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呼籲政府及六輕站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不要迴避閃躲!─自從六輕來了─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8,2024環境資訊轉載
環境資訊轉載
#國外資訊
立法禁燃煤發電 安省成北美表率(星島日報)
摘要:
法國巴黎即將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之際,安省昨日通過立法,永遠禁止使用燃煤發電,成為全北美洲第一個這樣做的政府之外,更是對抗全球氣候變化而踏出的顯著一步。
這條法例名為《終止燃煤令空氣更清新法》(Ending Coal for Cleaner Air Act),禁止新的及現有的設施燒煤發電。法例訂定違反禁令者的最高罰款,同時列明禁用燃煤發電、定性違法對健康及環境會帶來的好處。
--
安省環境廳廳長簡萬里(Glen Murray)說:「安省禁止燃煤發電是個重要的成功故事,我將於下周在巴黎會議中與世界領袖一起分享。省級的努力,對於全國對抗氣候變化戰鬥成功與否是十分重要的,安省將繼續與新一屆的聯邦政府合作,全力探討所有可能的機遇,繼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各地空汙
「空汙加班」冤死?洗電塔直升機墜2亡(蕃新聞)
新聞深一度/無人能躲!PM2.5惡化 台灣人折壽這麼多(三立)
PM2.5濃度高禁止開車?一次看清污染源(上下游)
自由廣場》從肺腺癌與空汙談陳建仁(自由時報)
六輕配合空污 降載發電(台灣好新聞)
劉建國:PM2.5無形殺手 要立法管控(自立晚報)
交通污染未管控PM2.5 立委籲各地設空品監測站(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議題社論
[PM2.5特刊] 穹頂之下,空污APP怎麼選(Peopo)
PM2.5也有南北差距?13張圖表帶你看去年哪裡居民吸了最多細懸浮微粒(關鍵評論)
【轉載】呼籲政府及六輕站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不要迴避閃躲!
【轉載】呼籲政府及六輕站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不要迴避閃躲!
本文轉載自雲林科技大學林春強教授臉書
根據氣象報導,11/17深夜至11/18清晨雲林麥寮幾乎無風(風速接近0),以雲林麥寮一帶為核心向四面八方擴散開來,細懸浮微粒(PM 2.5)主要遍佈雲林、彰化及嘉義等,這麼大污染之元兇究竟是來自哪裡?呼籲政府及六輕站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不要迴避閃躲)!
難道深夜於麥寮附近有很多大貨車行駛及餐飲業營業(2015-11-21聯合報報導:環保署委託成大環工系教授吳義林調查全台PM2.5汙染源,前二名為大貨車廢氣及餐飲業油煙)?
難道深夜於麥寮附近有很多農民燒稻草(2015-11-16自由時報報導:雲林縣環保局調查發現,在高PM2.5空氣品質不良日,露天燃燒對PM2.5貢獻度可達十二.五%,導致雲林空氣動輒「紫爆」)?
難道深夜於幾乎無風之麥寮會有很多車行駛、大量揚塵吹起、大量大陸霾害吹來(中國時報2015年11月13日報導:六輕陳文仰指出,造成空汙紫爆主要是交通工具、揚塵、大陸霾害等因素,工業汙染所占比例有限)?
相關新聞:一張空汙圖 看陳定南的決定多重要...
【讀者投書】反六輕?反政府?反媒體?議題背後的議題
【讀者投書】反六輕?反政府?反媒體?議題背後的議題
作者:王之恩(雲科大建築系學生)
夠過這次反六輕的南風攝影展策展計畫,我更深入的體會到"社會"的組成,關於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政治與生活之間、媒體與政治之間的影響與錯種複雜的關係。當一件事情發生,不合理之處絕對不會只有事情的本身。就如同食安問題不會只是食物本身的問題;黑箱服貿不會只是只有關於服貿的影響;太陽花學運不是只關乎學生的意識抬頭;反核四更不是只牽涉到蓋與不蓋。而六輕也正是一個很好的寫照。
隨著策展期間關注各種新聞媒體,我發現人們常常被媒體帶風向、被政府濫用法規來胡說八道、空洞的承諾矇騙,失去了客觀的判斷。「生活離不開政治,而六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所以當我們需要導正一件正迫害我們的生活的事情時,所要花的力氣絕對不是辦個常設展,邀請記者會而已,那是一件需要有將台灣翻過來的決心與氣魄。
所以我對"反六輕"這件事情的看法倒不是 pm2.5 影響人體多少、影響土地多少、多可怕,那些都是科學的事實。我在意的是當社會出問題,有哪些東西在"真正"的破壞社會,而我們該怎麼辦?
【執行的過程與遇到困難的觀察】
從發題開始,我發現雖然老師一開始的期末展覽規定是以組為單位而分散的,希望大家能夠練習、操作。但當議題下來,喚起人們的意識的時候。從一開始大家分頭想主題與展覽方式,慢慢的開始很自發的互相合作,思考怎麼樣提高影響力,凝結大家的力量。
這讓真的我非常非常感動,就像太陽花學運,沒有人逼、沒有人規定,人們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凝結起來了。我們反六輕的展覽也變成了一系列、有主題、有明確目標的運動,我開始發現人與人之間連結的力量,與一股連結人的動力來源。
但就像我再前一段所提到的,需要翻轉需要龐大力量,我們帶著極高的目標,雖然有著反六輕的團隊協助我們,但在組織上與整個發想、籌備的完整度、我們團隊的專業度、與各單位的協調等等,似乎不太能承受的住我們的目標,導致我覺得到後期實踐的過程中,和當初的發想有些落差。
但不論結果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我獲得了觀察社會的經驗、與人合作策展的經驗、協調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似乎讓我對"我們能做什麼?"的這個問題有了點答案,面對生病的社會,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三件:
1. 停止無謂的跟風、留言,不隨雞起舞。
2. 尋找客觀、科學的資料,提高自己對議題的專業度,站穩腳步。
3. 投身其中,為正義發聲、出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