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嬉遊文字
報主:嬉遊文字
創刊日期:2003-08-08
發報頻率:不定期
訂閱人數:929
官網:
http://blog.udn.com/yuling.maggie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嬉遊文字報
嬉遊文字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嬉遊文字
發報時間: 2009-09-07 05:00:00 / 報主:嬉遊文字
[公益聯播]『愛分享實物銀行』─ 弱勢家庭物資轉贈計畫
本期目錄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圖說|大屯溪幸福農莊水稻田

關於幸福的定義,可能因人而異,但是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必然是選項之一。

健康的身體仰賴健康的食物,健康的食物需要無污染的環境,只是土地因為化學原料、因為都市化、工業化經年累月的影響,病入膏肓;以毒攻毒成為植物、土壤的反撲,一種惡質的循環,悄悄上演,直到身體出現異狀、直到天氣不合常理邏輯的極熱酷寒,我們才發現「救地球」如此刻不容緩。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因為工作之故,接觸自然農法,黎旭瀛、陳惠雯夫妻的故事,只要有心追求健康或者嚮往田園生活之樂的人應當都不陌生。不同於有機耕作,自然農法強調,讓土地經由大自然生物鏈循環運作,恢復原生自然的純淨狀態。

土地是活的,只要保持原生狀態,就能讓植物茁壯成長,即便有蟲害,植物本身也會產生抗體驅蟲,而這抗體,在我們食用之後,也會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用來消弭侵害身體的病菌。 順著自然的法則行事,什麽季節該種植哪些作物、什麽地形適合哪些作物生長……不再逆天而行,大自然自然會展現豐富的饋贈。

生命難道不也是如此消融成長?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秘K,生命難道不是也以此分階?幼年、青年、壯年、老年;幼年時期也可再以這四階段分類,以此類推,甚至每一天,不也可以以此類分?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圖說|農莊主人黎旭瀛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圖說|惠雯和甜美的秋葵

那次工作,我幸運地品嚐了惠雯親自烹煮的鮮蔬,自此愛上了碩大甜美的秋葵,每年盛產期,我都買上好幾把,放在家中,川燙後拌醬油、黑醋大啖,那滋味,雖然遠不及惠雯農莊栽種的甜美,但對我而言,現階段能擁有這樣的幸福已然足夠。

前段時間訪談阿原肥皂創始人阿原先生,他提到自己相信「善因循環」;以善待人必然能獲致善的回應。我想大自然也是一樣,以愛呵護、疼惜,它必然也會以愛相應。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大自然的反撲如此血淋淋(海嘯、地震、水災),難道我們還可以撇頭閉眼,假裝看不見?!

但每個人有各自日常生活的艱難需要克服,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甚至意願,避居山林與土地為伍。

那麼生活中,你可以作些什麽?垃圾分類是其中之一,只是我總想,我們費心分類之後,環保局是否真的分類掩埋處理?如果垃圾最後還是殊途同歸,那麼意義何在?

減少使用衛生竹筷、免洗餐具?只是我總忍不住想,洗滌餐具的洗潔精對環境的污染,難道不也該同步進行,否則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異。

順應自然才是環保的主訴求,很多人其實是本末倒置,就像很多廢物利用,其實得先買廢物,這難道不弔詭?甚至為了作廢物利用得買很多製作工具,這也違背了本意。

我還沒能力作到大我,因此努力實現小我。對我而言,如果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變好,那麼世界不可能多糟;如果每個人都心存善心,世界上怎可能有惡人?因此,關於生活中所有的一切,無形還是有形,我都奉行,只要每個人都讓自己變好,世界就會是好的。

環保也是一樣,不用刻意,只是順著大方向、大原則走,盡量作,讓環保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會對自己造成困擾,不會覺得需要另花心思、力氣去作,這樣才可能永久持續。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黎旭瀛、陳惠雯的「幸福農莊」就是這麼開始的,從住家附近租賃一小塊農地,到最後移居大屯溪附近開墾,因此識得、聚攏一群愛好自然耕作、崇尚自然生活的朋友,而你如果也喜歡,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可以當個兼職農夫。

如果還是覺得太複雜,那麼可以先從社區開始,邀集同住鄰居,綠化社區公共區間,除了花卉難道不能種植蔬果?甚至頂樓也可以開發利用,一切只看自己是否肯花心思。如果還是覺得工程浩大,那麼在陽台種些香草、蔬菜吧,只需要一點時間就可以有豐富的收穫。不知該如何著手進行可以買本書來學習、如果連書都覺得費事,那麼也可以上網搜尋資料,或者走趟圖書館都是可行的方式。

地球生病了、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壞了

圖說|惠雯用農莊栽種的稻米、蔬菜烹製而成的美味午餐

樂活生活,其實不盡然是因為吃得健康活得健康,而是從心底感覺活著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當每個人休閒假日急於擁抱山林,四處找郊區踏青,我倒覺得在自家綠化生活更實在。

從現在開始,我準備自帶便當盒和買晚餐或者宵夜甚至帶杯子買飲料,我想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 你呢?有什麽計畫?


相關連結:
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http://www.shumeifarm.tw
阿原肥皂|http://tw.myblog.yahoo.com/yuansoap

圖片出處:

http://www.flickr.com/photos/hsiaoyang/sets/72157620543027605/
http://www.flickr.com/photos/bettaman/sets/72157621930288941/
http://www.flickr.com/photos/richy/sets/72157621725059277/

推薦訂閱
【讀本書】小聲說話|不討厭排斥不等同於愛@【嬉遊文字】
【No.194】一校一書,全校瘋閱讀@【【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電子報】
轉寄『環保從日常生活開始』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