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報

內湖人
報主:內湖社區發展協會
創刊日期:2011-12-30
發報頻率:每週出刊五日
訂閱人數:70
官網:
http://www.nei-hu.tw

近期電子報


訂閱便利貼


將貼紙語法置入您的網站或部落格當中, 訪客可以輸入mail取得認證信,並按下確認連結後, 快速訂閱您的報紙。
預覽圖
訂閱內湖人報
內湖人
-----------------------------------------------------------------------------------------------------
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內湖人
0000-00-00 00:00:00/ 報主:內湖社區發展協會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本期目錄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

在「能力的內涵」一文中,我們將「能力」區分為「學習能力」、「執行能力」與「專業知識」,其中,尤以學習能力為其他能力之基礎。因為學習能力就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並非是學到什麼東西),有了這樣的方法與技巧,學習到知識後,就形成專業知識;學習到如何執行的方法與技巧,就形成執行能力。所以說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觀察到有人學的很快,有人卻學得既慢又辛苦,原因何在?其關鍵即在學習不懂得使用方法。認知到學習有其方法,經常演練這些方法使之成為習慣,學習將會又快又透徹,能力、知識的成長也就會加速。

 

一般而言,學習新事物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拆解法(top down)當面對的是既成的一套的知識系統,最好的方式是先將整套知識分拆為局部(子系統),了解個別部件(子系統)本身的意涵、整體與子系統間的關聯、以及部件與部件之間的關聯性,通透了解後,進一步再針對個別部件往下拆解、分析更小的部件。充分掌握事物的結構與層次,即能透徹了解整個事物的內涵。

 

譬如學校的學科就是一個系統,傳授時會區分為幾大部分,每一部分各有數個章節,各章節還可往下細拆為幾個小節,部分、章節與小節中有其關聯性,這都是方便學生吸收的做法。可惜的是,部分教師講授過程中,易忽略提醒學生所在的章節屬於整體哪個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為何,導致學生最終只學到個別部分的知識,反而忽略學科通盤的融會貫通,淪為見樹不見林,同樣犯了學習不用方法的毛病。

 

學習的第二種方法是併整法(bottom up)。當面對的事物未經整理成套,或是資料取得有困難時,即須由蒐集資料做起。蒐集資料的過程猶如瞎子摸象,一開始資料不足時,僅能摸索到少數部件,隨著資料的累積增加新的部件,蒐集到六、七成後,即可嘗試由已整理的資料,去推斷事物可能的全猶如一開始雖是摸到象鼻、象腳,但有六、七成把握後,可嘗試跳脫部位的層次,推論其整體為何。在此過程中,要交互運用歸納、推論及系統思考的技巧,練習去推論整體的輪廓與內涵。

 

學習的第三種方法,則是拆解法與併整法的混合運用。在透過併整法掌握事物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樣後,即要跳脫個別部件的思維,往上提升到全體的層次,再透過推論,以top down的方式重新拆解、架構其組成系統,對整體的掌握度即可提升到不同層次。

 

上述三個方法都易於了解,但三種方法運用的熟練度與火候,就決定了能力的高度。因此,將學習方法運用得愈熟練,甚至進一步將其內化成為習慣,即能提升學習能力,進而推升整體能力的層級。


(本文取材自「聯強EMBA」,分享與社區朋友共勉之)

推薦訂閱
@【杜華心理諮商所電子報】
@【自從六輕來了】
轉寄『學習能力』這期電子報

寄信人暱稱  寄信人email
收信人暱稱  收信人email

  • 社群留言
  • 留言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