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9-03-09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316
官網:
http://www.fhccr.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路克米
發報時間: 2009-12-20 16:00:00 /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公益聯播]信義、南港區身心障礙者資源中心-徵求行政志工!!!!
路克米
漫步在府城尋找過去老城市的痕跡,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日式和風建築的存留,體會歷史、文化、生活的融合的詩意時光!
【老屋欣力-戀戀和風故事】

【老屋欣力-戀戀和風故事】


【老屋欣力-戀戀和風故事】
上:永福路巷內的木造家屋/下:進行修復工程的台南神社


和風建築的風情魅力                                  
 整理/娉婷.怡璇

 

  傳統的和風建築樣式大致可分為三類:神社、寺殿與民居式樣。而在二次大戰間,日本建築界因當時盛行的民族政治意識形態,面臨了到底要選擇國粹主義之古典樣式或是國際主義之論辯,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日本各類傳統建築之風氣也更加興盛。其中「帝冠式」與「興亞式」是日本古典樣式新建中兩種最特別的式樣。「帝冠式」與「興亞式」主要的差別在於前者強調是日本趣味之大傳統屋頂加上西方建築之基座與屋身,而後者則是加上較簡化之現代式屋,不過此差別有時極難分清楚。也因為戰爭的緣故,在機能本質上,建築因為軍國意識形態之導入而使之本質產生變化,使單純的建築沾染政治氛圍,例如將日本各地的招魂社改為護國神社、升級各地神社等措施中可見一斑。

  和風建築中,屋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特徵,以妻切屋頂(雙坡式的屋頂,空間為長方形,屋面突出於短向屋身山牆之外)與入母屋屋頂(同樣為長方形空間,但卻為四坡式的屋頂)最為常見,而屋頂上的屋瓦及山牆裝飾懸魚則是屋頂上具日本象徵的元素,屋脊收頭的瓦通常造型特殊,稱為「鬼瓦」的最多,有些建築除了主屋身之外,還會設立向拜(門廊)。而在結構以柱子、樑柱、斗栱、蟇股(屋簷下兩道水平構材間的元素)及木鼻(水平構材的收頭)最具特色,另外,和室門、雨淋板與室內地板上的榻榻米更是和風建築中極為常見的元素。

  神社是最具日本道統色彩的建築,其建築都依一定的規制而建,「神明造」與「流造」是日本神社兩種主要的風格,前者屋頂為直線造型,後者為曲線。日治時期日人在台灣興建了兩百多棟大小不一的神社,此舉明白地顯示日本殖民者意圖在台廣佈日本文化的心思。可惜在戰後多因政治因素而拆除、改建。現今的台南市忠烈祠(原台南神社)的銅馬與高麗犬雕像,是現今僅存能讓台南民眾嗅聞到一絲日本神社風味的遺跡了。

  另一種最能展現和風色彩的建築類型,就是屬於寺殿式樣的建築,在佛寺及劇場建築皆能看到它的影子,而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屬於武德殿了。武德殿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本明治二十八年,當時武德會正當創建,並由日本京都開始發展,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倡尚武精神,宣揚傳統武道,而漸漸的,從其而生的武道訓練場所,就成為我們所稱的武德殿。隨著日本殖民,日人也把這套傳統的尚武精神及訓練方式帶到台灣,武德殿遂成為日本宣揚其傳統武道的場所,當時在台灣的各大城鎮均有其類似的設施,現今留存的除台南武德殿外,在台中、彰化、高雄也可見到其相仿的建築式樣,而其中又以台南武德殿的的建築規模較大,且設計與施工品質也較高。基本而言,一個標準的武德殿通常設有道場、席位區與神龕,其建築採用日本傳統的社殿規制與風格,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具有日本傳統建築的「大屋頂」,而這樣的建築形式也可由日治時期台灣地區的眾多武道場中看出。

  除了神社、寺殿式樣的建築,在台灣還可看到民居式樣,例如目前位於台南永福路二段77號的孫金寬之住宅,就是1940年所建,是為木造和式建築,擁有和式外觀,內部也是以和式平面配置為主。而位於台南永福路與和意路交叉口上的台南刑務所所長宿舍,也是民居式樣的一例,傳統的木造建築與屋內的玄關、榻榻米與和室門等擺置相互輝映,激盪出濃厚的和風。

  由於日治時期的台灣正處於新舊交替、東西交接的衝突背景,故其在建築方式上也受到思潮、技術等方面的革新,而容易呈現一種和洋交雜的現象,其中又由於台灣的區域獨特性,故發展出一套獨屬於台灣的建築特色。總而言之,由於當時代的台灣處於變革的時代氣氛下,使建築的傳統構成方式產生轉變,而在這過程中,由於日本殖民的影響,台灣受到意識形態與文化意涵宰制,但仍試圖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求其古典式樣與現代營建技術之間的平衡,所以如今台灣地區的日治時期建築,多可看出帶有和洋折衷的建築特色,而我們又能從其建築的細微中,從而窺探出整個大時代的走向及變動。

 

參考資料

圖說台灣建築文化遺產-日治時期篇(1895-1945
  傅朝卿著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台南 2009

【古都欣體驗】

【古都欣體驗】

 上:參觀
刑務所典獄長宿舍 / 下:參觀成功橋遺址【古都欣體驗】

     
2009/11/21和風欣意文化講堂活動報導】
 
/惠姍、怡璇、小樂

     
陽光照映在樹枝梢,微風栩栩吹進府城大街小巷,遠處傳來有力的吆喝聲,原來是台南武德殿(今為忠義國小禮堂)內正進行著少年劍道的鍊成儀式,為此次的和風欣意文化講堂揭開序幕。今日由陳信安老師帶領我們進入日式風格建築巡禮,經由學員親自體認學習,與老師專業及豐富的研究調查等寶貴的經驗,藉以瞭解台灣與府城在地生活之美。

  第一站為位於友愛街南側忠義國小校區內的台南武德殿(今忠義國小禮堂前身)原為台南要道館,專門提供練習劍道、柔道等活動之場所,並同時設立沐浴、休憩等附屬空間,而整體建築特色,是採用鋼筋混凝土模仿傳統木構造做成的殿堂,樑柱節點、花形浮雕等細節都以翻模等方式製成。此外,周遭環境空間庭園等造景都相當注重,至今仍然有部分日治時期庭園設施被保存下來,如:成功橋、石燈、牛廓等。而外圍就是神社遺址所在,現今僅存台南神社事務所附屬建築,今已被列為市定古蹟,期間曾做為忠義國小校長宿舍使用,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工程。
  
     
接著伴隨著輕快的步伐,穿越府城彎曲的巷弄,並同時欣賞天際線之美,逐漸走入原台南刑務所宿舍區,整齊劃一的房子,每戶宿舍外都配有一個警報器與紅色警示燈,隨後進入台南刑務所典獄長宿舍,今已被列為歷史建築,濃厚日式風格建築,卻融合了中西色彩,讓人體認到不同的人文風貌。而其旁的台南市定古蹟「原台南刑務所合宿」卻慘遭燒毀的命運,僅存殘破不堪的骨架與廢墟,行走其旁,令人不禁感嘆其悲情景況,更覺保存和維護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行走累了,停留在泉記米行稍事歇息,品嘗在地傳統美食狀元糕,純米的香氣讓人口齒留香。經由這次和風欣意的主題導覽,穿梭在台南的大街小巷中,走過了林百貨舊址、巍峨的土地銀行,或是巷子內的古老街屋,漫步在府城尋找過去老城市的痕跡,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日式和風建築的存留,體會歷史、文化、生活的融合的詩意時光!


推薦訂閱
十方歡喜月餅 抗漲爭訂單@【十方基金會電子報(尊重扶持的愛~惜緣、惜福感恩的心。)】
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本期目錄
【老屋欣力-戀戀和風故事】
【古都欣體驗】
路克米
轉寄『府城日式建築深度之旅』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