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業電子報217-04-15(2)─雲林農業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5,2021愛心民眾拾獲斑龜,林務局協助野放
日前民眾開車行經嘉義縣番路鄉五虎寮橋台18線公路上看見一隻烏龜,因擔心被來往車輛撞壓,立即送往附近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觸口工作站,經鑑定為台灣本土種的「斑龜」,因個體健康狀況良好,活動力強,當日已由觸口工作站野放回歸自然。
台灣體型最大的的原生淡水龜
嘉義林區管理處觸口工作站陳主任美璇表示,斑龜是臺灣的原生種龜類,也是最常見、體型最大的的淡水龜(本次野放的斑龜背甲長為26.5公分),因為幼龜尾巴很長,俗稱長尾龜,分布範圍涵蓋低海拔區域的水域環境,野生族群龐大,但近年已遭外來種的巴西龜威脅而逐漸減少中;今日發現斑龜地點濱臨八掌溪,研判為棲地移動誤闖,也不排除因天候或其他因素造成。
藉由環境教育推廣保育觀念
另嘉義林區管理處觸口工作站為宣導自然保育觀念及愛護環境教育,該日適逢嘉義縣竹崎鄉竹崎國民小學師生約80人前來觸口自然教育中心進行戶外教學,該站於野放斑龜前,特別請環教教師向小朋友們解說並宣導愛護自然保育野生動物基本觀念-不吃、不養、不捕捉,希望藉由環境教育推廣保育觀念。
雲林縣檢出蝙蝠新型麗沙病毒 防檢局呼籲民眾勿接觸蝙蝠等野生動物
防檢局表示,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畜衛所)於106年4月12日接獲屏東科技大學初篩實驗室,轉送民眾送檢來自雲林縣斗六市之死亡東亞家蝠1隻,畜衛所於4月14日檢驗結果,經核蛋白基因比對與去年首次在臺南檢出之新型麗沙病毒屬基因型相似性高達98.7%,同屬一新型麗沙病毒。
防檢局指出,麗沙病毒非法定動物傳染病,但有人畜共通感染之風險,已通報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共同防範,本案為第2次於蝙蝠確診麗沙病毒陽性案例,已請蝙蝠學會加強發現地點之傷亡蝙蝠採樣及疫情調查,並請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加強該區域的犬貓狂犬病疫苗注射。防檢局呼籲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避免可能感染機會。
本案屬蝙蝠感染麗沙病毒之個案,目前沒有人類感染案例
防檢局說明,麗沙病毒共有14種基因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為第1型麗沙病毒,本次檢出非屬狂犬病病毒。經進一步分析該病毒與Irkut virus(IRKV)相似度最高僅79.0-80.6%。畜衛所自98年起即開始監測蝙蝠麗沙病毒,迄今(106)年4月14日止,共檢測蝙蝠腦組織461件、血清109件,平均每年監測60餘件。該病毒目前沒有人類感染的案例,而本病例東亞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為臺灣中低海拔地區分布最廣的蝙蝠物種,為食蟲性蝙蝠,主要棲息於樹洞、樹皮裂縫或建築物中,屬於群居型的蝙蝠,請民眾避免接觸以保障安全。
民眾應遵守「二不一要」,高風險人員應做暴露前免疫
防檢局表示,該案麗沙病毒與狂犬病病毒為同一親緣群(Phylogroup 1)麗沙病毒,文獻指出施打狂犬病疫苗可以產生交叉保護效果,該局再次籲請民眾應遵守「二不一要」-不要棄養寵物,不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包括蝙蝠),要每年帶家中犬貓及人工飼養陸生食肉目動物施打狂犬病疫苗,如遭蝙蝠咬傷時應立即就醫評估施打疫苗等必要處置。
如發現需救傷之蝙蝠請通報各縣市政府動物保育單位或蝙蝠學會之後送站處置(如附件摺頁),如有救傷死亡或已死亡之蝙蝠或死亡野生動物,應通知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切勿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