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擁抱開源大趨勢,以開放原始碼讓老舊系統重獲新生─資策會 FIND科技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14,2024美軍擁抱開源大趨勢,以開放原始碼讓老舊系統重獲新生
FIND研究員:李啟榮
【案例摘要】
繼聯邦政府採用民間開源技術提供政府服務後,美國軍方也借助開源力量、擁抱開源趨勢。有鑑於美軍長期採用瀑布式的開發流程,無法跟上開源、AI、大數據等敏捷趨勢,因此藉由導入敏捷開發方式,使美軍所採用的系統與時俱進,維持國防科技領先地位。
【服務說明】
美國國防部有為數眾多的「國防承包商」,為陸海空三軍提供武器控制系統的維護保養服務;美軍軟體專責首席主管Nicholas Chaillan表示,傳統瀑布式開發流程冗長,加上沒有「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s, MVP)」,造成事後補救的麻煩;後來Chaillan的團隊導入Kubernetes容器化技術,並僅花費45天時間就將F-16戰鬥機的老舊硬體升級,也達到了在兩分鐘內啟動飛航控制電腦的目標。
【應用效益與成果】
Chaillan的團隊藉由以敏捷技術讓F-16戰機硬體升級的經驗,推廣到美軍37個團隊,包含航太、衛星、核武、軍艦等領域,可從3~8個月不等的整合時間,大幅縮短到一個星期,不光縮短了開發時間,也讓老舊系統煥然一新,繼續跟得上時代、加速更新步調、延長系統壽命,並大幅降低維護成本。
【FIND觀點】
敏捷技術不光獲得民間資通訊產業、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連美軍也開始採用開源敏捷工法,一方面可以跟隨不斷演進、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另一方面也能節約從開發到交付的時間及成本;新開源技術的開發與導入,就猶如現實中的軍備競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何藉由導入新的開源工法取得技術領先優勢,並防止競爭對手的壓制與破壞,也是開源團隊重視的關鍵環節,時時掌握開源技術趨勢、將之活用,進而擴散開源導入的效益與貢獻。
參考來源:
1.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2020, May 5). With Kubernetes,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s enabling DevSecOps on F-16s and battleships. Retrieved from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https://www.cncf.io/case-studies/dod/
2.王宏仁. (2022年2月18日). 企業開源可學美國國防部這樣做. 擷取自 ITHome: https://www.ithome.com.tw/voice/149436
異地共演:5G專網技術幫助藝術與科技結合,讓演出、觀眾相遇在他們自己想要的地方
FIND研究員:季彥成
疫情的隔閡
隨著疫情常態化,造成現實空間新常態的隔閡隨處可見,無論是國界、社會、空間、人際,當然也包含相關展演劇場場館等。從場館、劇組到觀眾,這幾年來也逐步朝向數位轉型之路。從害怕破口、檔期停演、甚至於活動取消、到藝術與科技結合找尋突破,過程中,必然有著很多衝突與挑戰,如舞台劇講究的就是沒有距離、每齣都是當天現場獨一無二,科技如何實現?創作者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技術瓶頸及挑戰?以下,以實務經驗進行分享,期望為臺灣文化科技推廣共盡心力。
技術的限制
傳統藝術科技,其表演地點、舞台、演員、現場觀眾都僅能在特定的空間內完成演出,雖然,部分作品亦有第一現場、第二現場等地共演之設計,但受限於傳輸布線及控台集中化管理之需求,為有效與主控台連結,即使分屬異地,距離也不能力太遠,頂多在同棟的不同空間。傳輸方面,多採用既有廣電有線技術,並且所有製播所需主機設備也必需集中於一地。
全新架構思維的挑戰
以動捕技術為例,傳統動捕系統架構,從空間場域建置、硬體設置(光學、慣性等)、軟體操作、演員動作、骨架傳輸、虛擬人物導出全流程均採集中化管理。因集中之故,經常受到周遭環境相關限制與干擾,如現場wifi干擾穿戴式慣性動捕裝置,如Xsens、Notch等,又如劇場攝影機(紅外線補光)干擾光學動補裝置。再者,所有人都須在現場,在疫情期間更成為不可能的任務。但新興技術打破距離框架,讓藝術家有更多的想像,如台北的舞者是否有機會跟高雄一起共演?是否跟國外的舞者也可以在同一維度上演出?
從閉鎖到任意空間分散化
藝術科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歷程,常見的製播環境通常是採用一個區域網路架構,小型的規模會採用同台主機但用不同的port(通訊埠)管理,要達到分散化會有兩個面向要考量:
(一) 萬物皆可拆分
也就是動捕設備可以拆分,虛擬人物也可,不一定要在同一空間下。甚至也可以彈性調度,讓真人與虛擬人物共演,透過再製播,變成虛擬人物與虛擬人物共演,每個空間,每個當下,透過拆分,藝術家可以跟觀眾有著各種「互動」性,衍生更多的「作品」。
(二) 從「有線」群體廣播(multicast)到「網路」點對點(unicast)傳輸
演出時使用有線區網群播技術,十分普遍,其優勢包括:擁有極大的傳輸量、幾乎毫無延遲等特性,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能在布線範圍所及之處。因此,要如何能讓「管線」不再成為束縛的理由,又同時兼具大頻寬、低延遲,且架構可以回歸到一般網路應用的單點對單點傳播(unicast),成為迫切解決的技術缺口。
實務分享:5G大頻寬、低延遲的特性,支援臺師大異地共演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政策大力支持文化科技產業創新發展,透過資策會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提供5G專網服務,透過動捕、虛擬人物、異地共演等技術,協助臺師大設計學系特聘教授黃心健的作品《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 A Tale of Asomrof》演出,驗證平均延遲最低僅30ms(0.03秒),共演零時差,跨越場域、距離、從實到虛,突破傳統製程表演場地空間限制,推升文化科技與作品到更高的層次。
資料來源:黃心健教授、本研究整理
圖一、艾索姆羅夫星紀事5G專網虛實共演案例
資料來源:
封面圖片出處- 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 A Tale of Asomrof https://youtu.be/k3XV5l6bHbk
異地共演 - 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 A Tale of Asomrof https://youtu.be/k3XV5l6bHbk
機器人成為Uber Eats司機,自動外送美食到家門前
FIND研究員:葉翰霖 Uber Eats為全球餐點外送的領導品牌,透過即時的供需媒合演算法,以及大量外送員提供服務,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務。但為了樽節日益上升的人力成本,以及達成企業於2040年所有車輛將改為零碳排電動載具的願景,Uber與新創公司合作,讓機器人代替Uber Eats司機正式上路送餐。目前此服務尚在實地測試中,消費者一樣從手機上訂購餐點,送貨選項會新增由自動機器人送餐的選項。 >
次世代轉型智造技術關鍵-URLLC
FIND研究員:邱育生 工業聯網應用現況 伴隨著工業4.0與AIoT之技術成熟發展,產業的既有生產模式已逐漸發生轉變,從傳統仰賴人力,變成人機協同作業,甚至是無人化關燈工廠,在工業製造領域上,各家業者均逐步朝向智慧化生產邁進。而在轉型的過程當中,網路基礎建設便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