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青少年失業率帶來的警訊─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19,2014編按
本文摘取自勞動者雜誌第158期,因受限於電子報版面,未能將其相關資料完整呈現,若讀者想要更深入了解,請看勞動者雜誌第158期。
全球青少年失業率帶來的警訊
全球青少年失業率帶來的警訊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
青少年失業率偏高已成為國際社會嚴重關切的焦點。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於2010年8月間所公佈的「2010年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球15歲至24歲青少年勞動力人口約有6億2千萬人,其中有高達8100萬人正面臨失業,總體失業率達到13%,而ILO更進一步預估2010年全球青年失業率將提高至13.1%。其中東亞地區因少子化緣故,在未來幾年將會面臨青少年勞動人口加速減少的現象。
至於我國的青少年失業率與東亞各國相較則更為嚴重,2007年東亞地區青少年失業率平均值為6.7%,其中韓國為3.4%、日本為7.7%,台灣為10.7%。台灣青少年整體的失業率過去五年都處於11%上下,於2009年達到14%。雖然15至24歲的青少年往往因工作經歷較淺、資歷亦短,就業門檻墊高,但與國際趨勢相同,一旦遇上景氣衝擊,青少年勞動族群便首當其衝。2009年金融海嘯前,青少年平均失業率約在11%上下,但當年度平均失業率立即攀升至14.49%,較壯年失業率5.93%及中高齡失業率3.90%高出甚多。而進一步探究失業者的結構性,按教育程度觀察,國中及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三者失業率最高15.04%,反而是高職及專科失業率較低,顯示雇主對於進用要求,已從學歷轉向技術能力考量。另根據勞委會2010年版青少年勞動統計數據,15歲至24歲青少年失業原因中,以「初次尋職」失業者最多占48.0%,「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居次,佔22.78%,「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第三,佔21.31%,顯見初次尋職之青少年,更迫切需要教育、勞政及社政等轉銜資源的協助。
青少年的就業需求
經濟的全球化、產業結構的改變以及高等教育的急速擴張,造就了近年來出現的高學歷青年低薪世代以及弱勢雙失青少年Neet族現象,加上少子化效應, 15-24 歲青少年勞動參與率從民國88年的36.56%,下降至28.62%,顯示青少年勞動參與率下降已成為趨勢。但數據下降,並不等於青少年就業需求並不存在!根據教育部2008年高級中等教育之淨在學率為91.65%,顯示每十位15~17歲少年中,就有一人在國中畢業後即脫離常態性的教育系統,提前進入社會歷練。若以台灣整體勞動人口數統計,台灣每年平均仍約有近75萬名15-24歲青少年投入就業市場,顯示仍有一群選擇提早進入勞動職場尋求經濟上獨立的青少年,在你我週遭以各種方式工作著。另依據我國行政院主計處(2001)青少年狀況調查,約有45%的青少年認為政府應該最先提供給青少年的福利措施為「提供就業服務」與「提供職前或在職訓練」;另一份內政部(2003)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則指出,約有37%的未在學少年認為需要優先協助的問題為「經濟支持」及「就業輔導」,顯見青少年有相當程度的就業輔導需求。
在青少年族群中,除了大專生的就業/失業的問題之外,尚有一群總是容易被遺忘的弱勢青少年,因為家庭經濟需要或各種因素而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但往往也因其學經歷不足且缺乏就業輔導資源,在就業市場裡容易跌跌撞撞成為弱勢勞工。當經濟大環境日益不景氣時,勢必將衝擊到更多危機家庭中的弱勢少年,徘徊在繼續升學或就業的兩難抉擇中。而高學歷的大學畢業生也向下擠壓弱勢青少年原本的就業機會,將使弱勢青少年更易走向地下經濟行業尋找工作,更不利於其身心發展與穩定就業,因此其就業處境更值得關注。但遺憾的是弱勢青少年實際就業型態、勞動處境與失業情形,相較於中高齡、婦女及原住民就業族群較少受社會各界及政策關注。
近年來台少盟等民間團體致力於研發培育弱勢青少年就業力的輔導模組,同時關注已提早就業青少年勞動者之勞動權益。我們發現選擇提早進入就業市場或初次尋職的弱勢少年,經過民間團體的就業輔導後,就業力有明顯的提升,進而得以順利就職。然而要如何回應整體青少年失業率攀升的挑戰,政府能否投資足夠的青少年就業政策並鼓勵雇主端提供就業機會,才是重要的關鍵性角色。
小額捐款挺勞陣
小額捐款挺勞陣 堅定的信念,緊握的雙手 勞陣更待您資金的扶持
勞工陣線推動各項勞動與社會政策的改革。我們不斷的努力,也希望各界對於勞陣的政策推動,給予批評與鼓勵,我們更期盼各位朋友,按以你所能,在經濟上支持勞陣。
★帳號:347118069803
★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公館分行
★銀行代號:822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捐款帳號:09310116958
★銀行:第一商業銀行總行
★銀行代號:007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郵政劃撥:1013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