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誠
在前面的篇章裡,我們用圖文反思了面對刻板的父親角色期待,爸爸們可以怎麼回應;也透過幾位爸爸的現身說法,呈現了父親形象的轉變。
這幾個面向其實突顯了一件事:我們正處於如何看待「父親」的十字路口上(at a crossroads in terms of how we view fathers)── 說這句話的,是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安娜馬欽(Anna Machin)。她指出,現代社會有一些變化,使得父親必須更多地參與育兒,其中一個要點是「家庭需要雙薪」。當母親需要工作,傳統社會「男外女內」的家庭分工就不再適用,而「父親」的角色必然要有所演化。
※ 爸爸好為難 ── 傳統與現代父親角色的拉扯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何必看學術研究才知道爸爸不能只工作賺錢?」但馬欽提醒人們一件更重要的事:「對當前的男性而言,拉扯就在於『照顧孩子的需求與意願』以及『仍需要供給家用』兩者之間。」現代的爸爸們多半瞭解自己要顧小孩,也有意顧小孩,但養家的想法與需求還是如影隨形地跟著他們;工作與育兒如何兼顧,是爸爸們的煩惱。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cipher])
馬欽的觀察,在台灣應該也適用。專營網路大數據分析的「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在去年發表過一份數據,統計台灣各大社群平台、新聞、討論區中的育兒話題,發現爸爸最常談的三項主題依序是「餵養、薪水、醫療」;而觀察爸爸們育兒討論的關鍵字,可以看出他們常因工作和養家的壓力而沒有耐心、想休息、沒時間陪家人。
當然,我們可以說爸爸們仍然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認為男人就是得養家,而忽略了新時代的育兒任務;甚至是號稱知道自己要帶小孩,卻把帶小孩等同於養家而搞不懂小孩的種種需求。這就難怪網路上不時能看到「老公不顧小孩」之類的抱怨了。
可是,爸爸們的心裡或許多少有些委屈:時代雖然不斷演變,但男女畢竟還沒完全平等啊!男性的工資一般來說就是比女性高,爸爸因此要多擔負養家的任務,不是理所當然嗎?怎麼搞得好像爸爸們就是只顧賺錢、只想維持傳統而不想陪小孩、增進父子感情的負面人物!?
※ 時代在變,但看父親的眼光有變嗎?
馬欽提醒的「拉扯」,其實正是時代面臨轉換而衍生的現象,而她口中的「十字路口」也正是爸爸們,乃至於所有關心父親角色的人們要面對的問題:該怎麼調整看待父親的眼光?
相關研究當然不少,只要上網簡單地搜尋「父親角色」之類的關鍵字,就能找到一堆學術文章、新聞報導,告訴你:父親的參與如何影響孩子、如何能夠使孩子建立成功的人生,或至少是如何可以幫助孩子的學業成績、行為紀律……總之,父親是孩子成長過程裡的關鍵人物,所以人們要重視父親的角色。
但是,這類研究或論述對父親的看法,與過去有什麼不同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整個社會都強調父親在家庭經濟、在權威紀律上的重要性;這其實是把父親「工具化」了,父親成了養家的工具、紀律的載體,親子關係、爸爸的感覺……從來都不是要點。而近代為人熟知的父職研究,如前所述,往往著重爸爸怎麼影響孩子的人生,某個程度上彷彿是在告訴爸爸們:要與孩子維持好關係,這樣他就會有好的人生 ── 這不也是一種工具化?
另一方面,傳統上人們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爸爸與媽媽各自和孩子的關係當然也有所不同。而近代的父職研究雖然不再固著於男女內外之別,但同樣在告訴世人:爸爸對孩子人生發揮的影響,與媽媽就是不同。
根本上,我們的社會看待父職的眼光並沒有重大改變 ── 即使時代已經變了又變。那麼,要現代爸爸們表現得與傳統爸爸們不同,難道不是一種苛求嗎?
※ 新的研究顯示:父母沒有大不同
寫到此處,可能已經有人跳起來了:「難道,這篇文章竟然是要捍衛傳統的父親刻板形象嗎?」恰恰相反。正是為了破除刻板形象,我們才必須認清自己的眼光有多麼刻板,而最新的學術研究可能對此有幫助。
2007年,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心理學家魯斯費爾德曼(Ruth Feldman)發現:同居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後,大腦中的「催產素」同步提高 ── 而催產素能使人們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同理心,與人際間的親密關係、親子間的情感連結有關 ── 費爾德曼認為,這是在撫養孩子的過程裡,各種互動所導致的。2014年,費爾德曼與伊雅亞伯拉罕(Eyal Abraham)等研究者共同發現:父親在照顧孩子時,和母親一樣會受大腦分泌的激素影響,使親子之間的連結增強。
換句話說,新的腦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父母雙方與孩子的情感連結,同樣是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產生的 ── 而並非像過去人們以為的:母親「天生自然」對孩子有強烈情感,父親對孩子的情感則來自「你是我孩子」的理性認知。
這可以呼應劍橋大學心理學家麥克蘭姆(Michael Lamb)的說法。蘭姆長年研究父親角色,他接受BBC新聞採訪時曾表示:「對父親和母親而言,建立親子關係的因素完全是一樣的,說到底就是給予情感、體認到孩子的需求並回應,以及提供孩子需要的慰藉與支持。」過去,許多研究顯示母親和父親與孩子的互動確實有所不同,母親更傾向溫暖的照顧,而父親更傾向遊戲。關於這點,蘭姆則認為與性別關係不大,而是因為對照顧孩子的分工不同。
※ 父性?母性?你想展現什麼性?
難道,本文竟然是要拿象牙塔裡的研究來告訴大家:父母的角色都一樣,不要分那麼細!?
如果我們這麼說,就是罔顧現實了。如同前面說的,當前的社會事實上對不同的性別還是有不同的對待,也就導致父親和母親往往得擔負不同的親職角色。然而,當前的社會畢竟已比過去進步不少,對不同性別設下的框架早已不像過去那樣嚴格;比如,就親職而言,如今已沒多少人覺得媽媽成為家庭經濟支柱很奇怪,或覺得爸爸煮飯給孩子吃絕不可行。進一步說,人人都同意,孩子的成長需要傳統上「母親做的事」,也需要「父親做的事」;而我們的時代已進步到可以漸漸接受爸爸做母親的事、媽媽做父親的事。
類似的觀點,人本心理學家佛洛姆早在六十多年前,就用更精鍊的文字在《愛的藝術》裡寫下來了。佛洛姆在該書中分析了父母在本質上的不同,如:父愛是有條件的,母愛是無條件的;父親代表法律與秩序,母親代表滿足與安全……這些都符合人們對父親與母親的印象。重要的是,佛洛姆特別表明:
在我說到母愛和父愛時,我所說的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理想型態」,或榮格所謂的原型;並不意謂著每一個母親或父親的愛都是如此。我所說的是父性及母性原則,這種原則是在具有父性或母性的人身上具現的。
當我們談論父性或母性、父親或母親、父職或母職,請記得我們在談的都應該是一種原則。落到現實生活裡,有些親職工作展現了父性(比如引導孩子建立紀律),而有些展現了母性(比如在孩子難過時給予陪伴),至於哪些該由父親來做?哪些又該由母親來做?該由每位爸媽根據各自親子的關係、能力與意願來考量、分工。
當前的世界,對父親的刻板印象雖然還在,但社會的發展已使刻板之間出現了空隙,讓有心的現代爸爸們可以展現「父性」,也可以展現「母性」。請爸爸們好好檢視自己身心背負的刻板,也好好思考:你,想成為怎樣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