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見魚兒魚兒水中游---親近大自然的生態調查─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網路通訊─智邦公益電子報
enews.url.com.tw · August 12,2015再次看見魚兒魚兒水中游---親近大自然的生態調查
文/王譯慧
「魚兒魚兒水中游~」騎著腳踏車經過河岸時,我們時常哼著這首歌,羨煞魚兒們的優游自在。在一個安靜的午後,我們像個外地闖進的遊客,打擾了溪流的安靜,卻也發現他們沉默裡的哀傷。
從民治溪的下游開始,一直尋訪到上游,我從對動植物的一知半解,到漸漸有了初步的概念。河流裡跳動的魚兒大多數屬於我們熟悉的「垃圾魚」--- 泰國鱧、吳郭魚、琵琶鼠。他們在整條溪流裡活蹦亂跳,完全是溪流汙染的最佳指標!這時候老師提及曾經有一條溪流,琵琶鼠在裡面都活不了!這時候我突然感受到溪流保育的重要性,發現許多人時常將溪流當作是一條「水溝」,任意地將廢棄物、養殖廢水排進原本清澈乾淨的溪流裡,讓溪流頓失生命力。即使有乾淨的地下湧泉從裂縫中流瀉而下,也立刻被廢水攪亂在一起。在現場看到這樣的情景,實在替大自然的萬物感到可惜。原先覺得自己的探訪對維護生態沒有太大的幫助,但這趟旅程卻讓我看見更多的可能性!了解就是改變的開始,而親自接近河流去觀察他們,又更為貼近真實,真正理解河流之於我們,有多麼珍貴和重要。
看見白鷺鷥在溪水見底的溪流上追逐著魚兒,想追追不到、追到了又再度跑走的逗趣情境,使我想起生態的多樣性。生態本該具有多樣性,才能維持系統的平衡,但是人的私心與不了解,常常造成溪流裡的生物越來越少,越來越缺乏生物之間的互動。在我們生活中都需要水,而水是從山川河流裡來,很幸運能夠親自接觸這些動植物,親近河流孕育的生命現場,進而更懂得珍惜與保護他們。
離開時,我衷心期待下次探訪時看見「魚兒魚兒水中游~」的情境,魚兒是真正快樂地生活在溪流裡。這樣的想像不是不可能,但需要每一個人的用心體會與實際行動!