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書】《別想擺脫書》|書不會死─嬉遊文字─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26,2022書已不單單是書而是載體更是閱讀是書寫
書名|別想擺脫書
作者|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尚-克洛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
出版|皇冠文化
《別想擺脫書》是一種宣告還是威嚇?
選讀這本書完全是衝著安伯托.艾可之名,我對他《帶著鮭魚去旅行》這本書的封面印象深刻,內容該是描述他自己生活的愜意姿態,其餘再不復記憶,汗顏的是其他經典暢銷小說《傅科擺》、《玫瑰的名字》以及《昨日之島》卻完全沒讀,簡直羞得不知如何是好,更別提尚—克勞德.卡里耶爾!可以想見,這本書越翻越心虛……
《別想擺脫書》是一本對談集,引言人為尚—菲利普.德.托納克,對自己而言依然是個陌人,因此那種不安惶惑幾乎延續了一整本書,直到閱畢為止。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損對談的精彩。
書名因著現下的社會氛圍,很容易讓人聯想為辯說紙本書存在的必要性,電子書只是潮流新玩意,事實上書裡也提到了,然而卻不是主述而是涵蓋在內。
書會消失嗎?開場便道,書不會死。安伯托.艾可(以下簡稱艾可)提到,要閱讀,就要有載體,這個載體不可能只是電腦。也說,書已經通過考驗,在同樣的用途上,我們看不出要怎樣做才能做出比書更好的東西。或許書的組成要素會有所改變,或許那些書真的不再是紙做的。可是書終究是書。
對於這兩位學者、作者、劇作家而言,書已不單單是書而是載體更是閱讀是書寫,讓我們得以學習如何表達……克勞德還提到,書寫的載體有很多種,石碑、書版、布,書寫也不只有一種,但是比載體更重要的,是這些殘篇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從我們幾乎無從想像的過去逃逸出來的訊息──這才是我們感興趣的。
圖左,作者: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圖右,作者:尚-克洛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
這完全跳脫了我對書的窠臼概念,的確,我也不認為書會消失,我的考量點在於大家都忽略了真正享受讀書這件事情的人和喜好電子書的人是否是同一群人?尤其幾乎所有人都把電子書和電子閱讀器混為一談的當下。
我把電子閱讀器(電子書)視為一種潮流新玩意,真正享受閱讀的人,依然眷戀手捧書的真實、暖意,尤其工作關係可能已經竟日與電腦為伍,公餘怎會還有動力打開電腦閱讀?還端坐在書桌前!光是想像就覺得疲累。
當然無可否認,電子書有其便利性,背包裡少一本書的重量可以多麼輕盈,尤其近年書一本比一本厚的狀態,的確很吸引人,然而是否每個人都有能力購買電子閱讀器?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書是最便宜的娛樂消遣但電子書卻未必,一旦與現實面交鋒,電子書絕非購物清單上的首選,那麼書本?也許不是首選但卻是可能的選項。
因此我從不擔心電子閱讀器會取代紙本書,而且還期待看到最後轉變的結果,想法也許類似於兩位學者,不管載體如何改變,重點在於內容,一如報紙式微甚至消失,新聞還是需要人撰寫的道理。
這本對談集除了論及書不會消失之外,也以輕鬆的方式論述對談者本身對書的喜愛、癖好,書如何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一個愛書人、寫書人如何看待書……
唯一的缺憾來自於自己的無知和寡聞,對談提到多本書、多位著名作者,都是我不熟悉的,是自己該補強的功課。
作者|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尚-克洛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
出版|皇冠文化
《別想擺脫書》是一種宣告還是威嚇?
選讀這本書完全是衝著安伯托.艾可之名,我對他《帶著鮭魚去旅行》這本書的封面印象深刻,內容該是描述他自己生活的愜意姿態,其餘再不復記憶,汗顏的是其他經典暢銷小說《傅科擺》、《玫瑰的名字》以及《昨日之島》卻完全沒讀,簡直羞得不知如何是好,更別提尚—克勞德.卡里耶爾!可以想見,這本書越翻越心虛……
《別想擺脫書》是一本對談集,引言人為尚—菲利普.德.托納克,對自己而言依然是個陌人,因此那種不安惶惑幾乎延續了一整本書,直到閱畢為止。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損對談的精彩。
書名因著現下的社會氛圍,很容易讓人聯想為辯說紙本書存在的必要性,電子書只是潮流新玩意,事實上書裡也提到了,然而卻不是主述而是涵蓋在內。
書會消失嗎?開場便道,書不會死。安伯托.艾可(以下簡稱艾可)提到,要閱讀,就要有載體,這個載體不可能只是電腦。也說,書已經通過考驗,在同樣的用途上,我們看不出要怎樣做才能做出比書更好的東西。或許書的組成要素會有所改變,或許那些書真的不再是紙做的。可是書終究是書。
而尚—克勞德.卡里耶爾(以下簡稱克勞德)則提到,就算二十世紀的視覺與聲音記憶在一次大停電或任何其他意外之中被抹除了,我們終究還是有書,我們終究還是有辦法教孩子閱讀。
對於這兩位學者、作者、劇作家而言,書已不單單是書而是載體更是閱讀是書寫,讓我們得以學習如何表達……克勞德還提到,書寫的載體有很多種,石碑、書版、布,書寫也不只有一種,但是比載體更重要的,是這些殘篇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從我們幾乎無從想像的過去逃逸出來的訊息──這才是我們感興趣的。
圖左,作者: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圖右,作者:尚-克洛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
這完全跳脫了我對書的窠臼概念,的確,我也不認為書會消失,我的考量點在於大家都忽略了真正享受讀書這件事情的人和喜好電子書的人是否是同一群人?尤其幾乎所有人都把電子書和電子閱讀器混為一談的當下。
我把電子閱讀器(電子書)視為一種潮流新玩意,真正享受閱讀的人,依然眷戀手捧書的真實、暖意,尤其工作關係可能已經竟日與電腦為伍,公餘怎會還有動力打開電腦閱讀?還端坐在書桌前!光是想像就覺得疲累。
當然無可否認,電子書有其便利性,背包裡少一本書的重量可以多麼輕盈,尤其近年書一本比一本厚的狀態,的確很吸引人,然而是否每個人都有能力購買電子閱讀器?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書是最便宜的娛樂消遣但電子書卻未必,一旦與現實面交鋒,電子書絕非購物清單上的首選,那麼書本?也許不是首選但卻是可能的選項。
因此我從不擔心電子閱讀器會取代紙本書,而且還期待看到最後轉變的結果,想法也許類似於兩位學者,不管載體如何改變,重點在於內容,一如報紙式微甚至消失,新聞還是需要人撰寫的道理。
這本對談集除了論及書不會消失之外,也以輕鬆的方式論述對談者本身對書的喜愛、癖好,書如何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一個愛書人、寫書人如何看待書……
唯一的缺憾來自於自己的無知和寡聞,對談提到多本書、多位著名作者,都是我不熟悉的,是自己該補強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