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賴和基金會電子報
報主:賴和文教基金會
創刊日期:2009-05-15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167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賴和基金會電子報報
賴和基金會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賴和基金會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0-05-17 11:00:00 / 報主: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編輯室報告
婷雅、姿岑 電子報主編

2009年8月基金會舉辦紀念館志工培訓,志工們有幸參與各地方文學館的文化交流活動,經由觀摩其他志工的導覽方式,覺得每位志工的風格都獨樹一幟,獲益良多。回來之後,大家更踴躍討論,積極分享心得,而有鑑於賴和雖貴為台灣文學之父,但受到重視的程度逐漸下降。為了讓大家更加認識賴和,我們決定辦一份有關賴和的電子報,推廣台灣文學。這期,是我們的創刊號。 這次主要收錄的內容包含賴和的家世背景、與時事相關的省思,以及賴和的音樂專輯──「河」,希望大家多多支持。5/11-5/30賴和音樂節活動也緊鑼密鼓起跑中,下期將刊出精彩活動內容,邀請各界共襄盛舉!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文學館之旅  姿岑

這是一個非常通俗的標題。這天早上,起了個大早,興沖沖的到賴和紀念館集合,發現大家都好準時呀!原本還擔心自己會遲到搭不到車,幸好,我是個準時的乖寶寶!7:30時,帶著一顆好多好多的開心、更多更多的興奮以及非常非常多的期待,我們往台灣文學館前進。

一下車,眼前就矗立著一棟日式建築,沒錯,它就是座落於台南的台灣文學館,看了不禁發出一聲讚嘆,真是壯觀!真是漂亮!進去之後,馬上就有好幾位熱心的志工出來迎接我們,帶我們到文學館裡參訪,我發現,他們的資料編排得很有系統,而且也能藉由很多有創意的想法,將資料的意義表達出來。最重要的是,那些志工的講解真的很仔細,也能藉此知道他們真的真的很有心想讓台灣文學館被更多人了解。參觀完之後,我們到會議室裡稍作休息,隨後,就見到我們文學館的大家長 ── 鄭邦鎮館長,一位滿臉笑容,一點都沒有架子的伯伯。館長講了很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地上長出來的禮物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個比喻形容地很貼切,他把台灣文學館形容成前者,將故宮比喻為後者。我覺得,的確,天上的得來不易,應該珍惜。但是,地上長出來的,難道就不需要重視嗎?這點真的很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享用完美味的午餐,我們前往位於台南新化的楊逵紀念館,迎接我們的是楊逵那七十幾歲的兒子 ── 楊建先生。楊建爺爺現在住在台中,為了我們,他親自從台中開車南下為我們介紹,真的讓人覺得很溫馨。而我們也從他的解說認識不一樣的楊逵,畢竟,我們並未與他真正相處過,由他的家人來介紹,我想,絕對是最好的講解!聽完楊建爺爺精采的解說之後,我們馬上又驅車前往位於高雄美濃的鍾理和紀念館,四周環繞著樹木,氣氛十分幽雅。出來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很可愛的女生,她是唯一的館員。聽領隊說,本來鍾鐵民先生,也就是鍾理和的兒子,要為我們解說,可是因為最近身體不適,所以只好待在家裡休息。而在解說員詳細的講解之下,我們也對鍾理和有更多了解。謝謝她為我們所做的介紹。而最後,我們帶著滿滿的知識,以及滿滿的紀念品,踏上旅途的歸程。這一天,有點累,可是真的好快樂。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營心得 懷蒂

空空空空!曙光朦朧,東方已亮,勿再蜷縮被窩中,留戀著迷離的殘夢。起來起來! ----節錄自 賴和著,〈祝曉鐘的發刊〉,收錄於《賴和全集》新詩散文卷,頁155。

這是個夾雜著複雜心情的八月。

八八水災威力驚人,大風大雨,狂暴無息,庶民在天空底下僅得是庶民。

哀嘆不賞賜好日子的老天,痛罵自視高上縱枉奢逸的官員。賴和閉目長眠已經過幾個世代,日頭所照處竟仍有無其多的秦得參。悲憤!悲憤!

暫逃脫悲情的負重,颱風澆不息的熱情,在紀念館裡熊熊燃燒。能夠聚集這樣多的人們,真是很歡喜。從台北、台中直奔彰化的我,耳孔裡彷彿聽見賴和詩作在催促:「空空空空!曙光朦朧,東方已亮,勿再蜷縮被窩中,留戀著迷離的殘夢。起來起來!!」八月九日,紀念館的志工培訓座無虛席,這等聲勢,似又再更加響亮了。眾人的來到,是答應了這樣興奮的催促。當我們有了對賴和的關心,便是產生了對地方人物的好奇。對地方人物的好奇,是人與地方的連結,對於彰化或台灣的密切情感,因此開展。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八月四週下來的密切課程,著實使我震撼與感動。杜宜昌老師以及台灣文學館志工導覽解說技巧的知識淵博、活潑熱情唱作俱佳,使我崇拜不已。博物館文物保存與修復、景觀設計、文學史料解說,諸多課程與紀念館的經營密切相關,也才使有幸能成為紀念館志工的我們,瞭解經營與紀念背後的辛苦與努力。猶記得社區營造課程「古川町物語」片尾帶來的感動:當社區居民動手整理社區環境,清澈美麗的水養著鯉魚經過家門前,人與土地的互動與連結產生愛。如同紀念館在彰化、對台灣土地扎根一樣,此處開展的縝密情感,有如國家台灣文學館館長鄭邦鎮教授所說的,是「從地上長出來的」,因此連結如此濃烈,而志工更是當中首先體會,穿針引線,將這樣的意識推介更遠的前驅。

紀錄片引領的時光倒回從前,老照片一張一張從眼前晃過,和仔先的一生看在我腦中,一直有種非常特別的感覺。賴和,除了是課本中的人物,歷史上的巨人,令人尊敬的走街先,而我總時時在意著那身分之下的特殊連結。我,身為一個已是第四代的外曾孫女,姓名上是隱性基因,看不出賴和與我的干係,卻一直以來覺得自己與外曾祖父的連結好強烈。參與培訓營的最後,特別感到自己的渺小。而當仰望巨人的肩背,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渺小的心內澎湃洶湧。在時代的巨輪下,傲古的勇氣,勤奮的背影,精神的傳承,不能停止。在我們這些新一代找尋著自己的定位,練習著自己與賴和的共鳴時,也要大聲的說:永遠,我們要與賴和一起,前進!


文化X傳承X我們的歌   婷雅

“ㄧ支草,一點露,毋驚日曝風雨的艱苦,有歡喜就有仰望,天公伯會來痛疼…” 大夥們唱著這首歌,向目的地啟程,我細細品嚐這首台灣的民謠,歌詞所提到的”八堡圳是咱母親的河,庇蔭子孫千萬年....…”我想像著那一流清泉流遍我們的家鄉,滋潤了這片沃土。不禁為這生生不息的一切驚嘆不已,一路上,我和好朋友唱著歌聊著天,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台灣文學館。這是一個大晴天,頂著大太陽我們在外頭拍了幾張照片,為此刻留下美好的記憶。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進到館裡,隨著解說員的指引,我們跟著她的步伐四處瀏覽。當她為走廊上的文字河解釋,說著台灣文學的創作將永不停止,那時的賴和應該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情吧!留下不少雋永的文章,記錄著那個年代,慈悲的胸懷更使人心有戚戚焉。在台灣文學館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十二尊雕像,象徵這台灣的十二個原住民族,媽媽抱著年幼的小孩子唱著搖籃曲,剎那便覺得寧靜且莊重,憶起過去,我們也曾經這樣被摟在懷裡。解說員接著說,只要摸摸那孩子的頭便會有音樂出現,只是音樂很小聲,需要我們靠近音箱才聽的見。而把音箱設在較低的地方,是要我們低下頭傾聽,鞠躬表示著我們對他們的尊敬。她一邊說著,我和好朋友一邊聽完了所有民族的搖籃曲,每一種聲音都是一種柔和的聽覺饗宴,媽媽在照顧著嬰孩,濃濃的愛散發著神聖與端莊,一種傳承延續著族群代代留下的光榮。頓時更能感受到台灣的文化是何其珍貴且美好!每一個族群即便說著不同的族語,或卑南族,或賽夏族,或葛瑪蘭族……,但也有著共通的語言,就是愛.即便我聽不出她所唱的昰什麼,但也能隱隱約約的感受出她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

聽完了解說員的介紹,我也對她流利的口才敬佩不已.我想起之前杜宜昌老師為導覽解說技巧做的演講,”信心”很重要,而建立信心的方法,就是充實自己的知識.要教一分,就必須知道一尺,我想那導覽員一定累積著許多知識和經驗,才能做一場精彩的介紹。我審視著自己,自己對於這些只是略懂皮毛,甚至沾不上邊。希望未來的自己也可以成為解說員,在自己的熟悉喜愛的領域付出心力。而在那之前,多閱讀和收集題材是我最該跨出的第一步。 這次的旅途為我的暑假帶來更精彩的回憶,不論在台灣文學館或是楊逵紀念館以及鐘理和紀念館,每一個地方總是如此特別和不一樣。我和好朋友逛著逛著,但似乎不覺得累,只覺得時間不夠我們細細品嚐館中的一切。但願還有下次的機會,時間可以再多一些.這次的旅途結束了,在我學了好多東西以後…感覺自己的生活似乎又更充實了,也深深的體悟到台灣文化的重要!台灣純樸的文學應當傳承下去,認同自己的族群,並且延續著先人的歌。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因為感受到台灣文學之美而生的感動延續   月美

2009年8月22日早上七點十分,學員在賴和基金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搭上遊覽車前往第一站──國立台灣文學館,這棟由日本建築師所設計的巴洛克建築物, 聳立於台南市區,在綠意盎然的襯托下格外美麗!

此館確實很用心於展覽場景的設計,導覽解說人員帶領我們第一眼看到的是流水文字,它以像流水一般的文字來象徵台灣文學會川流不息 永遠流傳下去 ,真是意義深遠啊!

「鉛字牆」也有令人驚奇的設計,只要民眾點一下色彩不同的兩字中間 ,比如「一時」兩字,則有「一時失志不免怨嘆...」陳百潭創作的歌詞出現 ,真是智慧的創意設計!此外很多展覽場景也都以表現原作者的理念精神創意的表現,真是符合了館長的明示─這所博物館是屬於土生土長、腳踏實地的真實呈現而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般虛幻不實的。


賴和紀念館志工培訓心得

第二站是楊逵紀念館 ,專勞楊逵先生的二公子楊建先生遠從台中來為我們解說,感激之至!原本對楊逵先生還很陌生的我,參觀過此館後對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感念!

下午三點後離開楊逵紀念館往笠山下鐘理和紀念館,以前曾看過原鄉人這部電影,主題曲也是我愛唱的一首歌。鐘理和先生和鐘台妹女士這對苦命的同姓夫妻,為愛情寧願離鄉背井,忍受異國的冷漠,他們終其一生的愛情令人嚮往!離開鐘理和紀念館時已近日暮黃昏 ,我們揮別薄暮下的笠山,踏上歸程,結束一天的參觀行程。回程中更加感念台灣文學之美,心中湧起一股為台灣文學創作延續下去的使命感!


作陣文學逗鬧熱   舒宜

今日,文學不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可以與眾人分享的感動。或讀書會,或創作成音樂同樂,或翻成影像語言傳於每個角落;文學不再只是文字那麼地簡易單純,文學也不只限於紙本上。文學家紀念館如植生於地之美花,紛紛開放!你可以親近賞玩,也可以親近讚嘆;在文學的世界裡只有作者真實的感動,以及自身深沉的共鳴。

走進賴和的世界,那裡除了沉痛的歷史傷痕,還有真摯的人道關懷,以及有趣的時代語言。文學或許是艱澀難懂,但有部份原因卻是因為不了解該作品的時代背景而失之交臂。賴和作品的時代是大多數人所不熟悉,又或者是未曾接觸的,日本治警事件、二林蔗農事件……。賴和透過文學之筆,一一地讓讀者也能感受該時代,那種在無奈中努力以赴求生存的小民靭性。先民的無畏堅強,造就了今日的我們,藉由文學,我們更能謹記前事,耕耘現在,護持未來。

有位學者說過:在亂世中,更需要文學的洗禮;唯有文學,能讓紛亂的心得到平靜,也才能以嶄新的態度去面對許多煩亂的事件。或許賴和不是你所熟悉或所喜愛的文學,但文學不計老少,文學不論好壞,只要你來接觸都能內化成為你自身的養份!你可以選擇踏入紀念館做為一個開始,或者,也一起加入賴和世界,作伙沉醉在其文字魅力中。
鬥鬧熱走唱隊-河 (River) 賴和音樂專輯
河 (River) 賴和音樂專輯簡介    電子報志工 雅雯
鬥鬧熱走唱隊-河 (River) 賴和音樂專輯

這次賴和平紀念館電子報的發行,希望能有系統的介紹賴和紀念館的出版品,第一期要帶大家認識的就是用文學發聲的「賴和音樂專輯」。這張專輯是由一群對賴和文學有濃厚興趣的彰化少年,因為對台灣文學的熱愛,先後參與了賴和文學營,才漸漸的熟稔起來。以賴和的文學作品當作橋樑﹐將賴和一生的創作,從漢詩、新詩、小說、散文,到其他書信、日記等雜文,創作新曲或是直接由作家作品作曲,重新配樂。這是一群熱愛台灣文化,且以推廣台灣文化為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份,他們留下共同的文化記憶,也是我們曾經共有過的年輕回憶,未來我們仍殷切期待有第二張賴和專輯的可能。
這張專輯非常適合小五以上的小朋友,藉由接觸賴和音樂專輯,進一步認識台灣文學,並且有機會親近賴和的文本。音樂作為文學的橋樑,是很容易被孩子接受的。在親近文學的文本中,進而了解同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我們深深盼望孩子能因此早點親近台灣的文化、歷史與文學。

聽著南宏高亢的唱著「南國哀歌」、美親柔美的唱著「相思歌」、易睿憂愁的唱著「月光」,我們也不禁跌入時代的洪流,忍不住想多了解這位影響日據時代文化活動的靈魂人物,台灣文學之父------賴和,若你也想親身體驗台灣民謠之美,進而欣賞閩南語的語言親和力,你可以向賴和基金會訂購「河 (River) 賴和音樂專輯」,團購請先電洽04-7241664詢問優惠價格。
讀賴和看今日
八八水災-現代溪水漲 賴和的筆寫出災民心聲      
佩萱、正馨、 乃文  合編
  

2009年8月9日,志工培訓的第一天,在賴和紀念館內的我們無法想像南部災區的情況。聽不見災民的求救聲,看不見滿目瘡痍的土地‧‧‧
 
<溪水漲-賴和>
溪水漲來時,只顧得一身逃避,田園盡管崩潰,家宅只任流失,逃得一身活,已算堪恭喜!
溪水歸去時,始覺致身無地,不幸又留得妻兒,未曾流到海裏,死掉只有一番傷悲,活著平添無窮拖累!何處去重作?上已無一尺土,石頭一粒一粒,搬到了水邊,鋤頭一下一下,離開了土面,想望能夠成田,那顧惜手足迸裂,只望能早成田,只望能早成田,那顧得風吹雨煎,流來多少血汗!好容易才墾闢成田。種作還未到收成,就說犯著規矩,隨隨便便被取上去,下付與退職官吏。欲不事種作,怎禁得腹中飢餓?使盡了說不盡的辛苦。也止不住兒啼妻哭!
還留得鋤頭糞箕,猶有能夠勞動的身體,也算生存尚有工具。溪底的石頭埔,原是當年好田土,拿鋤頭,挑糞箕,何處去種作?上已無一寸土,欲不事種作?使禁得腹中飢餓?也止不住兒啼妻哭泣!
                    

是巧合嗎?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所發表的溪水漲一詩中所描寫的情景竟與台灣現今所面臨的困難是那麼雷同!

他以災民的口吻用質問的方式道出災後對未來的迷惘‧‧‧

細讀這首詩,八八水災的畫面如幻燈片般一幕幕地閃過腦海,泥濘的家園、散落一地的土石、物品殘骸、災民無助的哭聲。辛苦所建立的家園竟在一夕之間化為塵泥,一生的努力轉眼化為烏有‧‧‧賴和用詩道出了災民的心酸歷程-重建的過程是辛苦而迷惘的!  在詩中、在現實中,當天災撲襲而來時,除了逃,也只能逃‧‧‧能平安活著已是一種上天的恩賜。但當災害一過,才發覺自己竟已無歸所。原本慶幸一家大小平安,,但一面對現實的生存問題竟道出「死掉只有一番傷悲,活著平添無窮拖累!」這令人鼻酸的心聲! 賴和在溪水漲一詩中用一種較消極的悲嘆方式來看待災害,並道出當時官方的迫害。已是難以溫飽的困境,當時日本政府竟還搬出一項更令災民難以生存的命令!讓退休官員得以用低廉的價格大量收購田地。在本詩中, 我們不僅可以窺見歷史的痕跡,還能聽見不同時空災民相同的心聲-唯有用心體會才能寫出的感受。

從賴和的詩中,我們學到不僅是只著重在救援層面,更應該要加強幫助災民重建新的家園。面對看不見的未來,面對泥濘的家園,面對無助的災民,無奈譜成一首對生命的渴望。活著,就是一個希望,就會有一個未來。透過社會大眾的幫助,建立一個新的家庭不會是夢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一定還能從災民的臉上看見希望的笑顏!
2010賴和音樂節將熱烈展開(5/11-5/30)
2010賴和音樂節將熱烈展開(5/11-5/30)
推薦訂閱
台灣光華電子報-頭好壯壯──運動夏令營(2013/09/25)@【台灣光華電子報】
認識及防治不速之蛙-斑腿樹蛙@【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
轉寄『難忘2009夏天:賴和志工溯河發聲』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