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收視調查市場的全新賽局─資策會 FIND科技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9,2025數位收視調查市場的全新賽局
FIND研究員:張哲豪
當觀眾不再乖乖守在電視機前觀賞時,傳統的電視收視率調查機制也開始受到衝擊,眾多新進業者與目前主宰收視調查的Nielsen之間,也已展開白熱化的競爭。
優化推薦系統的OoYALA
許多美國人開始用Netflix、Hulu等OTT模式看電視,這些公司也開始運用Big Data的技術,將收視調查引入節目產製模式,改變電視產業的面貌,而許多新進業者如Ooyala也開始發展出自己的做法。
Ooyala是2007年成立的美國線上影音服務供應商,為Bloomberg、ESPN、Yahoo! Japan等500家業者傳送線上影音內容,在全球擁有將近2億的使用者。他們根據影音內容長度與收視使用特質等概念,開發出6種演算法,每天蒐集超過200萬個用戶收視行為進行巨量分析,提供個人化的內容推薦。
這套線上影音推薦系統的邏輯,主要依據「看了這個影片的使用者另外還看了什麼」、「使用者歷史紀錄得出的收視偏好」與「社群網路上的好友推薦」這3個面向進行整合,據稱將能有效提高4倍的收視量。
整合收視與銷售資訊的TRA
廣告業界流傳著一句名言:「砸在廣告上的大把銀子,有一半其實都浪費掉了,但麻煩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2012年被TiVo收購的TRA(TiVo Research Analytics,原名為The Right Audience)努力想解決這件事。在不涉及個資的情況下,TRA將200萬戶機上盒的「節目收視狀況」,與零售業者統計的「商家消費狀況」做比對,發展一套同源樣本資料庫(Single-source data),運用Big Data的運算技術,調查出什麼類型的觀眾,看過哪些廣告,並購買了哪些產品,有效增進廣告效益的評估,提供給約50家民生消費、汽車、藥品的廣告主,以及許多媒體購買與頻道業者。
今年TRA繼續在收視端加速創新力道,與數位觀測公司comScore合作推動跨平台電視調查的服務,獲得P&G等大廠的使用,成為廣告主在媒體投放時的主要參考指標。2013年8月更挖角在Nielsen服務17年的老手Sheryl Harkins,擔任TRA的民生消費銷售資深副總,展現拓展市場的雄心。
整合通路與深根在地的Rentrak
相較於TRA,更讓Nielsen感到芒刺在背的,便是逐步蠶食全美210個地區性電視市場的影視媒體效益評估公司Rentrak。1977年成立的Rentrak,目前掌握了37個國家的10萬個電影放映廳、超過2500萬戶的電視機,以及所有OTT通路,整合了電影、電視、錄影帶、線上影音等全方位的影視產業鏈。
其中電視的部分,Rentrak直接與AT&T、Charter、DISH等有線與衛星通路業者合作,取得數位機上盒的數據,精算觀眾每秒鐘的收視行為,提供細緻化的收視分析。例如2009年提出的黏度指標(Stickiness Index) ,即是以節目的收視占比除以該時段總體收視占比,所得出觀眾涉入度的評估指標。
與TRA相同,Rentrak認為透過機上盒得出的精確收視行為,加上與消費行為數據的比對,比起Nielsen強調符合人口變項(如年齡、性別、地區等)的抽樣收視調查,更能提供廣告主與媒體業者更有意義的數值。
聚焦社群與行動,Nielsen啟動保衛戰
面對眾多挑戰者的磨刀霍霍,Nielsen也動作頻頻,今年陸續發表多份社群與行動收視調查的報告,積極轉型以捍衛收視調查龍頭的地位。其中最讓業界震撼的,莫過於首次結合社群媒體資訊的「Nielsen Twitter TV Rating」。
Nielsen與Twitter在近兩年陸續收購SocialGuide、Bluefin與Trendrr這三家主要的社群電視數據分析公司之後,雙方正式攜手合作,於2013年10月發布第一份社群媒體的收視率調查,試圖讓社群媒體上的推文數據,成為收視行為的指標。
Twitter在IPO上市前夕,想善用自己的二螢優勢,積極推動與電視結合的創新服務,除了與Nielsen合作社群收視調查指標,宣稱每則推文約有50倍的散佈效果之外,更積極與全美最大有線電視業者Comcast合作,在每則與節目相關的推文旁,增加一個「See it」的按鈕刺激直接收視。 這個策略的發展範圍不只美國,Twitter更在11月宣布與Kantar集團在西班牙開啟合作,推廣歐陸的社群電視分析業務。
Nielsen與Twitter的合作,除了引發關注之外,也引來許多質疑,尤其是對於熱烈推文與受歡迎節目之間相互的因果關係,有多少實質的宣傳效益,這些都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但無論如何,此舉已讓業界正式面對電視社群化的世界,可望在未來幾年逐步修正後,調整出市場可普遍接受的指標。
除了與社群媒體的結合,Nielsen也宣布將於2013年11月中旬,正式提出線上影音的收視統計,整合手機、平板、PC線上影音內容,成為一套跨平台的收視率調查系統,提供「動態數位收視率」(Dynamic Digital Ratings)。
該軟體開發套件(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仍處於發展階段,目前無法得知其技術與統計方法和上述公司有何異同,但一般預估,將會推出一套可結合既有Arianna收視率分析軟體的數位版本,發揮既有市場領先者的優勢,與其他線上影音收視調查競爭者一較高下。
台灣市場正是新媒體實驗最佳場域
此時回頭看看台灣,無線電視已於2012年7月完全數位化,而根據NCC的資料,2013年第三季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比例已達38.95%。 在此同時,台灣在智慧型裝置與社群媒體的推廣,相較於全球也是以破紀錄的速度成長。Facebook在台灣的滲透率高達6成,在亞太區居冠,每個月有1400萬名活躍用戶,每天都登入的使用者更高達1000萬人。 而免費通訊軟體LINE在台灣的滲透率更突破7成,用戶已有1700萬人,預計2013年底將超越2000萬人。
除了用戶爆增,台灣人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依賴度也是亞太區之冠,根據Google在2013年8月公布的調查指出,81%的民眾會隨身攜帶智慧型手機,93%的民眾會使用手機連結社群媒體,90%的民眾會使用手機觀賞影片,31%的民眾每天至少觀看一次影片。每位用戶平均安裝30個App,其中使用付費App約有8個。 各項數據都顯示著,在短短幾年之間,智慧型裝置已徹底改變了台灣民眾的媒體使用行為。明年4G行動通訊網路若能順利上路,透過網路收視、消費的雙向互動,也可望逐步實現。
使用者行為顛覆的如此劇烈,收視行為調查機制自難置身事外,台灣自從2005年廣電人退出收視率調查市場之後,始終維持Nielsen一家獨大的局面,直到2013年才由媒體業者與資策會合作推動新媒體閱聽行為研究實驗室,試圖打造多元的新媒體創新服務。
數位化、社群化、行動化、多螢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如何打造符合未來媒體的收視調查機制,對新舊業者來說,都是艱難的挑戰。不過可喜的是,台灣在網路建置、終端設備、應用服務與數位內容都將逐步到位,市場充滿了各種創新的可能性,可望透過Big Data的分析,衍生出許多創新服務應用的商機,以及重新定義整個媒體產業的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 : Multichannel
擴增實境 智慧你的人機介面
FIND研究員:林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近期發表一項以擴增實境控制智慧物件的新系統Reality Editor,擴增實體物件操作介面的彈性,當圖形化元素投影到實體物件表面上的按鈕或把手, Reality Editor可再一次重新設定智慧物件的功能以及介面,直覺化操作智慧物件。此外,透過虛擬介面操作智慧物件之間的識別溝通,形成一個新的功能模組。
Reality Editor 所操作的智慧物件指的是包含嵌入式處理器且具有溝通功能的物件或裝置。此系統除了可客製化物件操作介面,透過物件的結合以及功能再造,設計出更直覺化的操作功能及介面。 藉由擴增實境與智慧物件兩者技術的結合,將數位技術轉化到實體科技,創造更直覺化的人機操作介面。 相較於一般虛擬操作介面,實體物件介面的可用性差、客製化程度低,為增加實體介面的設計彈性,MIT以虛擬介面控制實體物件,讓使用者可以根據使本身使用習慣設計智慧物件,讓使用者更直覺化操作介面。
現存人機介面設計以規格化、標準化為介面設計的大宗,可用性、客製化界面設計一直是近十年來的介面發展趨勢,近年在智慧物件以及擴增實境的技術發展下,可用性設計的五大要素: Learnability、 Memorability 、Efficiency、 Errors、 Satisfaction,將成為未來介面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MIT發展的Reality Editor打破過去人機介面設計的瓶頸,使得介面的操作不再是人機互動的障礙。
資料來源 : Fluid
簡訊讀完即自動銷毀 讓年輕人更敢大聲說
Snapchat服務可將圖片或影片傳給朋友,而朋友在開始閱讀的10秒之內,訊息將自動在手機上被刪除,對於喜愛新奇感的年輕人,該服務讓他們更能勇於表達自己想法,因此Snapchat正大受歡迎。
詳全文...
會說話的Philadelphia奶油乳酪
美國卡夫食品有限公司與Blippar App合作,將擴增實境技術與Philadelphia奶油乳酪產品結合,不僅可以瀏覽影片、玩遊戲、瞭解菜單,點選標籤體驗功能開啟更多資訊,用簡單又有趣的服務讓消費者與品牌、商品有更深的互動,提高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並塑造品牌形象。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