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
報主: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創刊日期:1998-04-01
發報頻率:每週六出刊
訂閱人數:2,071
官網: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報
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勞工陣線-勞動者電子報
發報時間: 2013-10-19 16:00:00 / 報主: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公益聯播]新聞專區
編按

本文摘取自勞動者雜誌第173期,因受限於電子報版面,未能將其相關資料完整呈現,若讀者想要更深入了解,請看勞動者雜誌第173期。

基本工資的M型化效應

基本工資的M型化效應

■洪敬舒

  基本工資年年爭吵不止,但在所得差距持續惡化、經濟果實勞工享受不到的今時今日,基本工資的調整更具備必要性。因為基本工資的成長對於整體薪資,顯然具有實質的拉抬效果。

  基本工資一向是檢視勞資所得分配正義的重要關鍵。對勞方而言,法定基本工資的提高,等於是透過公權力直接要求資方對適用基本工資者予以加薪,因此基本工資愈高,勞方受益愈多。但相對資方而言,基本工資漲愈多,愈代表獲利的壓縮,以致基本工資漲與不漲,一向是近年來勞資雙方主要爭議的關鍵之一。

 

基本工資與分配正義

  面對基本工資的調整壓力,資方總一貫以增加經營成本並直接減損企業競爭力為由傾全力反對。甚至透過全國工業總會、全國商業總會等大型工商團體組織之串聯,一方面透過各場合向經濟部門施壓,另一方面則利用基本工資審議委會力阻調幅,而所謂的工商界大老,更不惜以「基本工資只會好到外勞」的悖論,公然要求「本勞與外勞基本工資脫鉤」,也因此基本工資便淪為企業眼中最大之惡。

  在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社會現實下,愈是利勞不利資的調幅,愈是符合所得分配正義的精神,因此在每年的審議角力中,只要基本工資的調幅讓資方抗拒聲音愈大,愈顯示資方獲利流向勞動者的量愈多。雖然企業總以「調整基本工資就是從資方口袋強行挖錢分給勞工」表達不滿,但從實質薪資倒退16年的真實巿場結構來看,倘若不以公權力為介入工具,強行提高基本工資,而是放任企業的將本求利思維,則底層勞動者恐怕難以盼到資方大幅加薪的施捨之舉。

  雖然勞工團體一再主張提高基本工資,有助於解決整體薪資只退不進的困境,而勞委會主任委員潘世偉亦曾公開表示,基本工資調升可以推動整體勞工薪資向上,但近年來基本工資的調整,僅對薪資相對偏低的低薪勞工具直接影響,但對薪資所得原本就較高的勞工而言,感受較為薄弱。這是因為基本工資在政府與資方的壓力下,雖連年略有成長卻幅度相當有限,以致較高薪者相對無感。根據主計總處102人力運用調查統計(見表一),101年受雇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薪資在3萬以下人數高達353萬人。換言之,一旦基本工資提高至3萬元,則感受到薪資所得增加的人口數必然達到400萬人規模,顯示基本工資與整體薪資之間存在連動效應,只是連動範圍受制調幅的多寡而定。

表一、受僱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

收入級距

未滿150000元

150000~19999元

20000~24999元

25000~29999元

人數(千人)

243

603

1222

1461

資料來源:主計處101年人力運用調查

  因此,論證基本工資的變化與整體薪資結構的關聯性,即為推動基本工資成長的主要依據。不過,現行政府單位對整體薪資的統計數據多為推估值,僅勞工保險的資料係採申報制,因此採勞保統計相較其他推估數,應更切合薪資結構的實際狀況。

  以2007年至2013年為例,在此7年間基本工資的變化狀況如表二所示。其中各年基本工資調幅從9%至1%不等,唯獨2007年7月至2010年底的3年半之間,基本工資固定於17280元,等於2007年至2013年有長達一半的時間形同凍漲。事實上此舉並非空前,早在1997年10月16日至2007年6月底長達10年之久,基本工資皆僵固於15840元,以致十年間的GDP與CPI成長,完全未能反應在基本工資數額上。

表二、近年基本工資調整狀況

 調整年月

2007.1

2007.7 

2009.1

2010.1

2011.1

2012.1 

2013.1 

 基本工資數額(元)

 15840

17280 

17280 

17280 

17880 

18780 

19047 

 調幅

 -

 9.09%

 0

 3.47%

 5.03%

 1.42%

(資料來源:勞委會)

 

基本工資對低薪族群的拉抬效果

  上述基本工資的變化,進一步對比勞保局的勞保被保險人月投保薪資統計,即可看出基本工資對薪資的影響。圖一即為勞保投保薪資在19200元以下,以及22800元以下各別佔全體投保人數之比例,從趨勢可見從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間,不論投保薪資低於19200元或22800元的低薪人族群,皆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19200元以下人數比自35.73%降至28.47%,降幅高達2成;換言之,隨著基本工資自15840提高至19047元,薪資在此範圍內的超低薪者都是直接受益者,且愈低薪者獲益愈大。

  基本工資拉抬薪資之效應不僅出現在超低薪群體,亦反應在投保薪資在22800元以下群體。同期間,22800元以下人數比亦由48.2%降至41.4%,降幅達到1成4,雖然此群體與基本工資之差距,從2007年近7000元縮短2013年3753元,但此群體人數比例仍持續下降,顯示基本工資的成長已將部分低薪族群「頂」進較高的薪資級距。

  除整體人數比例的變化外,就時間序列觀察,基本工資對低薪族群的影響亦有其一致性。當基本工資從15840元增加至17280元後,19200元以下群體比例即從35.73%大幅降至32.45%、22800元以下群體比例也由48.02%降至45.89%,降幅分別為9.17%與4.43%。其後三年間基本工資凍漲在17280元,此二族群比例即隨之產生「固化」,由2008年6月的32.45%及45.89%,微幅降至2010年6月的31.74%及45.30%,待基本工資再度於20011年從17880元逐步增加到2013年的19047元後,兩族群的下降趨勢才又轉為明顯,平均每年以1%左右的幅度穩定下降。可見基本工資停滯,低薪群體的比例也隨著固定,當基本工資上升,族群比例才會出現下降的現象。

 

基本工資對低薪族群的擠壓現象

   有低薪者因基本工資成長而獲利,但相對亦有部分低薪者因基本工資的提高,而被壓入部分工時者的行列。在勞保投保級距之中,凡投保薪資低於基本工資者,理應屬於部分工時,因此透過該項投保級距資料即可掌握部分工時人數。

表三、各年度勞保投保級距低於基本工資人數之比例

年月別

2007年6月 

2008年6月 

2009年6月 

2010年6月 

2011年6月 

 2012年6月

 2013年6月

適用基本工資(元)

 15840

17280 

17280 

17280 

17880 

 18780

 19047

低於基本工資人數

 166824

 199157

 207128

 245076

 273822

 308135

 306376

資料來源:歷年勞保統計

  從表三資料可見,自2007年起,投保人數低於基本工資之人數即呈現穩定成長趨勢,6年間成長78.2%。將上述資料轉化為圖形後即為上圖一下方的線段。在基本工資成長的同時,部分工時人數佔總投保人數比例亦從2007年的1.92%緩步成長至2013年的3.19%,顯示基本工資調整雖會帶動低薪族群提高所得,但隨著雇主成本的墊高,在利潤考量之下,亦可能觸發雇主以時薪制取代月薪制的誘因,造成低薪族群或初入職場者被迫接受部分工時,淪為社會泛稱的非典工作者。

 

基本工資的M型化效應

  基本工資成長導致部分工時人數增加,雖符合反對基本工資調漲的經濟學者所稱「邊際勞工會因最低工資提升反而受害」。但就整體而言,基本工資對於總體薪資構結具有M型化的雙向效應,在部分低薪者淪為更弱勢勞動者的同時,有更多的低薪族群也因基本工資的調整,帶動薪資及所得的成長。

  且就統計數據而言,不論是成長幅度或人口數量上,因基本工資成長而增加所得的受益人數,遠較轉為部分工時者比例高出甚多,顯見基本工資為數龐大的低薪族群而言,從中受益的人數仍多於受損人數。況且,若可從法令保護角度,針對部分工時者提供相對應之保障,例如提高時薪、降低勞保強制納保門檻,或限制經常性周工時總數低於35小時,才可採用時薪制等措施,相信對於原本就需要部分工時工作形態者如學生、家庭照顧者,將更助益。

 

偏低基本工資形成巿場排除

  基本工資成長導致部分工時人數增加,雖符合反對基本工資調漲的經濟學者所稱「邊際勞工會因最低工資提升反而受害」。不過,該論點亦認為基本工資的提高,使得雇主基於總體成本與勞動力考量進而採取不聘雇的手段,造成邊際勞工淪為失業者。但就圖二資料所示,部分工時人數雖逐年增加,但失業率在2010年後卻反而略為下降,顯然基本工資提高並不等於失業率就會增加,反而是基本工資從2010年至2013年持續成長的同時,總體失業率卻持續從5.21%持續降至4.15%。

  換言之,近年來台灣是呈現「基本工資提高有助於失業率下降」的現象,而此現象或許與工資誘因有關。根據古典經濟學所主張的「巿場排除」,偏低的工資會造成勞動意願的低落,導致勞動力退出巿場;反之,工資偏高而壓縮利潤,反而變成雇主退出巿場,而當前台灣正同時存在著大量缺工與失業的巿場矛盾。進一步分析失業率,不難發現15至29歲的失業率,遠高於一般失業率,顯然當前台灣的失業主因應屬於「工資偏低造成勞動意願偏低」。一旦投入勞動巿場所能獲得的報酬價值愈高,則鼓勵勞動力進入巿場的誘因意願也就愈高,而前述基本工資與失業率間的關連性,正是反應此一論點。

 

分配正義唯有靠基本工資

  台灣拼了幾十年的經濟,勞工卻換來實質薪資倒退16年的代價,足證缺乏分配正義的經濟政策,勞工一切的努力徒然是為雇主作嫁。此一現象不僅台灣,更存在世界各國,但已開發國家如美國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者克魯曼呼籲下,歐巴馬已著手提高最低工資;開發中國家如印尼將最低工資提高至44%,泰國部份地區的調幅更接近100%。

  反觀台灣,基本工資的漲幅卻如牛步,因為政府至始只知虛假作戲,僅會道德呼籲企業加薪,但可同苦不能同甘的經營生態早已深植各產業的同時,企業怎麼可能自願性的推動薪資合理化?因此,馬政府若真心要促進分配正義,則基本工資將是唯一合理、合法的政策工具與手段。(作者現為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

小額捐款挺勞陣

小額捐款挺勞陣 堅定的信念,緊握的雙手 勞陣更待您資金的扶持

勞工陣線推動各項勞動與社會政策的改革。我們不斷的努力,也希望各界對於勞陣的政策推動,給予批評與鼓勵,我們更期盼各位朋友,按以你所能,在經濟上支持勞陣。

★帳號:347118069803
★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公館分行
★銀行代號:822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捐款帳號:09310116958 
★銀行:第一商業銀行 總行營業部
★銀行代號:007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郵政劃撥:50118157
★戶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推薦訂閱
媒體觀察報第四期:洪仲丘案熱潮下的台灣媒體@【媒體觀察電子報】
台塑恫嚇學界之訴駁回@【蠻野心足Wild at Heart】
轉寄『基本工資的M型化效應』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