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成果故事─百里香兒少關懷月刊─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03,2014服務成果故事
服務成果故事 社工小萍
【前言】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德芮莎修女。
本會自民國94成立以來,即以「整合社會資源網絡,推動兒童、青少年保護理念與工作,提昇兒童、青少年權益,進而促進發展健全人格與自我成長」為宗旨和本會之使命。
【案例】
小運是一位來自名為單親實為隔代教養的孩子,個子小小皮膚柚黑臉上掛著一抹靦腆的笑容,初次見面是在學校的輔導諮商室,在這笑容底下蘊藏著令人心疼的家庭背景,父母親已離異,父親則正在監獄裡服刑,等到出獄時個案已到成年的年齡、目前的法律監護權雖然是在案母身上但案母因生活因素所以並未與小運同住所以實則是由案祖母在養育與教養,然而案祖母已年近耳順加上雙眼失明、糖尿病、洗腎等,由此可知這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小運來說是極大的影響,
小運因而在家庭功能式微的情況與缺乏良好的學習模仿對象下造成在性格上的偏差,因而在兩性關係相處的尺寸拿捏上失了分寸,最後因妨害性主罪而遭法院管束保護而轉向到本會協助追蹤關懷輔導。
【服務歷程】
這樣的的個案屬於非志願案主加上是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因此初次的接觸可說是令社會工作者格外的小心謹慎思想如何建立專業的信任關係,因此在初次會談前即先連結相關資源如,與案班導師會談了解個案學校生活情形、班上同學互動;保護志工長期陪伴下來對個案的看法與建議;社區資源連結的運用如教會中針對這年紀所設計班級的連結;最近親屬的照顧與教養評估…等等,最重要的是與個案的會談之後如何評估問題需求及擬定處遇計畫,以及個案執行的成效。
所以在擬定處遇計畫時需個案的共同參與互相討論,以個案的優勢來做處遇計畫的前提,藉以激發出個案的潛能,並且減緩因缺乏能力而產生焦慮或逃避的行為,進而能自我願意改變提升能量,改變過去不再重蹈覆轍,有嶄新的人生。
【問題/需求】
社會工作者經過多方資源的連結會談之後,發現個案雖然是低收入家庭(案祖母與案姐3人相依為命),但各方的經濟補助資源大都協助申請到位,因而歸納出個案處於國中叛逆以及在兩性好奇階段,因而決定先從品德教育、兩性正確交友、人際互動相處等來著手關懷輔導。
【個案改變】
經過多方資源的介入如,案班導師、社區資源、志工…等等,以及個案因為有接收到各方的關心與鼓勵的感動,因而願意為自己之前所犯的過錯承擔責任,如自願去做愛校服務之實際行動來表明懊悔之心。
【結語】
從事社會工作即代表著被賦予了許多的責任與使命,案例中的小運因家庭功能式微在成長過程中被忽略以及缺乏正確價值觀的教導,故而在生命歷程中犯下錯誤,但難能可貴的是在社會工作者以及各方資源介入輔導之後,因為感恩所以願意面對過往,而能再次展次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