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9-03-09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316
官網:
http://www.fhccr.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路克米
發報時間: 2014-05-02 11:00:00 /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4/27、5/4、5/18 真愛感恩情系列-親職成長營
本期目錄
老屋欣力宣言全文
志工持續招募中
老屋串門│豆ㄦ
2014/03/14老屋欣力宣言起草大會
老屋欣力宣言全文
  • 守護在地歷史文化價值,不盲目復舊。

有別於「凍結式」的狹隘保存,並超越「懷舊」、「鄉愁」、「仿古」與「臆測」的品味流行。將更真實、更包容、更開放的保存與再利用觀點,普及於一般民眾;透過親身體驗、教育推廣與經驗分享,扎根於各個階層。

  • 珍視多元常民生活元素,不虛假造作。

在亟欲擺脫功利、趨同、庸俗與缺乏自覺的台灣社會中,重新認識在地的「人」、「文」、「地」、「產」、「景」,並能細心感受歷史環境中的生活、生態與生命,為後代營造適合居住的環境。

  • 認同公益回饋與利潤分享,不炒作哄抬。

追求商業、投資與觀光利益時,也能認同經濟以外的多元價值,並以各種方式支持文化發展與公共福祉。透過誠實、認真的經營,感動消費者與訪客,杜絕過度「商品化」、「跟風」與「掠奪」的惡性循環。

  • 友善土地環境與鄰里社區,不干擾破壞。

重拾傳統惜物愛物與節制資源使用的純樸秉性與智慧,尊重既有土地倫理與社群脈絡,並為建構符合新時代的環境價值而努力。

  • 恪守公眾安全並尊重專業判斷,不敷衍貿進。

謹慎評估原有結構負荷與構造現況,不超限使用。更不為滿足經營效益與空間美學,犧牲建築安全;或因便宜行事而忽略消防逃生與衛生。

  • 鼓勵創新思維,成就美好生活,展現歷史城市應有的格局與氣度。

促成歷史環境中合宜的保存、合宜的使用,讓歷史價值與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並激發新的創意與想像。同時,讓歷史保存成為文化的必要,結合藝術與教育,成為城市建設的核心與內涵,進而普遍提升環境品質、人文素養與人類文明。

志工持續招募中

古都志工持續招募中!

快點選以下網址加入志工,接收最新志工訊息:http://www.oldhouse.org.tw/play_01-2.asp?SerialNo=218

 

志工持續招募中

 

老屋串門│豆ㄦ

老屋串門│豆ㄦ

豆ㄦ藏身在巷弄,在熙來襄往的府中街顯得特別安靜。上面隨興長滿了植栽,如同他的名字,小小的卻很有生命力。
成立不到一年的豆ㄦ是間藝廊,也是主人王振聲先生的退休夢。王振聲先生原本就從事室內設計,改造過許多老房子,會有這間藝廊的原因很簡單,只因為經過府中街時,看到有房子在出租,就租了下來。因緣際會下,原本退休後才要動工的想法,便提早開始。

老房子屋齡約五六十年,總共有三層樓,豆ㄦ則位在其中的二樓,但從一樓門口踏進去,便是一連串驚嘆的開始。蜿蜒的樓梯是老房子固有的斜度,沿途有綠意的妝點,每一步的風景都不同,隨意的一個花瓶、一張木椅,擺著都像出自藝術家之手。

全部空間不過八坪大小,之前是一人住的小套房,改建後,客廳變成了吧檯以及販售小點心、個人創作的地方;將以前房間的窗戶藏起,就是一個迷你的展覽空間。雖然不大,但白牆掛上作品,方正的空間裡不用設計動線,就能投入作品的情感中。適合個展。

豆ㄦ還有一個會令人驚呼連連的陽台,環繞著小而美的房子。主人放上了椅子,可以在陽台吹風、喝咖啡。向下的景色是街道和往來的人,伸手就可以碰到樹和電線杆。在人和建築之間、在人和自然環境之間,很近很近,這是屬於台南的距離。

推薦訂閱
103年5月10日(週六) 19:30【追懷孟德爾頌 Mendelssohn Reminiscences】@【TSO之友電子報】
【No.204】「故事便當」發送趣~@【【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路克米
轉寄『老屋欣力宣言起草完成:老屋欣力,要更用力!』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