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入TPP,新政府滅農計畫啟動(二)─人‧耕‧食 共同體─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February 22,2017爭入TPP,新政府滅農計畫啟動(二)
爭入TPP,新政府滅農計畫啟動(二)
本文為讀者投書,來稿照登
作者:邱秋廉
農糧署長李蒼郎在受訪時指出:「目前台灣一年稻米產量約135萬公噸,進口約14萬多公噸,需求約130萬公噸,因此期望自明年起3年的時間,將水稻面積從27萬公頃減至24萬公頃,約可減少18萬公噸稻米產量,以達到『產銷平衡』,同時提高稻米品質。」
產銷平衡的話術
135-18+14=131(台灣稻米年產量-預計三年內減產目標+目前稻米進口量=台灣實際需求量),若以單純的加減算術來看,李署長還是及格的,但是,在自由貿易浪潮的狂轟濫炸之下,在台灣政府乞求加入更多更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下,稻米進口量只能更多,不可能始終維持在14萬多公噸而已,因此,短期的產銷平衡,不僅不等於長期的產銷平衡,更不等同於長期的糧食安全,作為一個國家的農糧機關首長,缺乏危機意識與捍衛糧食安全的基本立場,李署長遠遠低於及格標準!
台灣稻米自給率原本就超過百分之百,無奈91年加入WTO時承諾每年進口14.472萬公噸的稻米,使台灣不得不歷經一波波大面積休耕,超過千億的休耕補助,實際上只是為了減少農民的抵抗、為滅農做好準備。如今,台灣已成米麥雙主食的國家,更顯出當時得出14.472的計算公式是荒唐失準,而今農糧署為達目的,還企圖以減少3萬公頃的水稻耕作面積,來符合當年WTO的期待?
WTO帶給台灣農業的衝擊與惡夢還在進行中,眼前,為了加入TPP這個威力更強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我們正面臨在台灣已經維持40多年的稻米保價收購要被廢止,政府說這是為了提升台灣稻米的產業競爭力,是為了跟上國際自由貿易趨勢,一方面可以讓農民學會獨自面對市場,一方面可以減少每年47.9億的公糧收購支出,而我們能預見的景象是什麼呢?
隨著稻米保價收購制度的取消,願意持續糧食耕作的農民會越來越少,糧食耕作面積會越來越小,所以糧食生產只能減產再減產;隨著自由貿易不斷的進攻,跨國農企業越來越能予取予求,所以我們的糧食進口量只能增加再增加。於是,我們開啟了「糧食完全依賴進口」這個潘朵拉的盒子,直到糧食主權被剝奪殆盡那天方休。要知道,委內瑞拉人民排隊買不到食物、印度農民自殺浪潮,不是因為通貨膨脹或負債累累,而是因為糧食主權掌控在跨國農企業的手中!
農政單位不知道跨國農企業對於台灣糧食市場的侵奪絕對不是僅止於那14萬公噸的稻米嗎?不知道為了拿到加入TPP的那張入場券,勢必開放更多的稻米進口量嗎?不知道被迫棄守的農地絕對不只你們所說的3萬公頃嗎?我們真誠希望農政單位純粹是無知,但如果是為了加入自由貿易而對人民刻意隱瞞台灣農業會被犧牲的事實,當真罪無可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