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南西˙霍蘭《愛上萊特》|為自己活的勇氣─嬉遊文字─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26,2022【試讀】南西˙霍蘭《愛上萊特》|為自己活的勇氣

有時候會忍不住想,如果這樁不倫出軌之戀,男方不是以建築獨特創意風格見長的萊特;女方不是鍾情於女性自主、捍衛男女平等權益的前衛女子,那麼這會不會只是一段尋常的浮世男女常見的愛慾情事?
小說人物確有其人,愛情也的確存在,只是作者南西˙霍蘭透過資料蒐集彙整、企圖在真實之中虛擬情境,酵化真實的存在性。
現有的文獻資料,幾乎不曾見到女主角梅瑪對於這段戀情的想法或者記憶,但許多專家學者透過研究,確認了梅瑪對於萊特建築產生的影響力。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判斷兩人之間愛戀,的確吻合「恨不相逢未嫁時」?兩人的確是心靈相囑的靈魂伴侶?
閱讀至前半部時,我其實充滿質疑,因為萊特的話語就如同一般出軌的男子無異,像是:家庭生活乏味、和髮妻無法溝通、呈現僵局、婚姻是一灘死水、早已名存實亡……云云。
除此之外,當萊特向妻子攤牌卻遷就妻子所求,希望給彼此一年時間確認婚姻再無挽回可能時,更讓我質疑萊特居心,那個所謂「只要談談就感覺是一種解脫」,根本是無稽之談。
是我偏見太深還是看多了以愛情之名進行傷害之實的山寨版愛情,因此對所謂的真愛、心靈伴侶失去信心?

留在無愛的婚姻,不啻是一種賣淫
不過閱讀完整本書之後,當可發現,這絕非一個單純論述婚外情的故事,也絕非強調,出軌未必只是情慾的騷動作祟,當然也未必代表真愛決定性的存在特質。
而是重申,為自己而活的勇氣!
雖然誠實面對自己,可能因此傷害無辜的他人。然而對於他人未必是一種解脫。
如梅瑪的丈夫法蘭克,可能因此而找到真正願意為彼此付出愛與關懷的對象;而萊特的妻子也可能因此開展生命的第二春。
只除了雙方孕育而生的孩子,必須承受父母離異事實,以及當時不見容於社會的不倫之戀所加諸的傷害。
相較於萊特,其實梅瑪更加勇敢,因為儘管曾幾番搖擺不定,但最終還是痛下決心,無論她和萊特是否能夠白首到老,她確認自己再也無法和丈夫法蘭克繼續生活。
透過梅瑪,書中闡述諸多女性主義論述,教我印象深刻也深深引以為戒。
如「一旦婚姻中喪失了愛,那麼這個婚姻就不再神聖。但如果在婚姻之外,發生了真實、偉大的愛,那麼它是神聖的,有其權利。」、「每一對情侶都必須藉由同居,確認對彼此的愛,藉此提昇自己和人類的生活。」
梅瑪為了忠於自己、忠於愛情,離經叛道,勇敢地選擇遭世人詬病的方式生活,不可否認,違背婚姻誓約的確是錯,然而無愛的婚姻難道不違背道德?她說,留在已經沒有愛的婚姻之中,不啻是一種賣淫。
除此之外,也提出許多足以教人深思的論見,如「法律和規則是為一般人而定的」、如果我能說服自己,人是因為其他人的犧牲而獲益……如果能對自己撒謊,那麼我會留在家人身邊。」
我喜歡這本書,原因在於,提供很多中肯的觀點以及引人深思的論述。無論是面對愛情還是自己。
你一定聽過很多怨偶,始終不肯離異,原因就在於希望可以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因此勉強彼此,繼續一段婚姻關係,殊不知,這反而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讓孩子置身不快樂的家庭氛圍之中,怎可能成長為身心靈健康快樂的人?
可惜的是,無法透過這本書感受到萊特建築的魅力,不過,卻成為疑惑自己生活之際,有了可以參考的指標。
你勇敢面對自己、面對生活了嗎?
還是依舊困囿於世俗成見,將自己捆綁,幾乎窒息?
也許可以閱讀這本小說,讓自己有機會換個角度、面向思考未來以及自己究竟是什麽又想要擁有什麽。
圖片出處| http://www.amazon.com/Loving-Frank-Novel-Nancy-Horan/dp/0345495004 http://www.dailymail.co.uk/home/books/article-1092279/Wild-passion-high-society-Loving-Frank-Nancy-Hor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