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鐵橋濕地常見鶯亞科鳥類─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May 31,2016舊鐵橋濕地常見鶯亞科鳥類
舊鐵橋濕地常見鶯亞科鳥類
舊鐵橋濕地常見的鶯亞科有四種,分別為褐頭鷦鶯、灰頭鷦鷥、棕扇尾鶯、黃頭扇尾鶯。民間鄉土稱呼牠們四種為[芒噹丟仔],其實這類稱呼大都以褐頭鷦鶯為主,因為牠數量較多;常活動於低海拔耕地外一些不適合耕作的畸零地;或一些休耕被長草植被所覆蓋的土地;在菅芒草叢中穿梭,飛行時不斷的上下擺動尾羽狀極可愛;尤其菅芒花開時恰逢其繁殖季活動能力更強,喜停棲菅芒枝頭因而得名。本期雙月刊先介紹褐頭鷦鶯[Prinia subflava]和灰頭鷦鶯[prinia flaviventris] 二種鶯亞科鳥類。
褐頭鷦鶯[Prinia subflava]
體長約15cm,雙翼展開長約14cm,公鳥較母鳥大些,夏羽公鳥嘴幾乎全黑,雌鳥嘴尖部也有黑色但較公烏短。背至尾羽大致褐色但也有灰黑斑條紋,腹部較白黃色;臉頰、胸側則有淡黃褐色,尾羽很長但較冬羽時短。冬羽大致跟夏羽同,但公鳥的嘴全黑變黃褐色只尖部微黑,母鳥則幾乎看不見黑色部分,尾羽較夏羽長但灰色明顯不見,腳全年赤肉色。
褐頭鷦鶯南台灣的繁殖期3~8月,築巢於離地0.5~~1.2公尺的芒草抑矮樹叢中,利用草莖固定並用芒草撕成細條狀編織成橢圓長形巢,出入口在頂端的側面狀似麻布袋;故有人稱牠為布袋鳥故名思義得名於巢之造型。褐頭鷦鶯每巢下3~~5顆蛋;但以4顆最多,蛋顏色水綠色有黑褐色污斑,大小約10乘15mm,抱蛋期約10~~12天,幼鳥破殼到開眼大約3~4天而離巢則大都10天左右。食物以昆虫為主;繁殖期記錄到的食物有青蜓、蝗虫、蛾及蝶類的幼蟲、蟬、蛛蜘等,但其中又以蛛蜘為最多;這可能食物鏈裡蛛蜘數量較多且容易捕食有關。
灰頭鷦鶯[prinia flaviventris]
體長約14cm 雙翼展開長約13cm 公母鳥沒有較明顯的差異,頭頂灰黑色,背部大都為暗褐色,腹及尾部覆羽則較接近污黃色,尾羽長[但較褐頭鷦鶯短]黃褐色,有不明之斑橫紋。臉至喉部污白色,眼先暗灰色有細條白眉斑,嘴全年黑色;腳則是橙黃色。
灰頭鷦鶯棲息地環境比褐頭鷦鶯更低,在南台灣很少在海拔600公尺以上見到牠,生活環境大都選擇在草叢中。在南台灣的繁殖期同是3~8月,築巢高度與習性類似褐頭鷦鶯但巢材則較不一樣,較習慣使用花絮混草葉相互搭配,而巢形狀也沒有褐頭鷦鶯那般長條,但同開口於上方側面。灰頭鷦鶯每巢下3~5顆蛋;大多下4顆,蛋顏色為橙紅色無斑點,大小約11乘15mm,抱蛋期12~14天左右,幼鳥破殼到開眼同為3~4天,但離巢則約12~15天左右。繁殖期記錄到的食物還是以蛛蜘最多,其次是昆虫但較少蝶類與青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