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教育電子報061】「扮家家遊」社區種子,台九線萌芽!─性別教育電子報─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December 22,2016【性別教育電子報061】「扮家家遊」社區種子,台九線萌芽!
《性別教育電子報》第061期 2013/05/09 | ||||||||||||
| ||||||||||||
「扮家家遊,遊台九」社區種子培訓─宜蘭、花蓮場紀實 | ||||||||||||
(圖:4/9宜蘭場上課實況/楊婉琪攝) 「扮家家遊,遊台九:性別與家庭教育社區種子培訓」的第一站,到了宜蘭的羅東社區大學,成員包含社大學員、學校教師、以及關心性別教育的社區民眾。課程從成員對於「家庭」的概念討論開始,包含家庭的成員、功能、多樣性等等,講師以貼近生活的經驗與媒材,討論家庭中的性別議題。談到家庭型態與習俗文化時,有幾位成員分享了自己的生命經驗;同時成員們也分享了身邊的多元家庭小故事,開啟了大家的視野。
(圖:4/16學員熱烈投入遊戲/楊婉琪攝) 第二週的培訓講座聚焦於多元家庭與多元文化主題,在介紹完相關概念之後,便分組進行「扮家家遊」遊戲體驗。成員們一邊觀察房屋與人物卡的組成,試著將多元家庭的概念融入自己的故事,並且在組員說故事時互相回饋。無論是從房屋卡延伸討論現代社會的居住形式,或是分享自己對於人物卡的解讀,不少成員表示「扮家家遊」刺激了自己對於家庭的想像,透過遊戲操作,更加理解了多元家庭的概念。 (圖:4/23學員分享教案/楊婉琪攝) 最後一堂課是大家最期待的發表時間,經過小組討論,成員互相交換心得,並設計出不同的教案。有的組別針對中年級小朋友設計出故事接龍的遊戲方式,刺激孩子們的創造力、想像力與連結能力;也有組別針對高年級小朋友,在遊戲中設計出不同的提問方式,期待能讓孩子學習傾聽,並且打破刻板印象;或是以人物描繪的方式,讓國中生學習看見多元,尊重差異。 (圖:4/12花蓮場上課實況/羅惠文攝) 除了宜蘭區的課程,花蓮區的社區種子培訓也同時開跑。在「性別大悶鍋──家庭中的性別議題」課程中,講師從社會學的角度,以「人的一生」為主題,帶領學員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分析了不同階段會遇到的性別議題;而「彩虹雞尾酒──多元性別」課程則是讓大家透過討論與實際操作「性別特質卡」的方式,檢視性別刻板印象,並讓成員練習挑戰二元框架。
(圖:4/19分組進行扮家家遊/羅惠文攝) 在「多元家庭與多元文化」的課程中,講師透過生活化的故事與書籍內容,讓成員看見不同的家庭形式,跳脫對家庭想像的侷限,並用《Love makes a family》一書讓大家思考,構成家庭的元素其實正是愛與支持;下午讓成員透過「扮家家遊」的遊戲體驗,觀察自己對於家庭的想像,透過彼此的分享,讓大家看見多元的家庭樣貌。
(圖:5/3成員分組試教發表/羅惠文攝) 最後一堂培訓是分組試教的發表時間,有的組別使用主題設計與角色扮演,在遊戲操作中檢視家務勞動的性別分工狀況;也有成員將人物卡延伸討論,介紹多元性別的概念,並強調尊重差異的重要性;或是透過卡通、故事等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媒材,分析不同的家庭組成,強調家庭型態沒有優劣的差別。 宜蘭和花蓮的社區夥伴在幾週的培訓課程與討論之後,成果豐碩,令人驚艷!成員們的回饋成為協會繼續推動性別教育的動力,我們也期待,透過培養更多的「性別生力軍」,能讓「尊重多元、擁抱差異」的理念在各地扎根! | ||||||||||||
女孩,動起來!全球運動督導計畫經驗分享 | ||||||||||||
▌主講:曾郁嫻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台灣大學體育室助理教授) ▌時間:5月24日(六) 14:30~16:30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報名網址:http://goo.gl/75ClRW ▌主辦單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女孩如何「動」起來?要如何透過運動讓女性增能(Empowering women through sports)? 全球運動督導計畫(Global Sports Mentoring Program,簡稱GSMP)是美國國務院與espnW共同主辦,並由田納西大學的運動與和平中心(Center for Sport, Peace, and Society)執行。該計畫的目的在於協助有意在國內推動女性運動參與相關議題的年輕女性,到大型機構中向有經驗的成功女性學習,並在督導計畫中發展出適合自己國家背景的行動計畫,作為未來實際行動的利基。 曾郁嫻老師去年獲選參與該計畫,在夏秋之間至美國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其間不僅與來自15國的參與者相互交流與共同學習,也至掌管大學體育運動的全美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簡稱 NCAA)實習。 5/24郁嫻將與大家分享這段精彩充實的國際交流經驗以及後續在國內的推動工作,關心性別與體育運動議題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唷!性別平等融入體育,一直是本會關注的領域之一,希望藉此與各位朋友相互交流、激盪出更多推動策略。 *這段充實的國際交流經驗,郁嫻曾寫成系列短文在本會的《性別教育電子報》連載,內容豐富,想要了解更多或是認真做功課的朋友,可以先上網先賭為快喔! | ||||||||||||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同志、五月十七日 出櫃反恐同】行動 | ||||||||||||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除名。為紀念這個饒富意義的日子,並喚醒人們關注因同性戀恐懼、跨性別恐懼,而加諸在同志社群(LGBT)身上的各種歧視、暴力行為,及具有偏見、排除效應的國家政策與法律,國際同志人權組織號召世界各國將每年的5月17日,訂為「國際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今年的國際反恐同日前夕,回顧這幾年來台灣的同志權益,正遭遇重大反挫與阻礙: ▌2011年,「真愛聯盟」透過抹黑與誣衊手法,強力阻擋同志教育納入即將於國中小實施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綱與教師參考手冊。 ▌2013年,由伴侶盟研擬三年,並獲得超過15萬人連署支持的多元成家三法,在送入立法院之際遭遇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下一代幸福聯盟」強力阻撓,甚至號召上萬民眾上街反對,其間恐同、恐跨、恐性言論甚囂塵上,至今反對者仍堅稱「反同志」為其言論自由的一部份。 ▌2014年年初,教育部公布的第六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新聘委員之中,竟出現多次公開發表歧視同志言論的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曾品傑教授與「真愛聯盟」的成員丁雪茵教授。經民間團體抗議,教育部仍堅稱兩位只是對性別平等抱持「不同觀點」,而非缺乏「性別平等意識」。 這段時間,同志平權組織工作者與保守宗教人士、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政治人物溝通的過程中,經常聽見「同志只是少數」、「我不認識同志」等話語,可見「同志」對這些當權者而言是沒有臉、沒有形象、彷彿只剩下「統計數字」的一群人。這凸顯了台灣的同志權益,除透過同志社群集結而成的民間團體、公開遊行集會之外,更需要透過每位同志在日常生活中的努力,透過一己之力影響身旁的親朋好友,改變生活環境。 今年的國際反恐同日,我們要號召願意公開出櫃的同志,透過集體的力量讓台灣社會知道,三百六十行之中,各行各業都有同志的存在!身為同志的我們與異性戀一樣在社會上貢獻自身所長,但卻無法享有和異性戀一樣的平等權利。台灣政府請不要再漠視同志社群的人權議題,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希望有一天,台灣社會已不再有同性戀恐懼、跨性別恐懼的存在,而每一位同志都能擁有平等的權利與生活保障! ▌活動日期:2014/05/17(六) ▌活動時間:13:00集合、14:00集體合照、15:00活動結束 ▌活動地點:國父紀念館側門前大階梯(面對光復南路那側) ▌報名方式:http://goo.gl/hZ4wwm ▌主辦單位: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校園同志甦醒日、熊學會、同光同志長老教會 ▌活動內容: 1.集體合照:邀請參與本行動的同志,手舉「我是(職業) 我是(性身分)」標語,例如:「我是老師 我是同志」、「我是銀行櫃員 我是雙性戀」、「我是餐廳老闆 我是跨性別」、「我是學生 我是同性戀」、「我是工程師 我是陰陽人」等,集體手舉標語合照。也歡迎參與本行動的同志,身穿代表自身職業別的服裝前來響應。 2.個別拍照:邀請參與本行動的同志,依個人意願,手舉上述標語個別拍照,預計將所有的個別拍照,集結成一張大型的創作照片,供前來採訪的記者媒體,與主辦單位在從事社會倡議、社會教育的目的上公開使用。 | ||||||||||||
歡迎小額捐款,資助性平教育! | ||||||||||||
2014年4月捐款名單 余進榮 1,000元
感謝您們對性別教育的奉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