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教養、修養─內湖人─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January 25,2019家教、教養、修養
「家教」「教養」「修養」這三個名詞我們都很熟悉,但也隱含很深的道理!
對小孩,我們會稱讚說:「家教很好…」,或者批評說「沒家教…」。其語意重點不是小孩,而是父母是否盡到該要有的教育責任。所以,毁譽都由父母承擔,因為小孩自己尚未成年,父母就要負責任。
到了中大學及出社會初期,我們會用「教養」這名詞來形容。因為不但家庭要負責;教育體系的老師、教育環境,也要承擔教育的責任。
但是出社會一段時間後,就會用「修養」一詞。不管「家教」如何?「教養」如何?已是成年人,自己就必須為自己負責。
自己在生活中要不斷的學習、自省,不管過去是否家教好、教養好,只要是不好的、不足的,都是自己的責任要去學習、修正與提昇。假若沒有自我去認知察覺,自我要求的去提升改善,那就是自己的問題。因此,被批評「沒修養」「沒禮貌」,就得自己承受。
更何況社會不斷進步,就會增加很多的新規範、新禮儀,需要每個人注意與持續的去學習遵守;如果一個人不學習,就會產生「個人修養問題」!那就會聽到別人在背後暗自批評的話語,從「沒家教」「沒教養」到「沒修養」「沒禮貌」…
比如很基本與常見的:在大辦公室、餐廳等大眾場合大聲喧嘩,無視別人的存在,甚至自以為是的大呼小叫;在大型會議、演唱會場不關手機;不遵守該做的簡易維護,隨手清理辦公室、會議室、洗手間等公共場所的清潔整齊;在吃到飽的餐廳不注重吃多少拿多少,恣意拿取過量不吃而浪費食物;不排隊、任意插隊甚至大言不慚…!
凡此種種文明社會該要有的守則、禮儀,都是要自己去學習,並且自我約束與自我去要求而養成習慣,這就是基本修養;而不是隨自己的興,目中無人率性而為,形成「粗魯當豪氣」「大聲叫理直氣壯」「佔便宜叫賺到」「付錢的就是大爺」…等等行為。其實大家都在看、在評斷……那是甚麼樣的人!
所謂「相由心生」,長期下來一個人的知識能力、人格修養,形於外就叫「氣質」。一個有修養有氣質的人,是被尊重、被尊敬的!
所以有人說一個人過三十歲以後,就要對自己的長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