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9-03-09
發報頻率:月刊
訂閱人數:1,316
官網:
http://www.fhccr.org.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報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2015-08-14 11:00:00/ 報主: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公益聯播]2016蝙蝠手札義賣:扣除成本後之餘額做為2016蝙蝠救援之用
本期目錄
▌8月 張宗舜(Argi)-不曾見過的臺中:表面之下,生活之上
▌10月 黃金樺-區域品牌再造後巷重生
古都講堂〈空間的實踐向度〉
▌9月 高俊宏-失能空間與潛能(potenza):一個阿岡本式的空間創作提問
▌8月 張宗舜(Argi)-不曾見過的臺中:表面之下,生活之上

▌8月 張宗舜(Argi)-不曾見過的臺中:表面之下,生活之上

 

張宗舜(Argi)-不曾見過的臺中:表面之下,生活之上 

日期│2015/08/21 (五)

時間│19:00-21:00

講者│張宗舜Argi (佔空間Artqpie創辦人)

地點│古都基金會(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79巷3號)

 

出生、成長在台中近30年,佔空間(Artqpie)以青年世代對於家鄉的期許,從改造老屋開始,要逐步將舊市區的空間活化,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場所。

改造老屋不簡單,而要把「改造老屋」這件事放入當代都市環境發展的脈絡下,才更能清楚該怎麼做。本場演講,佔空間將從城市議題著眼,帶大家發掘問題產生的結構與歷史因素、他們的行動,與所認為、城市可以的發展方向,一起看見「不曾見過的台中」。

 

▌8月 張宗舜(Argi)-不曾見過的臺中:表面之下,生活之上

 

 ▌關於佔空間Artqpie計畫

 「佔空間」自2009年起在台中舊市中心進行老屋再利用, 一開始因成立工作室需要,向親戚借用閒置老屋,夥伴們因而發現舊的空間充滿可能性,並注意到舊市區髒亂及沒落的問題。原本堆滿垃圾、聚集流浪漢的閒置老屋,經過環境整理後,空間回復了本來的使用機能,也消除了地方的治安死角。後因台中幾乎沒有攝影的展覽空間,決定將空間分享出來,並提供台、日、港等獨立刊物(ZINE)*在店閱讀,並舉辦各種議題講座與活動交流,出版「咱誌」系列刊物。

繼民權路、自由路之後,目前在中美街的「本冊」已是第三處「佔時性閱讀空間」據點,不同的空間激發夥伴不同的經營的方式,不對建築做強烈的改變,而是用比較被動的方式,改善街道的環境、增加文化交流,進而影響整體生活的品質。「佔空間」仍在台中持續發生,期待能成為一股影響城市風景的力量。

講座報名:http://www.oldhouse.org.tw/learn_06-2.asp?SerialNo=108&Page=1

▌10月 黃金樺-區域品牌再造後巷重生

 黃金樺-區域品牌再造後巷重生

 日期│2015/10/3 (五)

 時間│14:00-16:00

 講者│黃金樺 (建築師,著有《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紐約舊街區十年觀察》)

 地點│古都基金會(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79巷3號)

 

城市的舊城區,除了公部門由上而下的「都市更新」之外,還能有什麼想像?在都市邁向進步的同時,「過去的榮光」是否能與老空間並行,再造令居民自傲的生活環境?


本場講座,邀請黃金樺建築師以多年旅居在外的經驗,分享紐約公眾空間的改造案例、從紐約人下而上的空間改造思維。而台南也正站在新與舊之間抉擇的時間點,紐約的充滿活力的案例,將值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參考。

▌10月 黃金樺-區域品牌再造後巷重生

▌關於講者_黃金樺

建築師,PLAN(築策創意整合)創辦人,同時於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任教。著有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紐約舊街區十年觀察,部落格:黃金樺的城市萬象

▌10月 黃金樺-區域品牌再造後巷重生

講座報名:http://www.oldhouse.org.tw/learn_06-2.asp?SerialNo=110&Page=1

古都講堂〈空間的實踐向度〉

古都講堂〈空間的實踐向度〉

 

「這座城市不會訴說他的過去,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在窗戶的柵欄,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在旗桿上,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缺口跟捲曲的邊緣。」

──伊塔爾‧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在日新月異、講究自我更新的當代,這些城市代謝之後留下的閒置空間,成了晦暗角落、生人勿近的場所,今人口中的「廢墟」。

 

然而,城市的過去藏在這些痕跡中,認識這些「曾經」,才能真正認同腳下所踏的土地。我們所冀望的城市未來,如何不至於匱乏為千篇一律的「都市」想像?「舊」空間是否只能被推倒,而沒有新舊並存的可能?

 

本季古都講堂以「空間的實踐向度」為引,分別邀請空間改造者、藝術家、建築師,三個領域的講師來分享他們對於廢墟和舊城區的觀察與行動、歷史紋理的爬梳,以及總體城市樣貌的想像。

▌9月 高俊宏-失能空間與潛能(potenza):一個阿岡本式的空間創作提問

 ▌9月 高俊宏-失能空間與潛能(potenza):一個阿岡本式的空間創作提問

 

高俊宏-失能空間與潛能(potenza):一個阿岡本式的空間創作提問

 日期│2015/09/18 (五)

 時間│19:00-21:00

 講者│高俊宏 (藝術創作者)

 地點│古都基金會(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79巷3號)

 

在日新月異、講究自我更新的當代,這些城市代謝之後留下的閒置空間,成了晦暗角落、生人勿近的場所,今人口中的「廢墟」。

然而,除了衰敗之外,廢墟是否還有另一個解讀面向?
對高俊宏來說,廢墟史,也是一段台灣自由經濟史,背後可能是落伍的產業、時代的遺緒,甚至事故的現場。本場講座邀請他以過去十多年來行走廢墟的經驗,帶領聽眾體察「廢墟」與「城市」間的關係、「廢墟」所象徵的歷史縮影,以及於當代社會中的存續的意義。

 

▌關於講者_高俊宏

藝術創作、論述者,1995年起舉辦過多次國內外個展、聯展,並於香港、英國、法國等地駐村,作品亦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撰有《Bubble Love》、《家計畫》、《公路計畫》、【群島藝術三面鏡】系列(《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小說:台籍日本兵張正光與我》、《陀螺:創作與讓生》)等書。近年與蔡明亮導演合作過《郊遊》、《玄奘》等作,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作品關注議題包括歷史、諸眾、空間、生命政治、新自由主義、社群、邊緣、仕紳化、東亞等。進行中的《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及《馬沙》溪洲部落拍攝工作,以身體介入歷史及都市邊緣場景,並以行動、錄像、描繪、書寫等多種藝術手法,讓台灣在新自由主義下的失能空間、失能者的印跡一一浮現。

個人部落格:高俊宏創作檔案

 

講座報名:http://www.oldhouse.org.tw/learn_06-2.asp?SerialNo=109&Page=1 

 

 

推薦訂閱
@【心靈電子報】
@【蝙蝠報報】
轉寄『古都講堂〈空間的實踐向度〉演講報名中』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