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太陽光轉成化學能─Q博士科普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October 22,2018把太陽光轉成化學能
自然界的植物行光合作用,是利用碳循環方式把CO2和H2O轉化成碳氫化合物,提供地球上生物所需的能量。
光觸媒是可以吸收光能量促進催化反應的一種半導體材料,光觸媒運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光做為能源,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成高品質的碳氫化合物燃料,不僅可降低CO2溫室效應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更是生產能源最自然環保的途徑。
本期專題報導介紹如何效法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光催化的方式把太陽光能轉成化學能,是解決人類能源和溫室氣體CO2問題最終極的方法之一。
利用奈米金屬提高水分解產氫效率
陸地在地球表面僅約占29%,海洋則高達約71%,因此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把二氧化碳與水轉變為化學能的概念,激發了科學家模擬光合作用把水資源轉換為能源,進而解決目前能源問題的想法。西元1972年,本多與藤嶋兩位學者首度提出人工光合作用的概念,藉由太陽能催化二氧化鈦材料把水轉變為氫氣與氧氣,這是所謂的光催化水分解。
氫氣可透過燃燒產生熱能後發電,這過程僅產生乾淨無汙染的水分子,也可導入燃料電池直接產生電能,未用盡的氫氣還可經由壓縮並運輸至所需的地區使用。雖然目前工業上也可經由水煤氣法使水蒸氣與碳氫化合物反應,在高溫下透過觸媒催化產生氫氣,但反應爐的高溫由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仍會在過程中生成溫室氣體,因此無法避免環境汙染與成本較高的問題。開發高效能的光催化水分解材料,便成為備受關注的科學議題。
女性散發的吸引力
我們如何擇偶?一個假說是:子女的健康與存活能力是最重要的考量。學者推測,體味是執行這個考量的重要指標,因為體味能夠反映身體「主要組織相容性複體」(MHC)的基因型。人類的MHC叫做 「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學者相信,HLA基因的多樣性越高,免疫系統越強。因此想生孩子的人,選擇HLA與自己不同的人才能造成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子女HLA的多樣性比雙親都高。
水下環境報告
台灣四面環海,但我們對海洋的知識卻相當陌生,無法空拍到的水底下究竟有什麼看不見的生態秘密,讓我們跟著科學家使用生態大數據讓我們見樹又見林!
主持人:何佩玲
與談人:正修科技大學休閒與運動管理系 方力行 講座教授
環境荷爾蒙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水生動物影響研究面對的挑戰
從寂靜的春天開始,我們越來越有信心指出環境荷爾蒙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生物有不良影響;由早期的甲基汞和DDT,到近期的有機錫和雙酚A,公害事件像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污染案(桃園RCA事件)、中石化(台鹼)安順廠污染案,這些超過半個世紀以上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為什麼要提水生動物甚至是海洋動物? 這些有機污染物對生物的影響怎麼做?野外研究重要還是室內實驗重要?臺灣在影響研究上和其他國家有差別嗎? 在基因表現、行為、成長、發育、生殖和致死效應等不同層次的研究有些甚麼?這些影響評估和管理問題都是我們難以迴避的課題。
活動資訊:
.時 間:2017/12/22,週五晚間7點到9點
.地 點:臺大應用力學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講人:劉莉蓮教授兼主任 /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
.聯絡電話:(02) 3366-9730
.E-mail:ntuprospect@gmail.com
.詳細資訊請查詢官方網址:http://prospect.phys.ntu.edu.tw
.歷年展望系列演講放置在網站:http://knowledge.colife.org.tw/partner_one_detail.aspx
.歡迎到展望Facebook粉絲頁,隨時掌握發佈的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ntupros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