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危機下的台灣民主--馬連任前夕,十大民主事件公布暨診斷─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uly 19,2014政經危機下的台灣民主--馬連任前夕,十大民主事件公布暨診斷
政經危機下的台灣民主--馬連任前夕,十大民主事件公布暨診斷
文/臺灣守護民主平台
臺灣守護民主平台自2010年起,每年五二0前夕,都會經過票選與遴選程序,針對執政者最近一年的任期,選出其間發生的十大民主事件,召開記者會,供作台灣民主發展軌跡的觀察與民主現況的診斷。今年,民主平台透過「民主事件評選委員會」初步篩選出從2011年5月20日至2012年4月15日間發生的63件台灣重要民主事件,進行為期11天的投票活動(2012年4月30日至5月10),由192名國內長期關注公共事務的學者、社運人士、專家及律師等,投票圈選前十名其心中認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民主事件,再由「評選委員會」討論遴選出最終的「十大民主事件」。
今年的記者會於五月十七日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由瞿海源教授主持(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現場出席者包括徐世榮教授(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林濁水(前立法委員),楊婉瑩教授(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洪貞玲副教授(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徐偉群助理教授(平台召集人,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
平台在票選與遴選過程中,導入包含「民主制度」、「民主社會」、「民主文化」與「外部因素」等四項民主指標的分析架構,以更周延的視角來衡量這些事件的民主意涵。
其中,
1.士林王家強拆事件,在民主制度層面,「都市更新條例」制定過程建商等利益團體介入,制度設計明顯對於土地與房屋所有權人之權利保障不足;在民主社會層面,都市更新引入更多資本,卻驅趕原居住於都市的中下階層,使得原居民在社會結構中更處於不利地位;在民主文化層面,都更條例標榜以「多數決」決定都市更新之進行,並允由私人發動國家暴力,雖形式上經民主立法程序,但仍引發公民對多數暴力之正當性的反省,學生抗議強拆的市民不服從運動,及引發的正反公共論辯,則彰顯台灣新世代對民主觀念持續的認知辯證過程。
2.旺中併購案與拒絕中時事件,在制度上所引發的是跨媒體事業結合可能導致言論市場過度集中,致傷害民主根基的疑慮,以及NCC查與重大公共利益有關案件的程序是否充分公開、透明與符合民主參與原則,其職權行使是否落實NCC確保言論市場多元性的職責等問題;在民主社會層面,則出現所有電子媒體因為顧忌併購成局的後果而自動噤聲的寒蟬效應;在民主文化層面,出現媒體集團成為老闆私器的局面,進一步引發媒體份際的爭議;此外,拒絕中時事件部分也起因於蔡衍明「華郵專訪」談話,引發外部因素藉媒體集團干涉台灣內部民主的疑慮。
3.外部因素介入台灣大選事件,指的是去年總統大選期間,中國國台辦與各台商協會,以機票半價優惠大規模動員台商、台幹、家屬回台投票,在中國有重大投資利益的台商出面力挺九二共識,美國前在台辦事處長包道格來台發表挺馬言論,乃至於選後中國上海東亞所所長章念馳表明這是「大陸首次以正面因素影響台灣選舉」等事實,這是外部因素對台灣民主的直接與間接干預。
4.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事件,除同樣有外部因素對台灣內部決策民主機制的干預之外,政府為討好外來壓力而放棄自主權,資訊不透明,以及黨意凌駕民意,形成以表面的國會多數決實質掏空國會的制衡功能,同時也突顯鳥籠公投對於人民表達意志的荒謬限制。
5.公民記者揭發隱匿疫情,防檢局長下台事件,呈現的是行政機關資訊不公開、風險治理體系闕漏,專家代理機制遭到操弄,公民參與不足等民主體制的根本問題。
6.超過500位法官連署要求改革最高法院事件,彰顯的是台灣司法制度民主化的進程,以及司法內部文化在民主上的改變。
7.預算法修正後的媒體新聞置入性行銷事件,反映台灣新聞媒體在做為民主社會匯集民意的公共平台角色上的扭曲(新聞可以用買的),並未因預算法的修正獲得矯正;而外部因素尤其是中國因素,可以經由新聞置入性行銷與廣告購買,影響台灣民意的形成;另從社會各界對此等現象的漠視或容忍,亦可看出現階段台灣民主文化的缺憾。
8.台灣總統大選首次出現女性總統候選人事件,就「民主制度」面向而言,台灣出現非政治世家的女性總統候選人,顯示台灣民主體制的運作提供兩性越來越平等的政治競爭機會,在亞洲國家中相對成熟;就「民主文化」面向而言,蔡英文雖然最後並未當選,但是仍取得相當高的得票率,反映台灣選民已具有性別平等的價值與民主素養。
9.達悟族的反核怒吼事件,涉及民主中的少數族群權益以及環境權維護問題。同時,也涉及少數族群固有生活領域生活方式與其文化自決權的尊重。
10. 「兩岸和平協議」與「一國兩區」事件,此二事件雖然在不同時間發生,但具有同樣的民主義涵。
在「民主制度」面向,兩者都是馬總統試圖越過人民授權的基礎,對兩岸關係設下涉及國家主權的政治議程的舉措,顯示出以個人意志處置國家主權的意圖;其中,「一國兩區」之議,更是透過不具任何國家代表性的同黨人士在公開場合傳達訊息,完全混淆黨國分際。同時,馬總統的二項政治議程裡也完全看不出中華民國憲法中「民主」與「人權」兩項核心價值的地位。在「民主社會」面向,此二事件都引起國內社會極大反彈,顯示當前台灣社會對於「民主」「人權」與「主權」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共識,且尚能集結約制政府的越軌行徑。在「外部因素」面向,此二事件均顯示中國對於台灣進行政治談判的要求馬政府已經買單,而中方仍握有主導地位,對台灣民主政治構成顯在的威脅。
綜觀本次十大事件清單,有別於前兩年的現象是,「外部因素」對台灣民主干涉與威脅現象顯著增加,更甚者,「外部因素」更與執政者,以及強勢財團與媒體結合,形成一個對台灣民主內外夾擊的龐大結構。需要補充的是,在十大事件之外,得票數不高,但值得我們關注的民主事件,事實上還有稅制改革、貧富不均的社會公平問題,以及最近頻繁出現的打壓言論與學術自由的事件。總之,可以說,在這一年當中,上述三合一的結構,在具體的行動上或是威脅人民主權,或是踰越國會制衡,破壞權力分立,混淆黨國分際,或是打壓言論自由。而二十餘年來台灣歷經民主改革所留下的正面積累,則是由公民團結自救的行動中,稍能獲得防衛。執政者逾越民主界限所帶來的結果。此一現象,可以說體現出台灣民主的脆弱。
附件:本次遴選出的前十名事件清單如下:
1. 士林王家強拆事件與都更爭議;
2. 旺中併購案與拒絕中時;
3. 外部因素,介入台灣大選;
4. 瘦肉精美牛開放進口,政府決策失能的風險?;
5. 公民記者揭發隱匿疫情,防檢局長下台;
6. 超過500位法官連署要求改革最高法院;
7. 媒體新聞置入性行銷;
8. 台灣總統大選首次出現女性總統候選人;
9. 達悟族的反核怒吼;
10. 「兩岸和平協議」與「一國兩區」。
編按
本文摘取自勞動者雜誌第165期,因受限於電子報版面,未能將其相關資料完整呈現,若讀者想要更深入了解,請看勞動者雜誌第165期。
小額捐款挺勞陣
小額捐款挺勞陣 堅定的信念,緊握的雙手 勞陣更待您資金的扶持
勞工陣線推動各項勞動與社會政策的改革。我們不斷的努力,也希望各界對於勞陣的政策推動,給予批評與鼓勵,我們更期盼各位朋友,按以你所能,在經濟上支持勞陣。
★帳號:347118069803
★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公館分行
★銀行代號:822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捐款帳號:09310116958
★銀行:第一商業銀行總行
★銀行代號:007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郵政劃撥:50118157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