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們作伙革除田埂(上)─自從六輕來了─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8,2024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們作伙革除田埂(上)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們作伙革除田埂(上)
田埂存在的意義、造成哪些束縛?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許多人認為,田埂是農田必然存在的地景。其實,絕大多數田埂的功能僅是小農用以分隔田界的設施,亦即昭示其耕作權利範圍的界碑。因此,田埂的存在,並非永恆不變。
小農用田埂區隔田地,同時,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也劃分了彼此,成為一個個原子化的耕作者,這使得小農相信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田埂之內,依靠自己獨力辛勞的耕作,以求一家的溫飽,因此,風險獨擔,苦果也獨受。
在狹小的農地上獨力耕作的小農,必然遭遇兩種困境:
一、無法避免盤剝的困境:
所謂盤剝,指得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中間的流通環節。當生產者為不特定消費者進行生產時,面對原子化的消費者,生產者必然無能力也無條件自行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因此,就必須仰賴中間的流通環節。根據農委會曾經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平均盤剝比例,佔終端零售價高達60%。
而個別小農所生產出來的農商品,具有兩種特性:其一,農商品的生產跟季節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產季期間,會有大量的同種農商品被同時生產出來。其二,農商品保鮮不易,使得小農更需要搶在最佳食用期限內銷罄。這兩個特性,使得農商品面臨更大的市場價格不確定性,以及銷售的時間壓力,使得小農更難在時效內將農商品「直銷」到消費者手上,而不得不依賴盤商協助銷售。
處於原子化下的小農,人力、時間與經濟條件都有限。當小農想要快速將手中的農商品售出時,就免不了受制於盤商,當轉手環節越多時,農商品的產地價與最終售價間的價差就會越大。如果要繞過層層轉手,直接將農商品送到零售商,甚至消費者手上,除非手上能夠握有大量優質的商品,或者有能力將農商品予以保鮮、儲存,才可能擁有直接銷售給零售業者的機會。而這些都需要更多的資本、人力,絕非處於原子化狀態下的個別小農所能做到。
二、生產效率無法提升的困境:
相信每個人都清楚,單位農地耕作的產量要提升,就必須實施更科學化的耕作。這裡頭,最關鍵的兩點,一個是農技交流與提升,另一個就是機械化。
台灣的農地在歷經兩三代繼承後,都變得細小化、破碎化、零碎化。這使得機械化耕作,幾乎成了不可能的天方夜譚。在台灣,之所以人人對務農避之唯恐不及,除了收入低外,更重要的是體力負擔大。身體在長期勞動後,會面臨各種職業傷害。這樣的困境,不僅使得年輕人不敢投入,更讓老農也不願自家子弟投入。
唯有機械化,方可能大大的降低勞動負擔,使得務農能擺脱工時長、體力負擔重,逐漸成為一個「相對輕鬆」的工作。然而,個別小農要實施機械化,不僅財力上負擔不起,農地的破碎與畸零程度,也會讓現有的農機望之生畏。好用的農機進不了田,更是許多農友說不出的痛。更遑論,回過頭來,主動要求製造商量身打造更為適合的農機。
田埂除了造成難以機械化的困境外,同時也是讓小農從生產方式、種植方向、種植技術、收益等各方面,劃分彼此。因此,小農間,既無需要,也無動力進行農技的交流。每個人只能且必然專注於自己農地,無暇他顧。這使得每個人只能獨力摸索增產的技法,而這種歷經血淚教訓所換來的經驗,也必然使得每個人敝帚自珍,更加難以交流與傳承。而科學的種植,必然需要試驗,也需要透過大數據去摸索、增長農技的一般法則。這些也都是個別小農無條件去進行的。
當耕作難以科學化,小農只能更加精耕細作,嘗試各種差異化種植,去分攤風險。這也是得小農勞動負擔越加越大,實際勞動時間越來越多。
因此,田埂貌似是保障小農權利的界碑,同時也成為對小農的束縛,使得每位小農成為孤苦的勞動者。當小農們豐收也煩惱、歉收也嘆息。勤懇勞作,卻獲取不了應得的回報。當然年輕人越來越不敢投入農業生產,農村也越形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