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康輔天堂報
報主: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
創刊日期:2005-03-02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50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康輔天堂報報
康輔天堂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康輔天堂報
發報時間: 2010-09-19 16:00:00 / 報主: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
[公益聯播]捐款芳名錄
本期目錄
9/26全方位活動領導人才講座在劍潭與您相約
柏賢老師專欄~阻礙互動的三種杯子
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講師培訊訊息公告
9/26全方位活動領導人才講座在劍潭與您相約
各位親愛的夥伴,距離上次的康輔研習將近一個月了,不知道熱情是否依然持續呢?
歡迎大家在9/26號一起到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成長。

當天依然有精彩的活動體驗與分享,如果您是學校社團成員,當天還有期初社團經營的技巧分享。如果您是公司的福委會或是人力資源部門成員,當天也有小團體的帶領技巧與活動分享。更重要的是,不管你來自哪裡或是什麼身分,都會度過一個非常開心的週日午後。

時間:9/26星期日 下午1:30-4:30
地點: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志清大樓5216教室

費用:會員與參加過康輔研習的夥伴完全免費 非會員酌收200元場地使用費

線上報名:人數有限請大家先在線上報名
柏賢老師專欄~阻礙互動的三種杯子

在電影『氣象人』人中的一句對白:『你知不知道,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義的事都不容易。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兩個字。

但這句話應該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容易的部分,只是我們該怎麼引導孩子不只做他想做的事,還要去做他應該做的事。

在互動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三種杯子

第一種:倒過來的杯子→拒絕接受

我們可以從肢體、表情看出孩子正處在這個階段,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是封閉、拒絕。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有什麼好方法呢?

1.讓孩子和自己獨處

通常這種情況會出現在問題剛發生的時候,例如:孩子剛做錯事,你把他叫來,當你開口指正他,就看到他一副不在乎或氣呼呼的樣子,你知道現在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如果你要處罰他,面壁思過這個傳統的方法是可以派上用場的,首先你讓他面向牆壁罰站,然後再用很簡短的語言把想說的話告訴他,你敘述處罰他的原因,最後留下一個問句讓他思考,因為他面對牆壁,所以只能專注聽你說,這個時候即使他沒有反應,但是還是聽清楚你說的話,而最後留下問句:『你想想看,應該怎麼做可以更好?』
然後離開現場留下他面壁跟自己獨處。

2.換個時機

你知道他當下是拒絕接受的,何不換個時間呢?其實最好的時機絕對是事件還未發生時,預防式的溝通,絕對比解決問題式的溝通容易許多。在第一個獨處的方法中,其實也是埋下一個伏筆,讓事件過去後,可以找另一個時機進行有效的溝通,而且換個時機其實也是讓自己換個心情和孩子溝通,因為事情發生的當下,我們也會容易有情緒化的表現。

3.換個人吧

很多時候你說沒有用,但是同樣的話由別人來說卻有效果,聰明的師長父母,會讓身旁的『資源』變成『支援』。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我們會有不同的價值觀,於是對我們有影響力的人也會不斷改變,而您如果是要陪伴孩子走過這些人生不同的階段,就要懂得在關鍵的時候,找到關鍵的人協助你影響孩子。

第二種杯子:有破洞的杯子→右耳進左耳出


我想這種杯子是最常出現的一種情況吧!當然孩子處在這種杯子的狀態也是有跡可循的,當你在說話時,通常這種孩子會在心裡有一個os:好啦!我知道了啦!只要他心裡出現這句話,那麼就算有聽也沒有懂。其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你的溝通模式,所以對他的刺激不斷減弱,反應自然也就越來越少。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就是從改變溝通模式開始吧!

1.如果都是用說的,可以改成用寫的

偶而傳簡訊或是小紙條留言,都會給孩子不同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不讓孩子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好像你又要開始嘮叨了。甚至你可以送一首歌給孩子聽,讓你想說的話由別人唱出來,也能讓孩子更有感覺喔!

2.說別人比較容易聽得進去

如果你開口說話都是『你』怎麼樣....你怎麼樣.....,用你開頭的話,試想想,一個人老是在講你,你會覺得那是我的事,幹嘛要你來管,所以如果我們換個模式,都用別人來當例子,當講別人的時候,孩子就容易專注聽進去,因為大家都喜歡聽別人的八卦嘛!我常常就會舉身邊其他人的例子,當孩子進入情境後,我們讓他們幫忙做判斷,例如:你覺得這個員工的行為,老闆應不應該開除他,當他判斷的時候就是導入自己的價值觀,然後你再回到他自己身上,他就能夠自我省思。

3.善用比喻

比喻會給人較新鮮的刺激,也比較能引導人思考,我們的目的都一樣,就是讓孩子能有不一樣的刺激,產生更多正向的能量反應。舉個例子:有一次在演講中我問下面的學員,如果你的朋友心情低潮來找你,原因是她要嫁給一個自己喜歡的男生,但心裡總是有些感覺無法釋懷,因為對方年紀比她小,而且她離過婚。你會怎麼幫助她呢?

我打了一個比方,如果你受了外傷,需要動手術,這時候有兩個醫生讓你選,一個是剛從醫學院畢業的
年輕醫生,另一位是有多年經驗的老醫生,你會選哪一個。當然她會毫不猶豫的選老醫生。

於是我告訴她:你就像婚姻中的老醫生,一次的失敗讓你更懂得珍惜與知道如何和先生互動,跟妳在一起會更知道幸福是什麼。其實這個比喻不見得恰當,但不重要,比喻只是當下的轉移焦點,重要的是當她轉移焦點後,就比較能去思考後面你想傳達的意思,而我們目的是給她一些鼓勵幫助她找回自信,善用比喻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第三種杯子:有髒東西杯子→擁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價值觀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都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如果沒有接受足夠的刺激,大部分的人在當下很難改變,這種杯子的人,就是會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事,就好像你希望能藉由實驗告訴愛喝酒的人,喝酒是不好的,於是你拿酒和水倒在一隻蟲上,蟲在水中掙扎後還是活下來,但酒一倒入,蟲一會兒就死了,你想告訴他們,你看酒是穿腸毒藥,但沒想到他們竟然拍手說著:想不到酒果然是好東西還可以殺菌耶!其實當我們瞭解人類的行為模式,你就會發現要改變一個人,是要給他快樂容易還是給他痛苦容易呢?很多人以為給快樂才會改變一個人,其實懂得追求快樂而改變的人,是少數的人,這種人就是會將眼光放遠,懂得吃苦當吃補,當下的痛苦他可以甘之如飴,因為他要追求的是未來的快樂,但大部分的人是活在當下,當下夠痛才會改變。

1.不夠痛不願意改變
2.學得不夠多不希望改變
3.領受得不夠多不能夠改變

從這三句話中,你可以發現,和這種杯子的人互動,我們只能持續做應該做的事,這是一種『動態的』等待,換句話說,你是在做當下看不到效果的事,但是有一天是會水到渠成,安打若沒有跑回本壘是沒有效果的,但卻不是沒有意義,我們只要做應該做的事,其他的就是等待機會吧!
中華康輔教育推廣協會講師培訊訊息公告
各位親愛的夥伴:
        今年康輔協會為推廣全民康輔,即將開始著手康輔講師培訓計畫,在9/26日全方位活動領導人才講座當天,會後我們將舉行說明會,如果有興趣的夥伴,請與當天會後留下瞭解,如何成為康輔協會培訓講師,若當天不克前來夥伴,我們會將方法擇日公布於網站上,再請您留意與配合後續活動。
推薦訂閱
連續兩週出現本土病例,登革熱攻入台北市@【快樂好元氣 電子報】
讓呼吸練習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體驗式瑜伽】
康輔天堂報
轉寄『9/26全方位活動領導人才講座又來摟』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