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死都是瞬間事─嬉遊文字─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26,2022停滯是不行的,就是這樣的信念,路,於焉成形
讀小說的時候想著,得趕快讀完才能看電影。
好不容易讀完,也終於看了電影,但開場十分鐘,我就已經不耐,勉強撐到二十分鐘,又想著,還要繼續看嗎?又撐了十分鐘,突然感悟,自己細胞裡應該不存在「純愛」分子吧。按下停止鍵,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繼續看完。
最近似乎與改編小說的戲劇比較有緣分,兜兜轉轉好像就這樣湊在一起。
先讀日文原名為《瞬》的小說,夢境之後的開場,讓我想起吉本芭娜娜的一本小說,關於死亡的主題,那種靜謐的氛圍以及獨活的人的內心思緒周轉,如何透過生存空間裡的自然景物、相與的人、新識的對象……重新找到活路,不是刻意求生也沒有欲念求死,只是需要一個方向,或者該說是生命的自然本能,那種必須延續的力量,以著極緩的速度、安靜的步調慢慢行走。
原地並非暗處,只是停滯不前,而尋求延續的過程也並非漸漸看得到光,只是能夠邁開步伐,漸漸走出一條路;前方也未必充滿明亮的陽光,但停滯是不行的,就是這樣的信念,路,於焉成形。以信念說明,其實並沒有字面上的強烈,只是一種感覺,那也許就是生命的本能。
純愛也許真是太純粹,而那與情感無關而是人生閱歷的淨白,因為單純地愛著不涉及成人世界裡的計量,那種為了自保或者世俗條件裡的更「美好」而形成的愛。因此更加動人?因為那失去再也不可復得的純真,因而深深感動了每一個人?
也許是我想要感受愛情的明快,即便悲傷,也有一種明快的力量,我在《瞬》小說裡,僅有快跑那段故事有這種感覺,電影刪除這個段落,再加上影片進行的順序,採取零碎記憶的串接,因此那原本該是吸引人的情感力度也跟著淡了,只是感覺凌亂。
愛很難具體言說,儘管關於愛的文字與影像不勝其數,然而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關於愛的樣貌,且隨著年齡、歷練與對象的不同而有所變異。無法感受書裡關於愛的氛圍,因此才質疑缺乏純愛的分子,但自己難道沒有青春時期純純的愛戀?斷然是有的,但也許是太遙遠太遙遠了……
很喜歡原書名,很貼近故事的肇始,在生與死的交界,就在那麼一瞬間,愛情的開始與結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