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紀律,就沒有積極度─內湖人─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5,2019沒有紀律,就沒有積極度
人才=(能力)×(人格特質)×(積極度)
「積極度」非常重要!沒有積極度,就是有再好的能力、人格特質都是枉然;但是能力本身沒有價值,是能力去運用與執行出來的結果,才是能力的價值。而沒有積極度就是不去執行,結果是「0」,價值就是「0」,那就什麼都不是!這是人人易懂的道理。
「積極度」,還分為「主動積極」與「被動積極」兩個層次。
「被動積極」是指在別人設定的目標下,會積極主動去做去完成,也就是所謂「使命必達」型的人。但是當目標達到後他就停止,並不會想要去超越目標;甚至當別人沒有給目標時,他就癡癡等待別人給目標才會啟動。這種積極是種依賴主管被動執行的習慣與心態。所以,主管就要密切關注,這是要一再給目標才會往前做事的人;其實這是「假積極」,主管要能明辨,才不會誤判。
反觀「主動積極」的人,是從認知上去理解事務的價值,而自動自發要去追求與達成這個價值。這就是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論中,最高層級的「自我實現」需求,是一種會自我挑戰更高標、自我考驗、主動自主的行為特質。他不以達到別人給予的目標為滿足,因此他會盡其所能、想盡方法、鍥而不捨的達到最極致的境界。所以,是主管真正的好幫手,也是「真積極」的人。
但是,有很多人不是怠惰懶散不積極,就是說了一口「好積極」!
為甚麼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該積極、要積極」卻是光說不行呢?其主要罩門就是「自律性不足」!
我們知道,當一個人了解了事物的價值而想要去追求,就必須努力,必須改變習慣,必須面對很多挑戰,必須克服很多困難!但努力、改變習慣、面對困難,都是辛苦、痛苦的,是需要有毅力的自我要求,去面對與克服這些痛苦。
但是人性的好逸惡勞會讓人因而卻步,不願去做,這就是自我要求的「自律性」不足。所以,雖在認知上知道要積極,但無法克制自己好逸惡勞的本性,只留存光說不做的「一口好積極」。即使有時會痛定思痛奮起積極,那也只是曇花一現。
「自律」是一種能力,是在認知對的、好的事情,就會自我要求去改變、去執行。這是一種能要求自己克制好逸惡勞的人性,並且忍受困難與痛苦的毅力,所以就呈現出他是很有紀律、並持之以恆的人。反之,當一個人非常沒有紀律,隨自己的興而我行我素,就是一個自律性差的人。那就不會在職涯上不斷的學習、改變而積極去實踐。
因此,由一個人在各方面的紀律性,就可以看出其内在潛藏的「自律性」。所以,「沒有紀律,就是不會自律,也就沒有積極度」。(本文摘自《觀念漫談》一書,分享與社區朋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