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9-03-09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316
官網:
http://www.fhccr.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路克米
發報時間: 2009-07-08 16:00:00 /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公益聯播]人才招募
路克米
台南是個枝葉繁茂的古都,這些花草樹木與老建築同在,加深人與土地作伙的深厚關係,並襯托出一種城市的豐美。
【老屋欣力-戀戀和風故事】

水果寶島-日治時期的台灣水果              文/鈺汶

     
  水果寶島,寶島台灣。水果,一直以來都是台灣最驕傲的寶物,在清領時期,各種水果物產雖已陸續傳入,但在整個產業上並無重要性。而到了日治後期,香蕉、鳯梨與柑橘這三大水果,不但成為主要的農產品及貿易商品,且產
值也僅次於米、糖,居於第二重要地位。

        在台灣各地的水果而言,香蕉、鳯梨、椰子、檳榔、柑橘,這些在清代早已
出現的果物在地方誌中並沒有特別被凸顯出來,成為代表台灣形象的符號,然而是到了日本,我們所謂的殖民者眼光中,這些物產才脫離它平凡無奇的外表。清領時期,台灣水果的種類與氣候相似的華南地區差異不大,且大部分品種都隨著移民從華南地區傳入,品質上未必及於當地,因此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大量開發的物產。然而,日本統治台灣後,因為氣候因素所造成品種培育不同,這些從台灣輸出的熱帶水果對日本民眾而言,可說是一種遠方新奇的珍品,因此對台灣水果的投注遠高於清領時期,經初期市場試驗後,漸漸被日本國內市場所接受。

        而台灣水果不僅影響出口外銷,也促使在地產業有所改變。例如夏季盛產的
鳳梨,在明治三十五年(1902)日本人在高雄鳳山成立第一座鳳梨罐頭工廠,並
由夏威夷引進鳳梨種苗大量種植,當時以中南部為主要產地,高雄州的產量佔全島的一半以上,鳳梨罐頭工廠也集中在鳳山及九曲堂附近。而旗山著名的香蕉則是日治時期台灣大量輸出日本的水果,產量初期以臺中州最多,昭和以後生產重心才轉移至高雄地區,據說年產量可高達兩億五千多萬斤喔!

        其實,台灣水果一直到現在都是魅力猶存,日本與韓國,甚至是其他國家都
相繼引進台灣水果,在台灣,一年四季嚐到便宜、好吃又多樣的水果,是件稀鬆平常之事!但是在我們加入WTO後,或是全球化的經濟下,會不會忘記台灣水果產業的特色,能不能體會台灣水果的珍貴之處呢?

 

【古都欣體驗】


  

2009/06/20和風欣意文化講堂活動報導】                  /華倩       


       蓮花颱風逼近的前夕,天空異常清澈,澳熱的南風吹進東區府東街靜謐的小巷裡,這附近,聚集了幾落正待改造的日式宿舍(原台南州立農事試驗改良場宿舍),而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場長宿舍,斑白的水泥牆圍出了端正寬廣的格局,挑高的主屋周圍種滿蓊鬱老樹,房屋左側一片翠綠草皮,上頭擺了數十張棕紅色的小學生座椅,下午三點的陽光灑在座無虛席的小庭院裡,讓每個來參加的學員臉上都閃閃發光。


       這場「建築‧農業‧水果饗宴」文化講堂,係由國家文學館前館長也是古都基金會首任董事長
林瑞明教授主持,主講人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不僅帶來了鮮豔清甜的當季水果讓大家品嘗,也邀請了曾經服務於農改場的陳文雄先生(台東區農改場前場長),以及80多歲的老前輩顏福成先生(台南農改場資深研究員),輪流帶著與眾人在老宿舍悠緩輕鬆的氛圍裡,一同回味台南農改場的歷史故事。

       創設於大正12年(1923)的台南州立農事試驗場,時值「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政策推行之年代,以科學化的札實經營,數十年來為台灣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民國92年遷至台南縣新化鎮新址,原址則保留眾多文化遺跡,可供後人緬懷。講堂一開始,李老闆藉由紀錄影像介紹農改場舊貌,也提他是在民國88年發行《莉莉水果有約》月刊之初,才開始與農改場有所接觸。雖已事過境遷,但對門口的那一排大王椰子、九重葛、山竹和路樹,還有花木扶疏的景色,尤其難忘。
陳文雄先生及顏福成先生也對宿舍內外的百年毛柿、龍眼樹和鳳凰木如數家珍,彷彿眼睛一瞇,還能見到自己在大樹下的身影。

        李老闆在《府城大街社區報》裡有個專欄,其中「社區的水果樹系列」就羅列了孔廟的椰子樹、忠義路的老芒果樹等介紹。他在寫稿之前,會先仔細觀察樹的枝葉、外觀種種,有了感情,方能下筆。他喜歡和老樹培養感情,輕輕的和它在一起一段時間,因為它永遠都在這裡當你的朋友。老房子也是一樣,都安靜地見證了記憶的流動。台南是個枝葉繁茂的古都,這些花草樹木與老建築同在,加深人與土地作伙的深厚關係,並襯托出一種城市的豐美。

       李老闆隨性演唱自創的水果歌謠,
陳泰然老師也欣然上台分享尚未發表的台語水果詩詞創作,眾人在悠閒自然的氛圍下,品嚐新鮮甘甜的水果,也見證這些辛勤的農業人員對台灣土地的深刻用心。

 

【古都心意】
                                      (由左至右:冠婷/華倩/鈺汶)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實習生心得分享】


【冠婷】

     
    
真的覺得這次實習的機會很難得,可以讓我們到不同地方看看,另外一個令我覺得幸運的是,被分配到古都基金會這種比較小的組織,因為可以讓自己學到比較靠近核心的事。

      不管是攔街訪問、或是製作路克米,每一項工作的過程,對於剛大二的我還說都很新鮮,因為過去沒有這樣的機會要我去做這些事,再來就是看到組織的運作模式,再加上因為人少,所以每項事都可以參與到,某個層面上來說,會很疲累,但相對的,對於一個沒有長久社會經驗的人來說,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獲得養分,充實自己後再出發。

        在這麼長的工作時段間,參與了蠻多的事,每一個項目都讓人很期待,在路克米這個地方,我獲得最多,其實我在實習之前,沒有看過路克米這個地方期刊,但是接觸後,我發現幾頁的編輯,是需要經過很多時間的討論,不斷的修改再修改,而又並非同時間只在處理路克米的事,所以要把它做好,又要均衡調配自己的時間,真的不容易拿捏,不過在製作游牧民族的那本路克米時,真的很開心,當要分送到每個地方的時候,看到大家一起做出來的東西,可以讓索取的人閱讀,真的還頗有成就感的。還有就分送的過程,可以認識很多人,跟很多人說話,這也是很不錯的經驗,在這之中學會保持誠懇的笑容。令我印象深刻之二的是老屋之夜,我很喜歡老屋之夜的感覺,少少的人聚在一起,討論著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感覺很溫馨,而且跟一群不熟識的人,談談台南、談談特別的主題,這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讓我發現台南許多平日不見的美好。

      其實也一直希望日後能夠在多接觸這類事物,因為這些對於我們來說幫助實在很大,也在這學期之中添加了不少色彩,以後還要繼續加油:)


【華倩】

       一開始進古都,很快就開始討論接下來該做的事項,知道馬上要負責刊物的部分內容其實還滿開心的,一方面比起台文館那樣大的體制,我們馬上就能做出看起來有所成果的工作,並且議題也相當有趣,採訪編輯和寫稿也是之前接觸過的事所以不算陌生,很幸運的,在良好的氣氛下很快就適應了實習的工作。

        我很喜歡討論路克米議題的部分,因為平常做報告雖然也是從討論中激盪出成果,但議題就不會這麼天馬行空毫無限制,雖然中間想不出提案的時候頗令人覺得緊張又困窘,不過總歸成果是好的。只是實際出去訪問的時候,因為接觸到的是不可預知的受訪者,尤其還是以前極度陌生的族群(這也讓我想了一下為什麼大眾氣氛總是對外勞或流浪漢投以有色眼光這件事),雖然有人陪同但還是有點緊張,如果事前能有一些小小的教戰演練守則就好了,哈哈。

       後段的工作一開始返鄉之旅,哈。台中老屋之旅,感覺上對我來說是一個再認識的過程吧,生活數十年的城市好像已經夠熟悉,但又不然。我也許去過這些店家用餐,但並不知道關於建築或店家的故事,這次緊湊充實的路線,我想不只是我,每個參加的人都得到了比美食以外更深厚的許多。

        再來是回到古都之後進行出版品的後製校對,除了不斷進行書本校對向讓我回到高中編輯社的時光以外,我還滿喜歡這樣小小的瑣碎卻不得馬虎的工作,雖然後來好像很多錯字還是沒挑出來。這期的路克米受訪者比之前的屬性更分歧,也更有挑戰性,但是我對「古都民俗社」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除了地理上的認識,這些訪問也一點一滴補足了我對台南在地文化的見識!雖然我很喜歡這次的訪問經驗,但是自認採訪稿並沒有呈現我所看到的精采,寫出好稿真是太難了!其他深入里長辦公室等地的經驗也很特殊,感覺因為拿著古都實習生的身分,有了更多理直氣壯進入平常少接觸的領域的理由。

        這次的實習經驗對我來說很寶貴,我們都覺得,小機構讓人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在古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不只是「那個實習生」,我們負責的每件事都看得出它的價值,大家也都很容忍我們,總是希望多教會我們一些,對我們超好(感心)!我覺得我在古都裡學習了很多,先從中西區開始逐步擴展以前對於台南的空白認識(),再到內裡的文化與精神,最多的,是如何學習與應對許多以前未曾認知的觀念與人事物。



【鈺汶】

        
      
古都相對於其他實習的地方,是一個相當穩扎穩打的地方。因為這樣,想打混的機會根本是零(笑),看到柏人他們的努力工作,你根本也不會想打混。而且,這裡跟我在藝術中心的工作也有相當的不一樣,在藝術中心的工作比較瑣碎,也有打雜跑腿的工作,可是在古都,發現其實自己很容易就被安排的整個機器裡面的螺絲釘。舉個例子,路克米就是我收穫最多的地方,因為早就來以前,就很期待能參與,也不知道到底會參與的程度到哪哩,結果真的參與以後,發現自己根本就是核心部份啊!然而老實說比想像中的難,尤其是在尋找訪問對象的時候,有幾次真的很鬼打牆,但是等第一次的路克米印出來以後,心中又是滿滿的喜悅。

       老屋之夜,也是很特別的經驗,因為其實大部分的老屋我是真的參加實習以後我才知道,然後我的朋友也就藉由我知道,台南這樣的好地方,真的需要辦活動去活化它。不過,有點可惜的是,黎巴嫩的那一場人有點少,有點難過,因為邀請卡的製作有點一波三折,最後只有幾個人看到,覺得有點可惜。在老屋之夜的建議上,我是覺得宣傳不夠大,雖然這對於古都這樣小規模的基金會很難到要多大規模,但是如果可以多多宣傳的話,想必不只是名聲,整個基金會的能見度也會變高。對於古都其他較大型的活動,還沒有參與到,希望之後還有機會。還有路克米,真的衷心覺得可以電子紙本同步,因為據我所知,是有忠實觀眾的!基本上我是很開心到古都實習的,因為自己也間接的上了很多課,台文館的老屋交流課程,去了台中以前沒去過的地方,作了路克米,總體來說,來古都真的很不錯。

 

 



推薦訂閱
【真善美憨樂義賣坊】一元起標愛心義賣活動,邀您一起搶好康做公益!!@【真善美基金會電子報】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本期目錄
【老屋欣力-戀戀和風故事】
【古都欣體驗】
【古都心意】
路克米
轉寄『建築‧農業‧水果饗宴』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