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自從六輕來了
報主:人耕食共同體
創刊日期:2012-09-20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787
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pdinyunlin/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自從六輕來了報
自從六輕來了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自從六輕來了
發報時間: 2025-09-09 11:00:00 / 報主:人耕食共同體
[公益聯播]2025蝙蝠教育推廣
本期目錄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募款茶會】 為台灣的未來,投資一個互助共好的解方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募款茶會】 為台灣的未來,投資一個互助共好的解方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募款茶會】

 

為台灣的未來,投資一個互助共好的解方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募款茶會】   為台灣的未來,投資一個互助共好的解方

 

2025年,台灣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這五個字的背後,是政府日益沉重的財政負擔,以及無數家庭「世代互囚」的長照困境。尤其在青年外流的農村,我們正親眼目睹一個個村里社區疾速凋零。

 

現行的超高齡社會治理思維,無非是將「單向服務」無限加碼,卻也意味著,將長者視為「必須被照顧之社會負擔」。然而,我們其實還有另一條可能的道路。

 

我們是「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一群在台灣農村第一線,蹲點實踐13年的青年。我們相信,面對結構性的危機,必須有結構性的解方,因此,我們給自己的任務,不是慈善服務或籌辦活動供長者「殺時間」,而是不斷探索實驗「重建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也就是如何讓我們與長者們,共同將彼此重建為生命主體、社會實踐主體。

 

我們的方法,是將被動的「被服務者」,培力為「群策群力、互相服務」的主體。在雲林古坑鄉麻園村和東勢鄉龍潭村,我們透過輪廚共餐、共學、共議,邀請長者們踏出家門、走出孤獨,重新成為社區的一份力量,有效延緩了身心退化,並持續努力擴大參與,企圖循此從根本上減輕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我們正在做的,是滴水穿石地打造互助共好社區,致力於引青年回流、翻轉城鄉關係。也是為台灣未來的巨大挑戰,探尋一個更永續、更具韌性、更在地化的解方。

 

然而,這條逆洪流而行的社會實驗道路,格外艱難寂寞而漫長,一如原子化孤老長者的生活處境,障礙坎坷不曾消停,我們本是凡人,始終難以甩脫「半途而廢、回歸資本主義世界」之魔鬼誘惑,所以,亟需您的激勵與鼓舞,以持續戰勝之,堅定地走下去!

 

此刻,「普發一萬元」的政策實施在即,我們希望能邀請您,將這項「短期財政措施」,轉化為一次更有價值的社會投資。我們將於10月18日舉辦募款茶會,與大家分享這13年來,生命蛻變與困頓掙扎交織不休的故事。

 

期待您的蒞臨與支持。

 

時間:2025年10月18日 (週六) 下午14:00~17:00

 

地點:女書店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理事長 王麗萍

暨 全體理監事與工作團隊 敬邀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理監事(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麗萍(紫色姊妹廣播電臺 創辦人)

江季翰(荒野保護協會雲林分會 創會會長、虎尾科技大學資工系 系主任)

杜憶如(臺灣新社會協進會 理事長)

吳松霖(農村蹲點實踐組織工作者)

施朝祥(雲林縣復健青年協進會 常務理事)

陳建志(台灣永續聯盟 理事長)

曹晏清(居家照顧服務員)

曾旭正(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前副主委、福智佛教學院 副校長)

黃勝豊(臺灣培力教育協會 理事長)

黃源河(育達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副教授、華語文中心 主任、台西鄉六輕污染傷害聯合求償自救會 會長)

劉欣恒(農村蹲點實踐組織工作者)

謝侑均(台灣心靈生態村協進會 秘書長)

 

●大事紀

2012.8月 進駐雲林

2012.11 月成立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2017.5月 成立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19.3月 於東勢鄉龍潭村蹲點至今

2020.5月 於古坑鄉麻園村蹲點至今

 

推薦訂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第376期:2019動保扎根教師研習花蓮場開始報名囉!@【台灣動物之聲】
轉寄『【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募款茶會】 為台灣的未來,投資一個互助共好的解方』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