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業電子報 2017-06-20 (2)─雲林農業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5,2021農委會農業耕新團農耕士招募報名期限延長 歡迎有志投入農業工作者踴躍報名
為吸引國人從事農業工作,以紓緩農業缺工,並培育新農業人力、活化農業勞動力,農委會今(106)年規劃於全臺7縣市招募「農業耕新團」16團,原定於6月20日報名截止,因連日豪雨導致部分山區道路中斷,因此延長報名期限至6月27日止,歡迎有志投入農業工作者踴躍報名。
農委會表示,為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問題,該會積極規劃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並於5月間盤點各縣市作物栽培面積及所需勞動力。其中於全年性缺工區域,成立農業耕新團16團,由各地區農會,組成派工團隊,派遣農耕士至缺工農場服務,改善低技術性之農業缺工,且以服務單一農場不得超過3個月為原則;農耕士除可獲得缺工農場支付高於基本工資之待遇外,另外還由該會提供獎勵金及交通津貼,招募對象不限失業勞工,歡迎各業轉業勞工朋友報名參加。
農委會說明,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係經行政院核定,其目的為改善農業缺工及培育新農民、活化農業人力。農業耕新團成立目的及性質,與勞動力發展署專為失業勞工所辦理之「鼓勵國民從事農業工作就業獎勵試辦計畫」中的農事服務團不相同,而是該會新開創的計畫,且規劃地區與原勞動部推動區域重疊性低,歡迎曾參加勞動部農事服務團的朋友,就近報名本會所辦理農業耕新團,透過公開遴選方式,參加農事服務工作,投入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行列,有意轉職並想入農業工作的民眾,不妨把握機會報名。
農委會強調,期望更多民眾投入農事服務,紓解農業缺工困境,報名詳見該會官網「最新消息」( http://www.coa.gov.tw )106年度農業耕新團招募簡章查詢。
亞洲地區各國代表齊聚臺北參加「2017年女性企業家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習會」
亞洲地區各國代表齊聚臺北參加「2017年女性企業家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習會」
農委會於本(106)年6月19日至23日與亞洲生產力組織(APO)及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APAARI)共同在臺舉辦「女性企業家農業電子商務模式研習會」活動,計有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寮國、韓國、馬來西亞、蒙古、巴基斯坦、菲律賓、薩摩亞、斯里蘭卡、泰國、尼泊爾、越南與我國共16個亞洲國家、42位電子商務領域專業人士與會,討論各國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的成功模式與分享經驗。
農委會指出,隨著社會的開放與知識經濟的發達,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提供了一個有效率的商業平台。本次研習會主要是為了檢視數位農業時代電子商務(e-commerce)與電子企業(e-business)的最新趨勢,與亞太地區女性企業家們分享有關成功的電子企業模式、策略及規範。
本次研習會討論的主題包括:電子商務與電子企業的主要觀念與原則;女性企業家的發展趨勢、挑戰與機會;以及如何在數位化市場解讀當前與計劃未來的趨勢等。鑒於部分亞洲國家女性取得創業資源較為有限,可能限制了女性的發展與經濟參與度,各國無不希望隨著數位行銷的崛起,能善用女性細膩及全面性的思考,在企業經營管理及數位工具運用上發揮特質,以提供女性不受社會偏見影響的創業機會;電子商務領域正是女性可以發揮優勢的領域,因此,我國與APO、APAARI等國際組織共同舉辦這次研討會,希望藉由亞洲地區女性企業家的相互交流,帶動與鼓勵更多女性投入電商領域。
農委會表示,我國也有4位優秀的女性企業家參加這次的研討會,包括元進莊公司的林孟慧經理、源天然農業公司的范逸嫻行銷總監、旭美製茶所的陳宜蔓女士,以及雪見高山烏龍茶的張芸綺女士,她們將與亞洲各國的代表們分享臺灣女性企業家在農業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經驗。為了讓各國與會代表深入了解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運作與經營模式,這次研習會除了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演講與討論外,也特別安排國外與會者實地參訪我國電商業者實體店面,希望能藉由擴大交流,激發更多創新的電子商務經營理念,同時也建立亞洲各國女性企業家的聯繫網絡,共創農業電商發展的新紀元。
漁民打撈海上漂流木 依拾得遺失物辦理
近日連日豪雨造成高雄地區部分災情,連帶也有許多漂流木因豪雨導致被沖刷到河川地及海上,漁民航行作業時需要清理海上漂流木,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漂流木運回自家保管,就可能有觸法的疑慮。
海上打撈之漂流木是屬於遺失物,所以在處理上就像我們在路上撿到錢包的概念是一樣的,如果撿到錢包要先交給警察單位辦理認領,如無人認領再由警察單位依民法第八百零三及第八百零五條公告六個月,如果六個月內有人提出證據証明該錢包是屬他所有,拾得人可以請求報酬,但不得超過其物財產上價值十分之一,如逾公告期限未有人主張所有權,則依民法第八百零七條規定,該物品再由拾得人領回,所以漁民打撈海上漂流木進港後,由海巡機關、警察機關或該港區管理機關通知林業主管機關(直轄縣巿政府林業單位或林務局所屬林區管理處)進行判識,經判識烙有國(公)有記號或法定貴重木,則由林區管理處認領運回集中保管,再依民法第八百零五條規定,予以打撈者林產物標售價金之十分之一以為報酬,非貴重木或無法判定權屬者,依民法第八百十條拾得遺失物規定,交存於警察或自治機關公告招領,如果民眾沒有依上面所講的規定辦理私下將漂流木載回,就有可能觸犯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條侵占遺失物或漂流物罪。
民眾如有漂流木相關撿拾或清理問題可聯絡當地縣巿政府林業單位或林務局各林區管理處詢問,高雄地區民眾則可洽屏東林區管理處,聯絡電話:08-7236941或其所屬旗山工作站:電話07-6612031轉120,將竭誠為民眾解答相關疑問或提供服務。
農委會(統計室)106年0613豪雨農業災情報告(至6月20日17時止)
臺灣地區本(6)月受滯留鋒面引進豪雨影響,造成農業災情,經本會農糧署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至6月20日17時止),農業產物估計損失計6,011萬元,說明如下:
一、縣市受損情形:
以嘉義縣損失3,447萬元(占57%)、南投縣損失568萬元(占9%)、雲林縣損失566萬元(占9%)、臺中市損失363萬元(占6%)、苗栗縣損失313萬元 (占5%)較為嚴重。
二、農產損失:
(一)估計損失金額4,478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2,173公頃,損害程度18%,換算無收穫面積402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一期水稻,被害面積1,593公頃,損失金額3,009萬元,次為西瓜、荔枝、落花生及香瓜等。
(二)前五大受損農作物:一期水稻、西瓜、荔枝、落花生、香瓜
三、民間設施損失:估計損失金額1,533萬元,主要係嘉義縣、新竹縣及苗栗縣農田流失及埋沒計16.51公頃所致。
四、雲林縣之一期水稻及落花生已公告為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解決農業資金需求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訂於106年06月26日(星期一)早上9時30分至中午12時30分,假台北教師會館1樓120會議室舉辦「解決農業資金需求」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針對農業融資及資本市場募資議題進行探討,以強化農業融資的可取得性與農業募資的便捷性,期能吸取各方意見,提供政府相關寶貴建議與經驗分享,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檢附議程海報乙份請參閱。
連結:會議相關訊息
連結:線上報名
環保木材塑膠複合材 開創木質廢棄物新用途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新聞稿
環保木材塑膠複合材 開創木質廢棄物新用途
近年來木材塑膠複合材被廣泛使用於戶外設施上,材料的耐久性質及尺寸安定性尤其需要被重視,否則會影響設施的使用年限,甚至人身安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調查目前市售戶外使用型木塑材的市場現況與產品種類,並分析與評估其耐久性質,提供民眾有關環保木材塑膠複合材的劣化和安全性的相關資訊。
林試所表示,木材塑膠複合材簡稱「木塑材」,是混合木料與塑膠製成的板材,具有木材和塑膠的優點,比一般木材更為防蟲防水耐腐,又有塑膠容易加工成形、產品使用後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等,是目前相當熱門的環保型複合材料,然而由於木材與塑膠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加工過程中木粒片尺寸、藥劑的添加量、木粒片與塑膠的混合比例等因素,都會影響木塑材成品的性質及使用安全性。
林試所研究團隊檢測了多種在市場上展售的戶外使用型木塑材密度、含水率、抗拉及抗彎強度、吸水厚度膨脹率及加速劣化等試驗後,發現這些市售木塑材基本的物理與機械性質都符合CNS國家標準。而加速劣化試驗的結果顯示經過600小時的加速劣化試驗後,這些市售戶外使用型木塑材的強度保留率平均大約只有原來強度的50~60%,建議這些市售木塑材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下,最好每3年就進行性質檢測或更新,以保障使用上的安全。
林試所指出,近年來環保木材塑膠複合材的發展,有助於開創木質廢棄物的新用途,是林業循環加值再利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木材塑膠複合材已經廣泛使用在各項戶外設施上。林試所也將持續進行環保木材塑膠複合材的劣化和安全性的研究,期待能建立木塑材的安全使用基準。
樹木普查看見嘉義樹木園的珍藏與願景
圖1、嘉義樹木園區域分布與危險樹木位置圖
圖2、園區樹木普查作業
圖3、園區風倒老樹與危木處理作業
圖4、典型熱帶雨林樹木,樹幹基部常發育出板根(銀葉樹)
圖5、早期引種的巴西橡膠樹試驗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新聞稿
樹木普查看見嘉義樹木園的珍藏與願景
嘉義樹木園設立於西元1908年,面積約8.3公頃,為本島引進熱帶優良經濟樹種進行馴化、繁殖的研究場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為活化及妥善管理這些老樹與文史資材,透過園區樹木普查,除瞭解各分區植物分布與生長狀態外,並擬定維護管理計畫,冀能建立臺灣小型都市森林的示範園區。
林業試驗所表示,嘉義樹木園是日治時期留存下來的植物園,早期以引入橡膠樹與各類熱帶經濟樹種研究為主,光復後續以母樹林型態經營,鮮少擾動。百年來這些老樹默默成長,不但維繫著社會變遷的情感,更牽動著嘉義市民濃厚的成長記憶。如早年嘉義八景中的林場風清,指的就是嘉義樹木園。
林試所中埔研究中心傅昭憲主任指出,本次樹木普查結果顯示:園區內樹木胸徑超過10公分以上的樹種,計有121種4,564株。數量較多的樹種有黑板樹、槭葉翅子木、肯氏南洋杉、大葉桃花心木及巴西橡膠樹等5種3,720株,占全園區之81.5%;其他珍貴、有用及特用樹種尚包含有大風子、美洲橡膠樹、柚木、羅望子、油椰子及印度紫檀等。胸徑超過100公分以上的老樹有27株,最大為柯柏膠(145.4公分);另透過穿越線調查,全區共記錄到種子植物81科355種,物種非常豐富。同時再依據普查結果,實施園區樹木安全檢討與動線規劃,依特性研擬各分區之維護管理計畫,針對路旁具潛在危險的樹木14株進行標示與監測,盼能在維持原有研究與展示功能外,更能落實維護管理,提高園區整體環境品質並保障參訪民眾安全。
林試所黃裕星所長說明,植物園是全球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據點,嘉義樹木園更是臺灣發展熱帶林業的歷史基地,整體經營除保留原來的歷史風貌外,將以發展永續性都市森林典範之樹木園為目標,並推動樹木風險管理的教學與樹木健康管理技術研發。後續仍將透過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的擬訂與推動,冀望能建立起臺灣小型都市森林示範區,同時落實綜合綠生活、綠建築與綠社區的實踐。
第五屆茶業科技研討會即日起開始報名(報名截止日6/27)
1.時間:106 年 7 月 13 日(星期四)09:00~17:00
2.地點:茶業改良場總場第一及第二會議室(桃園市楊梅區埔心中興路 324 號)
3.報名方式可透過線上、郵寄、傳真及電子郵件完成報名手續。
4.線上報名網址: https://goo.gl/forms/Ynf5sbigg1YmxHkH2
5.如有報名相關問題請撥打研討會專線:03-4823633 寧方俞 助理研究員。
6.報名截止日:106 年 6 月 27 日(星期二)(額滿為止)。
7.本活動全程參與者依規定核發終身學習時數(限公務人員),於報到簽名時登錄身分證字號。
附件:
一、第五屆茶業科技研討會議程
http://www.tre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teais/2348/1060620.pdf
二、第五屆茶業科技研討會報名表 第五屆茶業科技研討會報名表 第五屆茶業科技研討會報名表
http://www.tre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teais/2348/0620.docx
http://www.tre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teais/2348/0620.odt
花改場來教撇步 梨果免驚被蟲蛀
宜蘭生產的高接梨安全第一且品質優良,三星上將梨將近產季要買要快
農友下田觀摩後表示示範區果樹生長狀況良好,防治效果佳
三星上將梨將鮮甜上市!但你知道這些細皮白肉的梨子要順利收成的過程可相當不簡單!除了經歷過今年寒流洗禮外,農友們還要特別注意蟲蟲危機,別讓梨小食心蟲來攪亂!
梨小食心蟲是有機梨園蟲害的大問題,近年來在慣行果園也陸續有農友反映受害,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三星鄉梨農們共同努力,歷時五年田間監測及試驗觀察,利用性費洛蒙及蘇力菌等安全性高之植物保護資材取代化學農藥,成功掌握梨小食心蟲的重要防治時機,減少梨農防治用藥約至少2至3次,民眾可吃得更安心!特於6月20日於宜蘭縣三星鄉有機果園廖俊欽農友田區召開「梨小食心蟲整合性管理示範觀摩會」,觀摩會現場反應熱烈,活動圓滿成功。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邱淑媛課長表示,高接梨的栽培技術很高,而示範區更是難得之有機梨園,然其產量與病蟲害發生情形與慣行區差異不大,肯定農友長期努力下的用心結果;植保研究室蔡依真助理研究員則說明她這幾年於有機果園、慣行管理園及廢園觀察病蟲害之心得,其中梨小食心蟲雖屬普遍發生,但在臺灣相關資料甚少,且慣行果園得噴施推薦用藥,故尚可控制;然有機梨園蟲口密度甚高,進行長年懸掛性費洛蒙監測蟲口,掌握防治適期,可有效降低該蟲族群密度,成本遠低於噴施化學農藥,且相當省工,鼓勵農友善用非農藥技術取代部分化學用藥,有效降低農藥殘留風險,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我們宜蘭用心生產的安全農產品。
示範田農友廖俊欽先生表示,有機是未來趨勢,但發展有機高接梨栽培難度相當高,過程中雖屢次遭遇虧損,但仍不願放棄夢想!後來他於2012年與花蓮農改場反映其梨園頭號害蟲-梨小食心蟲,讓他苦吞7成以上損失!經該場洽藥物毒物試驗所提供性費洛蒙,並進行多處果園調查監測,確切掌握防治適期,開始每年持續全園懸掛性費洛蒙及適時施用蘇力菌,並配合套小袋作業,從一開始園區中最多曾誘殺到140隻/黏板,至去年度已降至不到5隻,且廖先生今年度已完全無需另外噴施蘇力菌,近年亦開始獲利,他希望自己的成功能鼓勵更多人投入有機種植。與會農友經下田觀摩後,亦表示其防治成效顯著,果園還可看到瓢蟲等有益天敵活動,園區生態豐富,產量亦可豐收,未來可綜合施用非農藥技術,避免過度依賴化學用藥,對自身也更安全。
若農民在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有相關疑問,歡迎洽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0或病蟲害防治服務專線03-8535915,該場將竭誠為民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