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教育電子報029】如何丈量公平?─性別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22,2016【活動快遞】 「尊重多元 揮別暴力」影像座談活動
◇時間:2010/11/7(日)下午2:00~5:00
◇地點: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花蓮市中美路81號)
◇與談人:陳怡君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世新大學兼任講師)
◇人數:預約報名20人,現場開放5名。
◇費用:免費,請先預約報名。
◇報名:請來電(03)8246-533預約報名,
或是寫信到staff@kkbooks.tw(來信請留連絡電話)。
◇主辦單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協辦單位: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公益彩回饋金補助
拳擊手套布娃娃的故事在說的是......
「這個男生真的好娘喔……」「這個女生怎麼那麼MAN哪……?」 國中校園裡,很會做娃娃的娘娘腔阿弘,與很會打拳擊的男人婆小夏,兩個人都沒什麼人緣,都對人生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慮與憤怒。 小夏的媽媽,是個優秀的拳擊教練。她相信小夏跟她一樣擁有優秀的拳擊天份,她希望小夏能成為優秀的拳手。不過小夏卻只想做娃娃,夏媽很煩惱。 而阿弘的爸爸,跟阿弘媽媽離婚後,獨自撫養阿弘長大。兒子進入青春期,老婆又不在身邊,也對於兒子的教養備感煩心…… 有天為了打破現狀,阿弘、小夏兩人相互約定,阿弘教小夏當女生,小夏教阿弘當男生,因而譜出一段青澀的青春戀愛物語……
【活動快遞】多元繪本,性別賞析
孩子喜歡繪本,成人也喜愛繪本,在繪本的無限可能中,妳/你知道如何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嗎?妳/你知道繪本可以提供更多元的觀點、性別教育、自我認同、自我保護的議題嗎?
請來參加多元繪本,性別賞析,將有來自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帶領人,介紹來自各個國家、各種領域的繪本,並且深入分析繪本的意涵、運用的方式。讓繪本帶領孩子與家庭,打造更多元、平等的世界。 這次,將一口氣介紹六本繪本,並且穿插帶領人以加到印尼徒手蓋房子的多元文化體驗與省思,錯過可惜!
◇帶領人:林以加
◇時間:2010年11月6日(六) 早上10:15—12:00
◇地點:主婦聯盟共同購買消費合作社 彰化好所在(彰化市中華西路165號)
◇繪本:《愛花的牛》、《不是我的錯》、《六個男人》 《河這邊,河那邊》、《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有色人種》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協辦單位: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彰化好所在
公益彩回饋金補助
◇注意事項:
1、請於站所填報名表,或電洽淑靜 0922-768759
2、提供臨時托育服務,請於報名時登記。
(未事先登記者,若保母人力已飽和,請自行安置孩子)
【活動快遞】帶著孩子走天涯
說說。看看。讀讀。寫寫
性別多元成長團體
◇主講人:楊佳羚 ( 瑞典隆德大學社會學博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前秘書長)
◇時間:2010年11月18日(四)上午10:15—12:00
◇地點:主婦聯盟共同購買消費合作社 彰化好所在(彰化市中華西路165號)
楊佳羚在瑞典求學期間,帶著孩子去過十多個國家,親自體驗了不同國家對兒童、家長的空間規畫,這一次,她要來分享帶著孩子走天涯的點滴與空間觀察。也請你/妳帶著身邊的空間觀察一同來分享。
◇請拍下或記錄空間,以及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的空間觀察
1. 社區公共空間
2. 社區公園空間
3. 從自宅到社區公園所走的路程,怎麼去?從自宅到學校(包括幼兒園、保母家、如果有的話),怎麼去?如果是推娃娃車、大人小孩騎腳踏車、路上的狀況如何?
4. 假日家庭都在做什麼?如果要去景點玩,交通方式是?如果要去附近景點又不想開車去,有哪些景點是利用公共交通運輸或騎腳踏車走路可達?
5. 公共交通運輸(公車、火車、飛機......)對於帶小孩有哪些不便的地方?
◇主辦單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協辦單位: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彰化好所在
公益彩回饋金補助
◇注意事項:
1、請事先向站所報名,或電洽淑靜 0922-768759
2、有臨托需求請事先登記以便安排臨托人員
【好文共享】如何丈量公平?
文/卡蜜兒(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會員)
晚上八點多,六個月多的小嬰兒肚子餓,全家移至樓下廚房,媽媽拿出糙米粉加水和成泥,利用晚餐剩餘的食材做副食品,六歲的姐姐喊:「我也肚子餓了」,媽媽將紅蘿蔔磨成泥、將蛋黃攪碎,問女兒:「你要吃餅干、奶酪、還是水果?」六歲的女兒不說話,似乎是對於既有選項不太滿意,媽媽已經學會不急著為她解決問題及留時間給孩子回應,專心於即將完成的嬰兒食物。只聽見六歲姐姐大喊:「不公平,為什麼弟弟有,我都沒有」。身經百戰的媽媽決定不與她爭辯,在一開始其實已經問過她,但是她不回應這件事,輕巧地回應:「原來你想要跟弟弟吃一樣的,沒問題,我可以立刻弄!」。六歲姐姐滿臉嫌惡地看著那堆黏糊糊的食物,搖頭拒絕媽媽的「好意」,當下明快決定要喝有機燕麥奶當自己的宵夜,媽媽把副食品處理好後,立刻為六歲姐姐泡了一杯燕麥奶!
隔天,母女一起在廚房工作時,進行了一場關於「公平」的對話:「你覺得弟弟有的,你也有,就是公平嗎?你們二個都吃一樣的東西就是公平嗎?可是你不喜歡吃弟弟的食物,因為他現在只有二顆牙齒,吃的東西都必須弄成泥,這樣是不是不公平?弟弟看你吃蛋糕,但是不能吃,這樣是不是也不公平?你現在六歲,弟弟六個月,你們需要的東西不一樣,要怎麼才叫真的公平?那弟弟可以去幼稚園嗎?這樣才公平?但是老師恐怕沒辦法照顧他……」。媽媽知道孩子要的是一種被同等對待,而不是一模一樣條件的待遇,可是這真是一個談論「公平」議題的良好時機,六歲的聰明姐姐馬上理解到,如果不是自己需要或喜歡的,與他/她人相同,並不見得是就是「公平」。
前幾天演講時,講了這個小故事,在座的成人們,立刻理解這種形式上平等的荒謬性,這讓我有很好的機會談論性別平等,「為什麼每次總是在講要怎麼幫助婦女、同志,現在什麼年代了,女人都爬上天了,一直幫助女人,這樣對男人很不公平」(通常還會再加上一句,我們男人很苦命)。如同這個六個月嬰兒與六歲孩子的故事,在過去以男性中心建構起來的社會,非男性或不陽剛的人,大多處於較不利的地位,當我們試圖得到較為合理的處境時,就需要給不利地位者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如果大家永遠都得到一模一樣的待遇,那麼,「公平」的理想,更難以達到!
至於,六歲與六個月孩子關於公平的爭論,應該不太會有罷休的一天,等到六個月嬰兒變成二歲、四歲、六歲,懂得更多的計較及語言能力,有更多的需求及需要,這些權衡,將一直繼續。但願她/他們理解,「公平」沒有標準,而且丈量公平的方式,很難,也不能被固定!
(原載於《台灣立報》,性別版,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