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 才能讓AI全面化─自從六輕來了─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November 08,2024唯有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才能讓AI全面化
#台灣農業如何全面朝向AI發展?
唯有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
才能讓AI全面化
——台灣農業如何全面朝向AI發展?(下)
我們於上篇分析論及,原子化小農不可能有財力購置AI,也無現實條件可以高效能使用AI,且由於市場極小,必桎梏台灣AI農業之技術發展,所以,唯有組成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台灣始能全面發展AI農業,並致其效能極大化。
為何組成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方能實現台灣農業全面朝AI發展呢?
首先,不管是透過國外間接經驗,或是,台灣目前正在實驗試用AI的農地,我們都知道,耗資甚鉅的AI農業,必須要有廣大田地才能真正發揮AI的經濟效益,所以,台灣目前原子化小農所擁有或耕作的,多數屬於零碎細小的田地,勢必無法發揮AI的經濟效益,因此,打破田埂的界線是必須的。
其次,個別原子化小農日常就經常遭遇銷售困境,不管在銷售價格或銷售通路上,皆然,所以,他們無庸置疑必然欠缺購置AI的經濟條件,唯有組成農業生產合作社,方可能解決銷售困境並提高收入,更可以透過合作社社員集資,解決大家在資金周轉上的難題。
再者,欲使AI效益極大化,著重在各種繁複科學數據的蒐集,我們不諱言,這在台灣農民結構高齡化的狀態下,也形成極高門檻,然而,若是能組成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合力就可能可以克服這些重重的科技障礙,縱使眼前老農居多,只要組成農業生產合作社,便有源源不絕的城市青年返鄉務農,成為農業合作社之主力,屆時就有知識能力駕馭發展AI農業。
最後,雖然目前台灣試行AI農業,許多都是設施農業者,幸好仍有非設施農業的農民也已經踏入AI農業實驗行列,但他們的共通之處就是擁有大片農地、相適應的經濟狀態,所以,一旦農業生產合作社能真正打破田埂限制,並透過社員高收入所帶來的經濟狀態,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也能迎接AI農業的到來。
但是,目前小農多屬於原子化狀態,這離直接組織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還有一段長程的路要走,因此,我們主張從小農原子化狀態過渡到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此階段必需以先透過交工使農民得以集結成團,相互累積對彼此的信任、奠基彼此民主凝聚的基礎,方能進入共同設立目標,並戮力實踐的嶄新階段,此時,省時省力又科學的AI農業,對農民來說就不再只是空中樓閣般不切實際了!
延伸閱讀:
台灣農業人口老化,AI人工智慧幫大忙。|當AI走入田間|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780集
復興農業交工(放伴),突破台灣三農危機:
#募款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捐款帳號:
【戶名: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郵局代碼:700)
郵政劃撥帳號:2285-0313,郵局存簿帳號:0301056-0218270】
(因存簿無法顯示捐款者,匯款後懇請來電告知:劉小姐0928-900364,本會將會提供捐款收據,您可作為報稅時申報列舉捐贈扣除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