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清潔競爭法案草案對製造業供應鏈碳管理的影響─資策會 FIND科技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9,2025美國清潔競爭法案草案對製造業供應鏈碳管理的影響
FIND研究員:謝沛宏
沒有碳交易制度,也是可以課徵邊境碳稅
自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後,已有數個國家開始針對邊境碳稅制度進行討論與設計。歐盟是其中進度最快的區域,預計在2023年試行。基於行之有年的歐盟碳交易體系,歐盟版的邊境碳稅制度設計上是與歐盟碳交易價格掛勾,輸入歐盟需要課徵碳稅貨物,會依照其產品碳排放(embedded emissions),購買以歐盟碳交易週均價計算的CBAM憑證。
但並非每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碳交易體系,在美國,有些州實行碳稅,有些實行碳交易制度,有些則兩者皆無。在這種情況下,近期的美國版邊境碳稅提案-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採用碳排密度(carbon intensity)的概念,受法案管制的25類高碳排密度產品,在每個年度都需要基於其整體排放與產量,計算出產品平均碳排密度,若進口至美國或美國生產的受管制產品,其碳排密度高於美國產品的平均碳排密度,就會被依照進口的重量乘上超過的比例或超過量課稅。也就是說,這個法案的設計概念是,對碳排相對高於國內商品的進口商品課稅,而不是像歐盟一樣,對所有(超過一定重量)的管制進口商品課稅。
有被認可的碳排密度資料,才能避免被多課稅
若再仔細深入清潔競爭法案的設計,可以發現除了其管制物品項目較歐盟多外,對於「碳排密度」計算亦有其規範。基本上碳排數據需要涵蓋範疇一與範疇二。在美國的部分,財政部會計算美國產品的平均碳排密度,作為課稅的基線。並且在2025-2028年間,每年下調2.5%,2029年後每年下調5%。而每個要輸入貨品國家或經濟體的企業,必須要能提供透明化、可驗證、可靠的資料計算碳排密度,否則就只能用國家平均值來計算,不利於有投資減碳的企業。
另外該法案預計2024年起,將每噸碳稅訂為55美元開始課徵,每年上調5%。到了2026年更擴大範圍,對於使用法案中管制的進口產品項目超過500磅的產品,也需要課稅。這個標準到2028年預計降到100磅,而且若進口產品含有各種不同的管制進口項目,會累積課稅。也就是說,若CCA開始實施,到了2026年,若一台出口至美國的設備同時使用鋼鐵、鋁與石化產品都超過500磅時,將可能被課徵三種碳稅。
清潔競爭法案相關措施時程規劃
圖片來源:自製
新的法規要求將驅動供應鏈碳排資料整合與減碳
以美國的邊境碳稅設計,未來採用受管制範圍內的高碳排密度的基礎商品,所衍生出的終端產品,都可能在清潔競爭法案的課稅範圍內。終端產品製造商若要滿足美國邊境碳稅的申報需求,勢必需要原料供應商提供碳排密度數據,並且必須確保供應商的排放資料是可信賴、可驗證的。然而,目前我國在碳排資料的監管、報告與驗證並沒有完整的產業規範或典範案例,也缺乏可協助驗證的第三方機構,未來不論是面對美國或歐盟的邊境碳稅制度,都存在資料合規上的風險。
另一方面,隨著對高碳排密度產品的平均碳排基線逐年下調,終端產品製造商勢必承受更大減碳的壓力,可能需要選擇低碳排密度的原料供應商,以避免向美國繳稅。我國若有相關碳排的產業資料庫,提供各供應商產品的碳排密度資料,或有助於協助終端產品製造商使用國產商品。同時也可以讓國內業者有產業比較基礎,加速產業減碳投資。
參考資料:
IN THE SENATE OF THE UNITED STATES。https://www.congress.gov/117/bills/s4355/BILLS-117s4355is.pdf
新創公司Verrency透過白牌解決方案 協助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服務
FIND研究員:楊秉哲
消費者環保永續意識抬頭,金融機構開始關注消費與碳排放之關聯
近年來環保永續意識當道,民眾對於自身消費已經碳排放之關聯亦開始形成一股風潮。金融機構提供民眾日常金融交易服務,也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因此開始規劃推出消費與碳排放轉換之服務。新創業者亦洞察此一趨勢,推出相應服務協助金融機構打造綠色金融服務。來自澳洲的支付金融新創Verrency便是一最佳案例。
資料來源:本文作者繪製
圖1、Verrency服務流程
以白牌支付服務協助金融機構快速打造綠色金融服務
Verrency是一家總部位於澳洲的支付金融新創公司,於2016年由David Link成立。公司本身是做支付服務起家,在2021年因應環保永續的消費意識,推出白牌(White Label)的碳足跡計算器,以B2B的方式協助金融機構快速打造綠色金融數位支付服務。
所謂「白牌」是指服務為完整解決方案,買方只要做簡單設定,甚至只要置換公司標誌,即可上線投入營運。Verrency這項服務與VISA合作,推出以永續材料製成之信用卡,搭配行動APP查詢消費數據,以及「碳行動指數」(Verrency Carbon Action Index) 服務可幫助持卡人洞察或預估自身消費產生的碳足跡,轉換後顯示於APP中,鼓勵消費者採取永續行動。公司以「只要持續使用(任何採用Verrency服務)Visa卡,就能選擇過碳中和的生活」作為號召,「碳抵銷方案」提供持卡人多項永續行動項目來抵銷碳足跡,包含投資林業與清潔能源,或捐款給環保組織。
和其它類似服務如Doconomy、 Ecolytiq不同之處在於,Verrency的目標是碳中和,所以需要做更多永續行動來抵銷自己的碳足跡,而不是單純達到個人碳排數量後才需要額外採取行動。
支援商家POS機,擴大影響力
Verrency的支付解決方案是支援澳洲最常見的電子支付機器(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at point of sale, EFTPOS)消費數據傳輸,換言之,亦可適用於澳洲超過5,100萬張支援EFTPOS之信用卡。公司目前正進行A輪募資,已累積1,400萬美元之募資金額,前景看好。
臺灣於2022年由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從政治上提供國內企業推動永續行動之助力;國內金融機構亦有提供消費者「抵銷碳足跡工具」作為金融機構對於永續環保的倡議。然而,國內一般消費者是否接受這種永續消費進行碳抵換,仍待時間觀察,而且在國內跨機構之資料共享仍在發展初期,以本案例來說,消費者之消費數據是否可由金融機構出戶傳送至Verrency第三方的碳行動指數服務進行換算,在國內仍有待法規調適。
參考來源:
封面圖來源:Free stock photos - PxHere 採用 CC0 Public Domain 授權
再生能源售電業技術觀測(上)
FIND研究員:洪永杰、黃盈婷 前言 電業法目前僅允許第一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以下稱第一型)進行電力轉供,所謂第一型認定標準為太陽能案場裝置容量需達2,000 kW,然而台灣地狹人稠,多半為屋頂型太陽光電案場裝置,容量大多未達標準,因此僅能歸類於第三型,也造成無法參與電力轉供以及取得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 REC),再加上憑證大多被用電大戶買走,造成不利於我國中小企業購買綠電及再生能源憑證,更不容易打入國際市場與供應鏈。本文以此現況出發,先說明目前再生能源發展背景,針對「區塊鏈於再生能源電力溯源的應用模式」進行技術介紹,進而帶出未來展望,後續將以其他篇幅再進一步說明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再生能源之現況。 >
再生能源售電業技術觀測(下)
FIND研究員:洪永杰、黃盈婷 l 前言 本文章接續上一篇「再生能源售電業技術觀測(上)」,進一步說明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再生能源之現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