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逐戶拜訪並不簡單─自從六輕來了─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8,2024挨家逐戶拜訪並不簡單
#實踐參與式預算,我成長了什麼?
挨家逐戶拜訪並不簡單
文/江尚謙(2019年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雖說在開始實踐參與式預算前,我就做好心理準備,知道惟有挨家逐戶拜訪,透過一戶戶的說明才能真正瞭解居民對社區需求的看法,進而尋求打破居民們長久以來各過各的生活慣性,重新建立對共同解決社區需求與困境的信心。但,其實我的內心不僅戰戰兢兢,甚至存有我自己當時都未察覺的恐懼。
為什麼會這樣說?或許有些人會認為我們這些實踐工作者早就做好心理準備,有很深刻的理論認識與工作方法,會這樣想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找藉口,為自己不能為社區組織工作甚至社會變革出一點力的藉口。
我在正式出發訪問前,或許也抱持這樣的自我要求與期許。但當我開始挨家逐戶訪談時,我赫然發現,原來我連在訪談時都覺得很害怕,覺得居民都在用眼神否定我,在家訪一段時間後,我甚至隨時怕踩到地雷——碰到不友善對待的居民。被他們用鄙夷、輕蔑、不屑一顧、極盡嘲諷把你轟出家門,叫你不要再來。因為這些可以說帶有痛苦的回憶,其實最一開始我真的認為自己沒有在這個實踐過程有什麼成長,我每天忙著對抗自己被否定的感覺,以及因此衍生的挫折感。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強迫式實踐後,我才逐漸冷靜下來,發現原來以為全都是痛苦回憶的實踐過程,我還真學到不少事情。例如:為什麼居民對家訪者不信任?要怎麼做才能不被當成詐騙集團?原本我只會背誦般的解釋共同解決社區問題的重要性,後來也能更活潑有生氣地跟居民互動。我也學會跟居民閒聊?甚至學會怎麼從閒聊中找機會瞭解居民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發現自己開始思考為什麼居民不關心公共事務?居民們真的對自己居住的社區無感嗎?他們為什麼會覺得開會無法解決問題?怎麼能說服他們這次的公共討論跟他們過去的經驗有所不同?
不管是對社會的認識還是人際互動,這次的參與式預算實踐計畫都帶給我很多學習——當然我也不否認,我還有很大的努力成長空間。但民生社區的實踐經驗,帶給我的不再僅僅是挫折,還有自我認識與學習成長。在逐漸瞭解居民後,我不再只是從書本上或者前輩的口中理解台灣社區的民主實況,而是從一個個居民的眼中、口中瞭解公共參與的挫折與不易,甚至,對改變社區現況的渴求與無奈。即便是在訪談初期我所遭遇的不友善態度,也都各自其來有自。居民對家訪的排拒,其實是反應對過去經驗的無奈與挫折,而非對我個人的否定。當我認識到這個事實時,我不僅能對民生社區的居民產生同理,也逐漸對我自己過去的挫折釋懷。
延伸閱讀:
從「社區事不關我的事」 到「社區事就是我的事」!
從充滿敵意到無話不談
青年人於參與式預算中的角色
#感謝2020年1-5月捐款者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捐款帳號:
帳號:戶名: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郵局代碼:700)
郵政劃撥帳號:2285-0313,郵局存簿帳號:0301056-0218270
(因存簿無法顯示捐款者,匯款後懇請來電告知:劉小姐0928-90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