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書】《餡餅的祕密》|看見事情的本質─嬉遊文字─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pril 26,2022如果你也擁有小孩般赤子之情

書名|餡餅的祕密The sweetn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
作者|亞倫˙布萊德雷Alan Bradley
譯者|丁世佳
出版|漫遊者
ISBN 978-986-6858-94-9(平裝)

上一次接觸到化學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我隱約記得元素周期表,但那應該是我國中年代的事情了。也記得自己曾經背誦,此刻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背誦的用途,可見沒選讀理科的確是正確的,雖然我高一曾經是自然組,雖然也有過覺得數學真的超有趣的年紀(一切毀於sin和cosine這類三角函數)。
十一歲的芙拉維亞因為一本《基礎化學》開啟了對化學的濃厚興趣,早逝的母親、耽溺集郵的父親,與興趣迥異的兩位姊姊,讓芙拉維亞只能自己在生活中找樂趣,作弄姊姊是其中一項,利用她們當作化學實驗的對象,驗證自己調配藥劑的成效。
日子原本可以如此單純地繼續,沒想到卻有意外造訪的神祕客人,與父親在書房裡起了口角。
當夜凌晨三點多,正值夏夜,天亮得早,芙拉維亞在花園黃瓜圃散步之際,發現一具瀕死的屍體。在她俯身貼近他的臉龐時,聽見他呼出最後一口氣,說道,Vale!
是那個男人!芙拉維亞瞥眼屍體身上的服飾、那一頭火紅的頭髮,正是她透過書房鑰匙孔偷窺所見、那個和父親起口角的男人!
他怎會死了?莫非兩人因為口角爭執,父親失手殺了他?
父親成為首號嫌疑犯,並且鋃鐺入獄,芙拉維亞卻憑藉著透過書房聽到的、父親與男子爭執的一小段對話,開始了偵查真相之旅。

如何揣摩一個十一歲女孩的語氣、從她的角度看待成人的世界、成人的思維,該是作者寫作這本書最大的挑戰。我總忍不住疑想,如果書中主角是個成年女子,那麼偵辦的方向和角度是否會有不同?最後是否都能如實發現真相?化學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是否又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我想起年少時期風靡一時的電視影集「百戰天龍」裡的馬蓋先,總是可以在危急時刻,利用物理、化學等知識脫離險境。當時就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能耐,可以從容應對人生可能發生的、不可預期的災難。

不能說這本小說短小精幹,但閱讀之際,卻感覺無比俐落,也許是因為小女孩的思維純淨,因此處理相關線索時,總是容易看見事情本質,不受成人世故的老練和易受情感蒙蔽、過往經驗值所干擾。
遺憾的是,自己無法融入小女孩思維,因此閱讀時,總是以自己慣有的思考方式解析小女孩蒐尋的零碎線索,再加上對化學的陌生、腦海又時而浮現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鑑識人員可能如何現場蒐證、分析線索,連豪斯醫生也來湊一腳……因此攪得自己全然失了陣腳,跟丟了小女孩的腳步。
很氣餒呢。可惜了一本精彩的好書。
如果你也擁有小孩般赤子之情,或者沒有受太多電視節目污染,一定可以跟著小女孩的步伐,透過一點簡單化學原理、一些些魔術、理解郵票保值的典故、更多的理性、邏輯推理,進而興味盎然地推究謀殺的真相,甚至還讓你興起重新研讀化學的樂趣呢。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