問題的表述長度和明確度會直接影響AI回答的可靠性,過度簡短或含糊的提問會提高模型產生幻覺的機率。法國AI測試公司Giskard的研究指出,當提示語要求回答精簡時,模型的事實正確率會下降,特別是當問題本身含糊不清或帶有誤導時,情況更嚴重。他們舉例:「請簡短地告訴我為何日本在二次大戰中獲勝?」這個問題預設了一個錯誤前提,又要求簡短回答,結果導致模型產生嚴重偏離史實的回答,因為在被要求「保持簡短」時,模型往往沒有足夠篇幅去指出問題中的錯誤假設並加以澄清,因此看似無害的提示語如「請簡明回答」,可能會削弱模型判斷錯誤資訊的能力。
這張圖比較多款大型語言模型在面對不同系統提示時的抗幻覺能力,圖中顏色越綠代表越可靠,越紅則表示越容易出錯。整體而言,Claude的模型表現最為穩定,而Grok 2與Gemma 3等模型在被要求簡短作答時容易出現幻覺,其表現較不穩定。
FIND研究員:董定融
當程式碼跟著「感覺」走——您準備好了嗎?
在快速變遷的數位時代,一股名為「Vibe Coding」(或稱「氛圍編碼」)的浪潮正席捲全球科技圈,從矽谷的初創企業到跨國科技巨頭,無不感受到其顛覆性的力量。這不僅僅是工程師埋首苦幹的新方法,更是一場可能重新定義企業創新速度、人才結構,乃至商業模式的革命。想像一下,您的團隊能以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將絕佳創意化為實際產品,而這一切的核心,竟是讓程式碼的產生更依賴直覺與自然語言。這聽起來像是未來嗎?不,這正是當下正在發生的轉變。
什麼是「Vibe Coding」?——當AI成為您的神隊友
「Vibe Coding」一詞由OpenAI共同創辦人、前特斯拉AI總監Andrej Karpathy提出,核心概念是讓開發者「完全沉浸在氛圍中,擁抱指數級的變化,甚至忘記程式碼的存在」。 簡單來說,就是借助日益強大的人工智慧(AI)工具,透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靠直覺引導,讓AI生成大部分甚至幾乎全部的程式碼。開發者不再逐行精雕細琢,而是更像一位指揮家,引導AI這支強大的樂團演奏出創新的樂章。
這代表著,過去被視為高技術門檻的軟體開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民主化」。AI寫程式碼的工具(如Cursor AI、Google的Firebase Studio、Amazon Q Developer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讓更多擁有絕佳商業洞察,但未必精通傳統程式設計的人,也能將想法付諸實現。
勢不可擋的浪潮:為何「Vibe Coding」如此火熱?
這股趨勢並非空穴來風,其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商潛力與吸引力:
-
驚人的開發速度與效率:Y Combinator的合夥人指出,當前一批新創企業中,有四分之一的公司其程式碼庫高達95%是由AI生成的。 這意味著產品從概念到市場的時間能大幅縮短,企業能更快驗證想法、迭代產品,搶佔市場先機。過去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開發週期,現在可能縮短到數週。
-
創新門檻大幅降低:正如CNBC報導中的體驗者所言,即使沒有深厚程式背景的人,也能透過「Vibe Coding」在短時間內打造出功能性應用。 這為各行各業的專家(如教師、潛水教練等)打開了方便之門,他們能將自身領域的專業知識,快速轉化為數位產品或服務,激發更多元的創新。
-
人才結構的轉變——「產品工程師」崛起:當AI接手大部分基礎程式碼的撰寫工作,人類開發者的角色也隨之轉型。未來企業更需要的是具備「產品直覺」與「宏觀架構能力」的人才。 他們需要能清晰地向AI描述需求(即所謂的「提示工程」),判斷AI>
Ambience Healthcare運用GenAI重塑醫療流程,助力醫護專注照護
FIND研究員:賴育琳 台灣醫療體系最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從大醫院急診室爆滿、住院病床一床難求、醫護人員日以繼夜地輪班又超時工作,面對過量的病患與繁重的行政負擔,離職潮與職業倦怠問題接連發生,導致醫療人力更加短缺,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